回覆列表
  • 1 # 翰林院

    彈指江湖三十年,淋漓舊墨尚依然,我是翰墨苑,我來答題。

    題主說的是駱賓王的《詠鵝》,全文為: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不但屬於詩,而且是好詩。我們先來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賓王生七歲,能詩。嘗嬉戲池上,客指鵝群令賦焉,應聲曰:“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客嘆詫,呼神童。

    白話:駱賓王七歲便可以寫詩,曾經池邊玩耍,有客人指著池裡的鵝讓駱賓王寫詩,駱賓王應聲答道:“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客人驚歎地稱呼駱賓王為神童。

    首先根據當時客人的反應我們就知道這是一首好詩,那麼它到底好在哪兒呢?

    謀篇佈局:很多詩在開始的謀篇佈局就沒有處理好,但是駱賓王的《詠鵝》根據詩篇很容易把握詩的謀篇佈局,從鵝的整體形象開始,到鵝的聲音,再到鵝的色彩突出整體動態。所以當鵝的這些形象色彩動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非常真切的感受。

    讓人曲解的往往是開頭的三個連續的鵝字,三個連續反覆是為了突出描寫物件,一連三個鵝字,讓我們對於所詠之物產生興趣。

    後來的曲項向天歌一句,我們知道,鵝在禽類當中,體大身健,尤其是長長的頸項更是別具特色,所以詩人抓住特徵,突出了鵝的“曲項”--鵝的頸項長長的,本來並不彎曲,因為它要唱歌,這才彎曲著頸項,使得形象更加生動可愛了。

    值得一提的是向天歌三個字,:鵝兒彎曲起長長的頸項,大概憋足了內勁吧,突然爆發出來--“向天歌”,向著高高的天空鳴叫,唱的什麼“歌”只有鵝兒自己知道,但這鳴聲激越嘹亮,發散四方,使我們如同直接聽到,而且彷彿迴盪在耳際,經久不歇……

    最後的兩句:我們當代的成年人,多數還不能完全理解平仄以及對仗,但是七歲的駱賓王已經可以理解了,而且駱賓王屬於初唐人物,那時候的格律還不成熟,處在格律不成熟時期的駱賓王已經可以寫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句子了。而且這兩句色彩分明,美麗和諧,“白毛”和“綠水”映襯分明,“紅掌”和“清波”相映盡致,鵝兒的白毛使綠水更綠,而一潭綠水又使白毛更白;同樣,鵝兒的紅掌與綠水的清波互相映現,多麼美妙。如果誦讀詩篇,體味色彩,你就會感到“白毛”、“綠水”、“紅掌”、“清波”不僅色彩分明,而且和諧統一,讓人覺得很美很美呢。

    而且後面的“浮”和“撥”兩個動詞,更是寫足了鵝兒的動態了--綠水悠悠,鵝兒浮游其中,多麼自由自在啊!鵝兒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悠悠綠水,激盪起一圈圈清澈的水波,雪白的軀體不斷前行,又多麼快樂!“浮”含遊,“撥”含行,二者連成一體,再加上“向天歌”,簡直逼真如畫了。

  • 2 # 倪先生45

    答:

    詩,是一種語詞凝練、結構跳躍、富有節奏和韻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達思想情感的文學體裁。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我們來看“詠鵝”這首詩: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總共一十八字,短小精悍,音律優美,朗朗上口,生動活潑,再現了一幅春江水暖白鵝戲水的美好畫面。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詩。

    詩作者——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於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餘情不絕。

    之所以令人誤解,蓋因對詩的範疇有先入為主的誤區。詩的產生、興盛、發展至今有一千多年,種類繁多,在格律上也是逐漸明晰和規範的。我們一般理解的詩,基本上是屬於“舊體詩”,格律上有嚴格的要求。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詩都是一種格式。

    詩,在字數、音律、平仄、押韻、對仗、起承轉合方面有一定之規,但也不能墨守成規。

    總之,我覺得,只要是能正確、清楚地表達個人的情感、情懷,詩的形式倒不必太在意。

    2018.03.12.09:47

  • 3 # 零識店

    《詠鵝》是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的作品,相傳是其七歲時所作,是一首淺顯易懂,卻又生動形象,充滿趣味的古體詩。

    《詠鵝》是一首詩!

    為什麼有人會懷疑呢?可能主要是因為此詩全詩只有十八字,而且第一句只有三個字,與後三句字數不對稱,存在長短句的明顯差別。如果你認為這不叫詩,那隻能說明你的思維被侷限在了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上了。

    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屬於近體詩,五言絕句分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講究嚴格的平仄、押韻,如李白的《靜夜思》等。五言律詩分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講究嚴格的平仄、押韻、對仗,如杜甫的《春望》等。不符合字數,不符合平仄、押韻等,則不能成作五言絕句和五言律詩。在此,我們只能說《詠鵝》不是一首五絕,也不是一首五律,但我們不能說它不是一首詩。

    我們可以把《詠鵝》看作一首小小的古體雜言詩,五言中夾雜著三言去理解。而這種雜言詩,在唐代詩人的作品中也比較多見,如李白的《將進酒》,你能說它不是詩嗎?

    縱觀這首駱賓王七歲時的詩,我覺得很符合一個七歲兒童的作風。他是天真任性,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哪管你那麼多規矩?兒童嗎,不守規矩,也是自然的。他以一個兒童簡單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想怎麼說就怎麼說,所以這首詩才是這麼生動有趣的!若是換成個成人去寫,估計一不小心就寫得高深莫測,還寄託什麼政治抱負了。

  • 4 # 鶴飛HEFEi

    怎麼說呢?該詩本身簡單,且直白,僅是描寫了鵝水行的形象。但她出自一個娃娃之手,就不簡單了。就象李白的"小時不識月",可以看出這些古聖古傑自小就與常人不同,想象超然。當然也因為他們後來的成就非凡,才得以傳承千古。如果你現在已經是個超級巨星,那麼你讀小學時的作文,上幼兒園時的歌舞會被人發掘出來,會被稱為神童的

    而《鵝》也好,《月》也好,作為兒歌,作為學齡前孩子的詩歌啟蒙,就一句話一一沒毛病。()

  • 5 # 踏月寰宇

    絕對是啊!我們從小就背這首詩。對仗工整不工整是現在的人強加上去的!古人有好多詩句格韻律全不在譜,可是依然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有些人自以為懂點格律,就會對別人寫的評頭論足。就像: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不在譜啊!難道能說古人寫的不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婚姻有關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