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從兄唐張籍悠悠旱天雲,不遠如飛塵。賢達失其所,沉飄同眾人。擢秀登王畿,出為良使賓。名高滿朝野,幼賤誰不聞。一朝遇讒邪,流竄八九春。詔書近遷移,組綬未及身。冬井無寒冰,玉潤難為焚。虛懷日迢遙,榮辱常保純。我念出遊時,勿吟康樂文。願言靈溪期,聊欲相依因。【詩意】夏天的雲悠悠低垂,就像不遠處的飛塵。賢達之人不受賞識無所依靠,只得像一般人一樣在塵世浮沉漂泊。堂兄您因才高被提拔,任職於京畿重地,又出京做重要使臣的幕賓。在朝野之間名聲高揚,婦孺老幼誰人不知!一朝忽遇小人讒言誣告,被迫在遠地流蕩八九年。詔書下達移官至離京城較近的地方,但是任爵還未及身。雖然身處僻地,但是冬天的寒井裡也沒有寒冰,有玉石一樣的美德潤身,也必定難以被焚滅。保持謙虛退讓之心的時間很久遠了,忘懷個人褒貶得失的遭遇堅守純粹的心志追求。我一心告誡自己,出遊在外時不要吟誦安樂的文章。希望記下飽覽靈溪的日子,暫且想跟自然風物互相依靠吧。【註釋】1、沉飄:浮沉漂泊。2、眾人:一般人,群眾。《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南朝宋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詩:“匪為眾人說,冀與智者論。”唐元稹《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詩之三:“人亦有相愛,我爾殊眾人。”明陳繼儒《珍珠船》卷四:“真人之心,若珠在淵;眾人之心,若瓢在水。”清唐甄《潛書·虛受》:“傲者,人之恆疾;豈惟眾人,聖賢亦懼不免。”3、擢秀:擢,抽;拔。秀,生長茂盛的植物。謂草木之欣欣向榮。比喻人才之出眾。晉趙至《與嵇茂齊書》:“吾子植根芳苑,擢秀清流。”南朝梁江淹《傷愛子賦》:“覬三靈之降福,竚弱子之擢秀。”《陳書·沉不害傳》:“擢秀雄州,揚庭觀國。”4、王畿:古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孫詒讓正義:“方千里曰王畿者,謂建王國也……《大司馬》雲國畿,《大行人》雲邦畿,義並同。”5、良使:漢皇帝侍妾稱號。良使與無涓等同處於妃嬪的第十四等,祿秩相當於百石官。《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良使,使令之善者也。”這裡指皇帝的親信之臣。6、讒邪:讒佞奸邪的人。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火者,司馬也。司馬為讒,反言易辭以譖愬人,內離骨肉之親,外疏忠臣,賢聖旋亡,讒邪日昌,魯上大夫季孫是也。”唐黃滔《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扇澆薄為淳風,激讒邪歸直道。”明屠隆《彩毫記·妻子哭別》:“恨臨岐,那讒邪把忠良禁持。”7、流竄:轉徙;流放。唐韓愈《杏花》詩:“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下》:“逮舜之世而後有流竄放殛之事,猶不盡置之死,蓋古人之重殺如此。”郭沫若《天地玄黃·向普希金看齊》:“他以他那叛逆的思想被沙皇政府監視,過流竄生活。”8、遷移:搬移;從一處搬到另一處。《後漢書·袁紹傳》:“今賊臣作亂,朝廷遷移。”《北史·於謹傳》:“愚人難與慮始,皆戀邑居,既惡遷移,當保羅郭。”《古今小說·羊角哀捨命全交》:“若不遷移他處,吾發墓取屍,擲之野外。”朱德 《過五指山》詩:“民族欣解放,遷移出山林。”9、組綬:原指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絲帶。《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鄭玄 注:“綬者,所以貫佩玉相承受者也。”《魏書·高祖紀下》:“八月乙亥,給尚書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佩、大小組綬。”後借指官爵。唐韓偓《贈易卜崔江處士》詩:“門傳組綬身能退,家學漁樵跡更奇。”明徐渭《贈沉母序》:“由此觀之,人固不可以無實,至於實之名否,則其權不在管毫,而在組綬也的然矣。”清唐孫華《憶頤兒時就婿外家》詩:“所願紹家學,非必襲組綬。”10、玉潤:《禮記·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後因以“玉潤”比喻美德。漢班固《東京賦》:“(百姓)莫不優遊而自得,玉潤而金聲。”三國魏嵇康《琴贊》:“溫乎其仁,玉潤外鮮。”《梁書·劉遵傳》:“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含玉潤,外表瀾清。”11、虛懷:謙遜虛心。《晉書·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羇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於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洗眼看輕薄,虛懷任屈伸。”《明史·隱逸傳·吳海》:“平居虛懷樂善,有規過者,欣然立改,因顏其齋曰聞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八章:“他現在深佩李闖王確是創業英雄,也深感於闖王對他的隆重接待與虛懷問計,所以他就將明朝將近三百年的重大積弊以及今日病入膏肓的情況分析得十分透闢。”12、迢遙:遠貌。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詩》:“迢遙行人遠,婉轉年運徂。”一本作“超遙”。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二折:“阻隔著路迢遙,山遠近,水重疊。”清方文《曲阜城樓望尼山作》詩:“散步上魯城,迢遙見尼山。”臧克家《老舍永在》:“生命的道路迢遙,偉大的文藝作家,是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13、榮辱:原指光榮與恥辱。也指地位的高低、名譽的好壞。《易·繫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唐元稹《寄樂天》詩之一:“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雷陳。”宋劉炎《邇言》:“或問蘇文忠公之志。曰:志在名節,故進退榮辱不足以二其心。”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我想,在一個黨員熱望為黨貢獻一切的崇高理想裡,就包含著不計個人的榮辱與得失在裡面。”後也指褒貶。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14、保純:保持純粹的心志追求。15、康樂:安樂。《禮記·樂記》:“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梁啟超《論進步》:“其群治之光華美滿也如彼,其人民之和親康樂也如彼。”16、靈溪:亦作“靈溪”。對溪流的美稱。晉郭璞《遊仙詩》之一:“靈溪可潛盤,安事登雲梯。”晉支遁《詠懷詩》之四:“靈溪無驚浪,四嶽無埃塵。”北周庾信《至老子廟應詔》詩:“三門臨苦縣,九井對靈溪。”唐李華《仙遊寺》詩:“靈溪自茲去,紆直互紛糾。”16、聊欲:且思;且想。17、相依:互相依靠。《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清李漁《比目魚·榮發》:“把酒慶雄飛,不枉當年苦相依。”冰心《再寄小讀者》七:“這一簇簡潔、玲瓏而莊嚴的白石建築,相依相襯地排列在一角城牆的前面,使人看過永不會忘記!”
獻從兄唐張籍悠悠旱天雲,不遠如飛塵。賢達失其所,沉飄同眾人。擢秀登王畿,出為良使賓。名高滿朝野,幼賤誰不聞。一朝遇讒邪,流竄八九春。詔書近遷移,組綬未及身。冬井無寒冰,玉潤難為焚。虛懷日迢遙,榮辱常保純。我念出遊時,勿吟康樂文。願言靈溪期,聊欲相依因。【詩意】夏天的雲悠悠低垂,就像不遠處的飛塵。賢達之人不受賞識無所依靠,只得像一般人一樣在塵世浮沉漂泊。堂兄您因才高被提拔,任職於京畿重地,又出京做重要使臣的幕賓。在朝野之間名聲高揚,婦孺老幼誰人不知!一朝忽遇小人讒言誣告,被迫在遠地流蕩八九年。詔書下達移官至離京城較近的地方,但是任爵還未及身。雖然身處僻地,但是冬天的寒井裡也沒有寒冰,有玉石一樣的美德潤身,也必定難以被焚滅。保持謙虛退讓之心的時間很久遠了,忘懷個人褒貶得失的遭遇堅守純粹的心志追求。我一心告誡自己,出遊在外時不要吟誦安樂的文章。希望記下飽覽靈溪的日子,暫且想跟自然風物互相依靠吧。【註釋】1、沉飄:浮沉漂泊。2、眾人:一般人,群眾。《孟子·告子下》:“君子之所為,眾人固不識也。”南朝宋謝靈運《石門新營所住》詩:“匪為眾人說,冀與智者論。”唐元稹《酬樂天赴江州路上見寄》詩之三:“人亦有相愛,我爾殊眾人。”明陳繼儒《珍珠船》卷四:“真人之心,若珠在淵;眾人之心,若瓢在水。”清唐甄《潛書·虛受》:“傲者,人之恆疾;豈惟眾人,聖賢亦懼不免。”3、擢秀:擢,抽;拔。秀,生長茂盛的植物。謂草木之欣欣向榮。比喻人才之出眾。晉趙至《與嵇茂齊書》:“吾子植根芳苑,擢秀清流。”南朝梁江淹《傷愛子賦》:“覬三靈之降福,竚弱子之擢秀。”《陳書·沉不害傳》:“擢秀雄州,揚庭觀國。”4、王畿:古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孫詒讓正義:“方千里曰王畿者,謂建王國也……《大司馬》雲國畿,《大行人》雲邦畿,義並同。”5、良使:漢皇帝侍妾稱號。良使與無涓等同處於妃嬪的第十四等,祿秩相當於百石官。《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良使,使令之善者也。”這裡指皇帝的親信之臣。6、讒邪:讒佞奸邪的人。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勝》:“火者,司馬也。司馬為讒,反言易辭以譖愬人,內離骨肉之親,外疏忠臣,賢聖旋亡,讒邪日昌,魯上大夫季孫是也。”唐黃滔《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啟》:“扇澆薄為淳風,激讒邪歸直道。”明屠隆《彩毫記·妻子哭別》:“恨臨岐,那讒邪把忠良禁持。”7、流竄:轉徙;流放。唐韓愈《杏花》詩:“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金王若虛《五經辨惑下》:“逮舜之世而後有流竄放殛之事,猶不盡置之死,蓋古人之重殺如此。”郭沫若《天地玄黃·向普希金看齊》:“他以他那叛逆的思想被沙皇政府監視,過流竄生活。”8、遷移:搬移;從一處搬到另一處。《後漢書·袁紹傳》:“今賊臣作亂,朝廷遷移。”《北史·於謹傳》:“愚人難與慮始,皆戀邑居,既惡遷移,當保羅郭。”《古今小說·羊角哀捨命全交》:“若不遷移他處,吾發墓取屍,擲之野外。”朱德 《過五指山》詩:“民族欣解放,遷移出山林。”9、組綬:原指古人佩玉用以系玉的絲帶。《禮記·玉藻》:“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玟而縕組綬。”鄭玄 注:“綬者,所以貫佩玉相承受者也。”《魏書·高祖紀下》:“八月乙亥,給尚書五等品爵已上朱衣、玉佩、大小組綬。”後借指官爵。唐韓偓《贈易卜崔江處士》詩:“門傳組綬身能退,家學漁樵跡更奇。”明徐渭《贈沉母序》:“由此觀之,人固不可以無實,至於實之名否,則其權不在管毫,而在組綬也的然矣。”清唐孫華《憶頤兒時就婿外家》詩:“所願紹家學,非必襲組綬。”10、玉潤:《禮記·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後因以“玉潤”比喻美德。漢班固《東京賦》:“(百姓)莫不優遊而自得,玉潤而金聲。”三國魏嵇康《琴贊》:“溫乎其仁,玉潤外鮮。”《梁書·劉遵傳》:“其孝友淳深,立身貞固,內含玉潤,外表瀾清。”11、虛懷:謙遜虛心。《晉書·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羇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於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唐杜甫《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洗眼看輕薄,虛懷任屈伸。”《明史·隱逸傳·吳海》:“平居虛懷樂善,有規過者,欣然立改,因顏其齋曰聞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八章:“他現在深佩李闖王確是創業英雄,也深感於闖王對他的隆重接待與虛懷問計,所以他就將明朝將近三百年的重大積弊以及今日病入膏肓的情況分析得十分透闢。”12、迢遙:遠貌。南朝宋顏延之《秋胡詩》:“迢遙行人遠,婉轉年運徂。”一本作“超遙”。元宮天挺《范張雞黍》第二折:“阻隔著路迢遙,山遠近,水重疊。”清方文《曲阜城樓望尼山作》詩:“散步上魯城,迢遙見尼山。”臧克家《老舍永在》:“生命的道路迢遙,偉大的文藝作家,是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13、榮辱:原指光榮與恥辱。也指地位的高低、名譽的好壞。《易·繫辭上》:“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唐元稹《寄樂天》詩之一:“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雷陳。”宋劉炎《邇言》:“或問蘇文忠公之志。曰:志在名節,故進退榮辱不足以二其心。”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我想,在一個黨員熱望為黨貢獻一切的崇高理想裡,就包含著不計個人的榮辱與得失在裡面。”後也指褒貶。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14、保純:保持純粹的心志追求。15、康樂:安樂。《禮記·樂記》:“嘽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樂。”梁啟超《論進步》:“其群治之光華美滿也如彼,其人民之和親康樂也如彼。”16、靈溪:亦作“靈溪”。對溪流的美稱。晉郭璞《遊仙詩》之一:“靈溪可潛盤,安事登雲梯。”晉支遁《詠懷詩》之四:“靈溪無驚浪,四嶽無埃塵。”北周庾信《至老子廟應詔》詩:“三門臨苦縣,九井對靈溪。”唐李華《仙遊寺》詩:“靈溪自茲去,紆直互紛糾。”16、聊欲:且思;且想。17、相依:互相依靠。《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頹。”清李漁《比目魚·榮發》:“把酒慶雄飛,不枉當年苦相依。”冰心《再寄小讀者》七:“這一簇簡潔、玲瓏而莊嚴的白石建築,相依相襯地排列在一角城牆的前面,使人看過永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