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ummerTX
-
2 # 漁躍龍門趙哥
釣齡十多年了,一年四季中,都有爆護的時候。魚口好的時候,幾十斤的魚獲,雖然很累,但累並快樂著!這麼多的魚該怎麼處理呢?
1.留大放小。保護魚資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釣多了,拍個照片就夠了。
2.送人。找朋友,鄰居幫忙享用。
3.自養。我家附近有個小池塘,四季有水,夏天水更多。放養平時釣的魚很合適,有空耍幾竿,挺好。
冬季魚獲少於2斤時全部放生,沒有大魚時全部放生,怕凍手,不想殺魚時全部放生。
-
3 # 隨波逐流話釣魚
前些年,海釣資源較好,作為業餘的釣魚愛好者,我用泡沫板做了一張簡易的小筏,專門用來在內灣裡釣魚。
那時侯還在單位裡上班,工資不高,但閒瑕時間較多,於是,上班之餘,我就出海釣魚,一是自己有在江河垂釣的經歷,對釣魚很感興趣,二是海魚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味道鮮美,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市場裡賣價太高,不常能消費得起。
小筏做好後,每到休息或節假日的時侯,我便出海釣魚。小筏沒有機械動力推動,僅能靠人力劃漿前行,每次出釣,我只在附近的蠔排玩玩。
隨著出釣次數的增多,我的釣技也得到了提高,相應的,魚獲也一天天多了起來。那時釣得最多的魚是黃翅和鱸魚,一開始家人還比較喜歡吃,但後來吃怕了也有些拒絕。於是每次釣得多的時侯除了家裡留些,其它的都送給親戚和朋友。
現在,由於工作原因,已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釣魚,但是,釣魚這個愛好從末消退,每當有空的時侯,還是會出海甩幾竿。
-
4 # 大私享者
最早開始釣魚,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因水資源,以及交通、路況等原因,閒了主要是去論天塘或斤塘玩玩,很少有爆護的時候。自廖心陽先生將臺釣傳入大陸後,我於九十年代初接觸到了競技臺釣,並痴迷於此,釣技和裝備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爆護是經常的事情。那時的魚獲,基本上都是送人,或兌到飯店抵飯錢(飯店做的幹炸小鯽魚,當時是一道非常受歡迎的下酒菜),有時也賣給菜市場的魚販。隨著時代的變遷,釣魚這個愛好一直在陪伴著我,休閒野釣或遊釣,是目前自己最大的娛樂方式。現在的魚獲,除挑選一些自己中意的魚帶回來送人外,其餘的則就放歸大自然了……。
-
5 # 紅葉遠飛
一般都是這樣,小的先放了,然後看著剩下的可憐巴巴的樣子,也放了……然後老婆問魚呢?就說沒釣到,然後做家務了
-
6 # 極限大劉
放流啊,小的必須放,大的。。。家裡鍋太小,必須放,留給兩條燒盤菜就可以了啊,更多的時候,嫌回家殺魚麻煩,都放了。
-
7 # 老金小二
在我們東北,釣魚多數都是收費的。如果釣到的魚很多的話,一般魚塘有低價回收的,多數都是低價處理一部分,留一部分拿回去家人朋友品嚐。
-
8 # 山高我為峰1916
黑坑垂釣的魚獲一般都直接賣給魚坑老闆,如果不回收的話就直接打電話讓需要的朋友拉走,實在沒人要了就便宜處理給菜市場。
野釣的魚獲一般是小的放生,大的留著回家送給親朋好友,偶爾留一兩條自己吃。
因為垂釣過於頻繁,有的時候身邊朋友也都吃不完了,那就釣了放,只留精品,回去凍在冰箱裡。
自從喜歡上野釣之後對魚獲就不是很在意了,只要能來到野外就是一種享受,享受那份寧靜,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心曠神怡。這種感覺會讓你久久回味,忘記一切市俗的煩憂。
-
9 # 二胖在路上
這個一般來說要看釣到什麼魚,如果是小魚就放流,如果是大魚就拿回家做菜吃了。自己的釣的魚的做菜的感覺和買的魚吃的感覺不一樣。
回覆列表
釣魚已經成為了一項備受歡迎的戶外活動,每天活躍於各種水域進行垂釣的朋友總是絡繹不絕。釣魚人除了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享受溜魚時魚線呼呼作響的刺激之外,最開心的莫過於提起魚護望著自己辛苦努力收穫的那一份成就感。那麼問題來了,釣到的魚太多怎麼辦?
許多釣友都有爆護的時候,這有可能是坐對了釣位,用對了魚餌,碰到了魚群……不管什麼原因總之就是收穫滿滿。但是釣了這麼多魚,顯然用盡十八般廚藝去處理它們並不是最佳方案,畢竟全家人不可能天天吃魚。把魚放冰箱冷凍也是不合適,吃魚還得新鮮的。處理不掉只能送人了,親戚朋友,隔壁鄰居關係不錯的同事,我都送過。還有種方法不知道您那邊有沒有,醃製 新鮮魚拿回家殺完清洗乾淨,放入食鹽,醃製一二天,然後就是曬乾了,魚乾也是不錯的美味,相對來說口味重一點。
希望可以幫助你,祝您魚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