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成熟的導演,每一視覺畫面上都有他的簽名。——波布克
電影《拾荒少年》是一部由張思慶導演的微電影,於2012年上映,曾經獲得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拾荒老人幫助一位拾荒少年憑藉一張媽媽年輕輕的老照片去尋找少年母親的故事。
整部電影僅僅三十分鐘,不過在這僅有的時間裡,兩個本來毫不相關的拾荒者卻發生了一系列心酸而溫暖的故事。導演就是想透過這部電影宣揚陌生的人與人之間來自於本心的一種善良與溫暖,也批判了一些社會的殘酷與無情的現象。
別看影片短小,可是精悍,裡面迸發出強大的正能量,正是應了那一句濃縮就是精華。
電影只有三十分鐘,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把一個事件起伏跌宕的劇情完全展現在觀眾面前,這裡一定是離不開攝影師精湛的拍攝手法。
影片的一開始就是一組快切的鏡頭。拾荒老人躲在人群的角落裡,用報紙遮擋面部,只露出一雙眼睛,透過他的這雙眼睛可以看到那些表面正人君子的人怎樣做著偷竊、揩油等汙穢的舉動的。這裡導演就藉著他的這雙眼睛去將社會的醜陋百態在觀眾面前一一展現,從而為後期故事的發生和發展做了鋪墊,埋下一個前期的隱喻。
接著就是一組不同且十分講究的景別運用。少年獨自一人從安徽老家來到廈門,他人生地不熟,勢單力薄,為了更好的自我保護,不淪落到人販子手裡,他故意裝啞巴,因為人販子是不販賣殘疾兒童的。在他沒開口說話,沒有臺詞去表達自我的時候,導演主要是透過中景和近景去加強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鏡頭著重落在人物的頭部和手部。
那一雙和他年齡極不搭配的髒兮兮的手,一雙炯炯有神,清澈無辜的大眼睛,把一個可憐兮兮的拾荒少年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心裡頓時生了憐憫之情。
之後,當少年開口說話,導演這個時候就毫不吝嗇地使用大量特寫鏡頭,加強對這個小小年紀、身世可憐、孤苦無依卻執著於尋找母親、渴望母愛、有血有肉的拾荒少年的形象加以完善。
正是導演在鏡頭運用上巧妙的處理,使得一個臺詞極少的主人公的情感得到與眾不同的表現與昇華。
一切景語皆情語。導演運用鏡頭往往來外化影片中的人物情緒,渲染氣氛意境,變現出一種“虛實相識”、“空納萬物”的哲學蘊意,營造電影影像的“畫外之景”、“言外之意”
除了拍攝手法,影片的構圖也是不斷變化,十分細緻的,為表現影片的中心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影片中不可忽視的一大亮點。
拾荒老人與拾荒少年的相遇是因為一個被小偷盜取財務後丟棄的錢包開始的,拾荒少年是為了錢包裡那張他母親的照片,而拾荒老人為了拿著這個錢包去問失主索要送回交還的辛苦費,兩人截然不同的目的,致使兩人的相遇註定是以敵對開始的。
影片的前半段,拾荒少年總是沉默不語,倒是拾荒老人總是對著他咆哮恐嚇。那個時候兩人是相互敵對的,互相保持著警惕性的,這時候電影的畫面多呈現對角線式的分佈構圖,表現出互不信任的雙方在敵對下的一種自然狀態。
後來隨著人販子來抓拾荒少年,拾荒老人堅決抵抗,救助拾荒少年等一系列故事的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在悄悄發生變化,由之前的敵對狀態變成了相互理解與同病相憐,這時候畫面由對角線式分佈構圖變成了左右式分佈為主了。導演透過畫面構圖的悄悄變化像觀眾傳達出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現在的兩人是一種相互信任,相互依賴,共同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拾荒老人與拾荒少年在落魄的房子裡共同度元旦的場景中,兩人肩並肩地擠在一張桌子前,桌上放著一口煮好熱面的鍋,互相夾菜,看著電視上的跨年晚會,周圍的環境是雜亂寒酸的,但是兩人的心是倍感溫暖的。
這裡導演用的是水平拍攝這樣常規而嚴謹的構圖,兩個人幾乎佔據了畫面的百分之八十,用這樣的一種手法使得觀眾和影片中人物之間進行一種情感交流與共鳴。此時的兩人已經建立起了真摯深厚溫暖的情誼,這為接下來故事的高潮出現積攢了聲勢。
隱喻是電影的本性所在,因為電影是在用畫面說話,凡是出現在銀幕上的東西,它們都有隱喻的功能。
影片中一個個物象的運用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隱喻作用,這裡我們選取其中三個重要的物象來分析它的隱喻作用。
黑夜裡,拾荒老人帶著拾荒少點騎著三輪車,沿著軌道回家的場景裡,那一盞微弱搖晃的小燈,其實是隱喻拾荒老人和拾荒少年兩人卑微,處於社會底層的身份以及兩人尋找少年母親的希望其實也是很渺茫的,這一點在後面回到安徽老家破爛不堪寫著拆字的房子和找到錢包失主後被告知那張照片只是他之前合作的一個夥伴的一個書籤得到了印證。
在影片的前部少年假裝不會說話,初到老人的家中時最喜歡拿著那本僅有的《故事會》反反覆覆的閱讀,後來老人拿出本來寄給女兒信封裡的錢去書店一口氣買了三十本《故事會》送給拾荒少年,這裡的這些書不只是書這麼簡單的,它象徵的是拾荒老人對拾荒少年的愛和希望,這時在他心裡幫助拾荒少年找到母親比他自己與女兒家人團聚更重要。
在結尾處,拾荒老人為拾荒少年詢問母親下落無果還被揍了回來以後,拾荒少年悄悄為他買了一瓶酒,在門邊靜靜地等待拾荒老人。這時老人手裡的書,少年手裡的酒,其實是在向觀眾傳達兩人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兩人已經是彼此的希望與寄託了,前途茫茫,無論有怎樣的困苦,兩人都會相互扶持堅定的走下去的。
這部影片在試聽表現力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每一個分支所引申出的意義都是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的,給人以一種震撼和深思。影片的結尾,拾荒老人拉著拾荒少年重新起航,開啟了繼續尋母的旅程,影片以這樣的一幅畫面結束,沒有過多的臺詞,沒有過多的後續劇情,完全開放式的結局讓人出乎意料,可又回味無窮。
《拾荒少年》在短短的三十分鐘裡,講述一段無果的尋母之旅,為觀眾演繹了一段荒蕪的廢墟里萌生出的雖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情的感人曲折的故事,更是彰顯出了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個體的生命尊嚴,宣揚了一種人性善良的迴歸。
對於成熟的導演,每一視覺畫面上都有他的簽名。——波布克
電影《拾荒少年》是一部由張思慶導演的微電影,於2012年上映,曾經獲得第49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獎。電影講述的是一位拾荒老人幫助一位拾荒少年憑藉一張媽媽年輕輕的老照片去尋找少年母親的故事。
整部電影僅僅三十分鐘,不過在這僅有的時間裡,兩個本來毫不相關的拾荒者卻發生了一系列心酸而溫暖的故事。導演就是想透過這部電影宣揚陌生的人與人之間來自於本心的一種善良與溫暖,也批判了一些社會的殘酷與無情的現象。
別看影片短小,可是精悍,裡面迸發出強大的正能量,正是應了那一句濃縮就是精華。
精湛的拍攝手法,將故事情節的起伏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只有三十分鐘,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把一個事件起伏跌宕的劇情完全展現在觀眾面前,這裡一定是離不開攝影師精湛的拍攝手法。
影片的一開始就是一組快切的鏡頭。拾荒老人躲在人群的角落裡,用報紙遮擋面部,只露出一雙眼睛,透過他的這雙眼睛可以看到那些表面正人君子的人怎樣做著偷竊、揩油等汙穢的舉動的。這裡導演就藉著他的這雙眼睛去將社會的醜陋百態在觀眾面前一一展現,從而為後期故事的發生和發展做了鋪墊,埋下一個前期的隱喻。
接著就是一組不同且十分講究的景別運用。少年獨自一人從安徽老家來到廈門,他人生地不熟,勢單力薄,為了更好的自我保護,不淪落到人販子手裡,他故意裝啞巴,因為人販子是不販賣殘疾兒童的。在他沒開口說話,沒有臺詞去表達自我的時候,導演主要是透過中景和近景去加強對人物形象的塑造,鏡頭著重落在人物的頭部和手部。
那一雙和他年齡極不搭配的髒兮兮的手,一雙炯炯有神,清澈無辜的大眼睛,把一個可憐兮兮的拾荒少年形象展現在觀眾面前,讓大家心裡頓時生了憐憫之情。
之後,當少年開口說話,導演這個時候就毫不吝嗇地使用大量特寫鏡頭,加強對這個小小年紀、身世可憐、孤苦無依卻執著於尋找母親、渴望母愛、有血有肉的拾荒少年的形象加以完善。
正是導演在鏡頭運用上巧妙的處理,使得一個臺詞極少的主人公的情感得到與眾不同的表現與昇華。
一切景語皆情語。導演運用鏡頭往往來外化影片中的人物情緒,渲染氣氛意境,變現出一種“虛實相識”、“空納萬物”的哲學蘊意,營造電影影像的“畫外之景”、“言外之意”
不斷變化的畫面構圖,為凸顯電影的主題思想做出巨大貢獻除了拍攝手法,影片的構圖也是不斷變化,十分細緻的,為表現影片的中心思想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影片中不可忽視的一大亮點。
拾荒老人與拾荒少年的相遇是因為一個被小偷盜取財務後丟棄的錢包開始的,拾荒少年是為了錢包裡那張他母親的照片,而拾荒老人為了拿著這個錢包去問失主索要送回交還的辛苦費,兩人截然不同的目的,致使兩人的相遇註定是以敵對開始的。
影片的前半段,拾荒少年總是沉默不語,倒是拾荒老人總是對著他咆哮恐嚇。那個時候兩人是相互敵對的,互相保持著警惕性的,這時候電影的畫面多呈現對角線式的分佈構圖,表現出互不信任的雙方在敵對下的一種自然狀態。
後來隨著人販子來抓拾荒少年,拾荒老人堅決抵抗,救助拾荒少年等一系列故事的發展,兩人之間的情感在悄悄發生變化,由之前的敵對狀態變成了相互理解與同病相憐,這時候畫面由對角線式分佈構圖變成了左右式分佈為主了。導演透過畫面構圖的悄悄變化像觀眾傳達出了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現在的兩人是一種相互信任,相互依賴,共同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拾荒老人與拾荒少年在落魄的房子裡共同度元旦的場景中,兩人肩並肩地擠在一張桌子前,桌上放著一口煮好熱面的鍋,互相夾菜,看著電視上的跨年晚會,周圍的環境是雜亂寒酸的,但是兩人的心是倍感溫暖的。
這裡導演用的是水平拍攝這樣常規而嚴謹的構圖,兩個人幾乎佔據了畫面的百分之八十,用這樣的一種手法使得觀眾和影片中人物之間進行一種情感交流與共鳴。此時的兩人已經建立起了真摯深厚溫暖的情誼,這為接下來故事的高潮出現積攢了聲勢。
三個物象的隱喻效果發揮出重要作用隱喻是電影的本性所在,因為電影是在用畫面說話,凡是出現在銀幕上的東西,它們都有隱喻的功能。
影片中一個個物象的運用也是起到了很重要的隱喻作用,這裡我們選取其中三個重要的物象來分析它的隱喻作用。
黑夜裡,拾荒老人帶著拾荒少點騎著三輪車,沿著軌道回家的場景裡,那一盞微弱搖晃的小燈,其實是隱喻拾荒老人和拾荒少年兩人卑微,處於社會底層的身份以及兩人尋找少年母親的希望其實也是很渺茫的,這一點在後面回到安徽老家破爛不堪寫著拆字的房子和找到錢包失主後被告知那張照片只是他之前合作的一個夥伴的一個書籤得到了印證。
在影片的前部少年假裝不會說話,初到老人的家中時最喜歡拿著那本僅有的《故事會》反反覆覆的閱讀,後來老人拿出本來寄給女兒信封裡的錢去書店一口氣買了三十本《故事會》送給拾荒少年,這裡的這些書不只是書這麼簡單的,它象徵的是拾荒老人對拾荒少年的愛和希望,這時在他心裡幫助拾荒少年找到母親比他自己與女兒家人團聚更重要。
在結尾處,拾荒老人為拾荒少年詢問母親下落無果還被揍了回來以後,拾荒少年悄悄為他買了一瓶酒,在門邊靜靜地等待拾荒老人。這時老人手裡的書,少年手裡的酒,其實是在向觀眾傳達兩人之間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兩人已經是彼此的希望與寄託了,前途茫茫,無論有怎樣的困苦,兩人都會相互扶持堅定的走下去的。
開放式的結尾與強大的試聽表現力令人回味無窮這部影片在試聽表現力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每一個分支所引申出的意義都是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的,給人以一種震撼和深思。影片的結尾,拾荒老人拉著拾荒少年重新起航,開啟了繼續尋母的旅程,影片以這樣的一幅畫面結束,沒有過多的臺詞,沒有過多的後續劇情,完全開放式的結局讓人出乎意料,可又回味無窮。
《拾荒少年》在短短的三十分鐘裡,講述一段無果的尋母之旅,為觀眾演繹了一段荒蕪的廢墟里萌生出的雖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情的感人曲折的故事,更是彰顯出了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個體的生命尊嚴,宣揚了一種人性善良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