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夏本紀》》: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當然我們都知道,史記裡關於夏的內容未有確論,太史公經常挖這種不靠譜的大坑。
但這句話裡提到的準、繩、規、矩,就是測量地圖用的四樣工具。
具體到證明華人有繪製地圖記載的文獻,可以在戰國時代的記載中大量找到。
《周禮.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周時就已經對地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認識,並派為大司徒的一項重要職責。
具體到繪製地圖的方法,先要說起一個人,這個人叫裴秀。
裴秀活躍於魏晉禪代之際,河東人,裴潛的兒子。看過三國志的人幾乎都知道他。
這傢伙是個任性少年,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而且是真的放縱不羈愛自由……
後來與賈充、荀顗作為司馬氏的三駕馬車活躍,幹過最刷存在感的事兒是曹髦死後提議迎立曹奐。
裴秀少年時是個鍵盤俠,喜歡對時事發表意見,家裡有客人來,看他爸面子也會聽聽裴秀的高論。
後來對機械設計一竅不通的裴秀去噴馬鈞設計的投石車,馬鈞不善辯論,就沒怎麼搭理他。
這傢伙比較目中無人,喜歡發表意見,是個自負的噴子。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丫智商高……
泰始四年,裴秀任西晉司空。泰始七年,裴秀嗑了一大包五石散後喝冷酒,把自己high死了。
這期間只有三年時間,裴秀就成為了全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地圖學專家和地理學家之一……
為什麼斷定他只用了三年呢?因為之前裴秀的工作內容都和繪圖沒啥關係。
可能接觸地圖學的只有他給司馬昭當小參謀那幾年,而大多數時間他還在司馬昭身邊幫著禍害人。
先不說裴秀的成就和貢獻,介紹一下古代華人繪製地圖用的工具。
我們從古代文獻中,可以確定的地圖繪製工具有這麼幾種:
規、矩、準、繩、表;丈杆、羅盤、望筒、度竿;記裡鼓車、丈量步車。
基本上就是這十一中,其中羅盤、望筒和表,是用來測量方向的,餘下八種功能各不相同。
羅盤是北宋發明的,在裴秀那個時代還沒用,他們用的是比較原始的司南和地盤。
地盤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塊石板,上面有四維、八幹、十二支,二十四個方向。
然後有一個做成勺子形狀的磁石叫司南,放在上面,然後抽丫的,旋轉後停下的方向就是南邊。
聽著很熟悉對吧?你肯定在科教節目裡見過。這東西摩擦太大,有誤差,羅盤出現後就被取代了。
《史記·夏本紀》》: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
當然我們都知道,史記裡關於夏的內容未有確論,太史公經常挖這種不靠譜的大坑。
但這句話裡提到的準、繩、規、矩,就是測量地圖用的四樣工具。
具體到證明華人有繪製地圖記載的文獻,可以在戰國時代的記載中大量找到。
《周禮.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周時就已經對地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認識,並派為大司徒的一項重要職責。
具體到繪製地圖的方法,先要說起一個人,這個人叫裴秀。
裴秀活躍於魏晉禪代之際,河東人,裴潛的兒子。看過三國志的人幾乎都知道他。
這傢伙是個任性少年,一生放縱不羈愛自由,而且是真的放縱不羈愛自由……
後來與賈充、荀顗作為司馬氏的三駕馬車活躍,幹過最刷存在感的事兒是曹髦死後提議迎立曹奐。
裴秀少年時是個鍵盤俠,喜歡對時事發表意見,家裡有客人來,看他爸面子也會聽聽裴秀的高論。
後來對機械設計一竅不通的裴秀去噴馬鈞設計的投石車,馬鈞不善辯論,就沒怎麼搭理他。
這傢伙比較目中無人,喜歡發表意見,是個自負的噴子。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丫智商高……
泰始四年,裴秀任西晉司空。泰始七年,裴秀嗑了一大包五石散後喝冷酒,把自己high死了。
這期間只有三年時間,裴秀就成為了全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地圖學專家和地理學家之一……
為什麼斷定他只用了三年呢?因為之前裴秀的工作內容都和繪圖沒啥關係。
可能接觸地圖學的只有他給司馬昭當小參謀那幾年,而大多數時間他還在司馬昭身邊幫著禍害人。
先不說裴秀的成就和貢獻,介紹一下古代華人繪製地圖用的工具。
我們從古代文獻中,可以確定的地圖繪製工具有這麼幾種:
規、矩、準、繩、表;丈杆、羅盤、望筒、度竿;記裡鼓車、丈量步車。
基本上就是這十一中,其中羅盤、望筒和表,是用來測量方向的,餘下八種功能各不相同。
羅盤是北宋發明的,在裴秀那個時代還沒用,他們用的是比較原始的司南和地盤。
地盤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塊石板,上面有四維、八幹、十二支,二十四個方向。
然後有一個做成勺子形狀的磁石叫司南,放在上面,然後抽丫的,旋轉後停下的方向就是南邊。
聽著很熟悉對吧?你肯定在科教節目裡見過。這東西摩擦太大,有誤差,羅盤出現後就被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