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唯武器論者的觀點,是武器制勝論,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先進的東西總是比落後的東西要好,二戰時期希特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畫家天賦的他,對於追求武器裝備的先進而又完美具有獨到眼光,所以,二戰時期德國開創了很多武器裝備鼻祖的價值,不論是虎式坦克,還是斯圖卡轟炸機,以及噴氣式戰鬥機Me262等等都是先進的產品,然而希特勒敗了。敗的原因很多,納粹德軍並非戰鬥力差,他們很優秀,但是,有一點是可以定性的,再好的武器裝備都是戰場上的消耗品。今日的美國同樣也是一個具備唯武器論者,美國始終倡導武器裝備領先對手15年以上的理念,但是,越戰,韓戰,阿富汗,伊拉克等等它都敗給了武器裝備落後的對手。為什麼會這樣子?似乎很難說清楚,就連美國自己研究了幾十年也高不明白,先進武器裝備,士兵喝著可樂,吃著火雞,每個月光是糖果就兩三斤,從來沒有為武器彈藥,吃喝發愁,結果還是讓窮的叮噹響,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對手打敗了。

    要說人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並沒有錯,原子彈厲害,把地球炸個遍,肯定會有活下來的人,因為武器裝備落後,雖然屢戰屢敗,但卻屢敗屢戰,死纏爛打,玩命了,估計誰都怕。怎麼看人的因素,武器是人發明的,說明人比武器裝備聰明,有矛必有盾,武器與人成為相生相剋的一個主體,人自然知道如何避其鋒芒,人的思維是快於武器裝備更新換代的。手榴彈炸不毀坦克,就把幾顆綁在一起上,炸不毀坦克裝甲,就炸履帶,誰會想到土了吧唧的燃燒瓶曾經讓坦克威風喪膽,只要人想打,就沒有攻不克的武器裝備,這就是人的智慧。

    其實追求武器裝備先進性是一個普遍做法,甚至是成為了評價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一個特定標準,在這樣的標準下,想要獲得好的名次,你自己可以不會造,只要花錢買,也可以買一個軍事大國的頭銜。還是那句話,武器裝備都是戰場上的消耗品,而且是非耐用的消耗品,只要是花錢購買的,都沒資格稱之為軍事大國,更談不上強國了,看看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如果有一方擁有自己的軍工生產體系,會是這個結果嗎?這是人的因素吧!所以,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把眼光放遠來看,只盯著武器裝備的效能永遠走不出唯武器制勝論的圈子。美國強大,可是面對游擊戰仍然是無計可施,自己都不好意思在打下去了,這也應了那句老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有鞋穿能行走各種地形不怕紮腳,問題是沒錢買鞋了怎麼辦?光腳的反正也沒鞋穿,選擇能行走的地方走就是了,等你沒鞋穿了,在收拾你。

    現在戰爭已經發展到了體系化作戰模式,體系化作戰模式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講究一款武器包打天下,而且追求整體實力,其實,也是放棄唯武器制勝論的一個體現,單兵裝備資訊化也是注重人的因素的一個體現,包括對於士兵文化程度的要求也是如此。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是強調人的因素的一個體現,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戰場需要什麼就研製什麼樣的武器裝備,聽著矛盾,其實並不矛盾,武器裝備本身就是根據戰場需要而出現的。打勝仗的因素,首先是人的因素,這是主因,其次是武器裝備的因素,人與武器都是戰場上的消耗品,所以,我們反對戰爭,也會用戰爭手段來捍衛自己的利益。戰爭的勝利依靠齊心協力,擁有夠用,管用的武器裝備,擁有夠用的持續戰爭打下去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生產體系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點,戰爭是拼消耗,看誰韌性強,體系化作戰模式下,一兩件先進武器從來都不會改變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先進的武器裝備都是人發明的,人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敗了也是你人不行,別把罪過加到武器裝備頭上。(關於題目副標題,涉及問題敏感,不作答,見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一首韓愈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