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0醉臥酒肆00
-
2 # 度度狼gg
1937年8月12日天亮時,根據《“大東亞共榮圈”源流》一書中的記載,上海市民在起床後驚訝地發現,街道上出現了久違的中國陸軍正規部隊,從1932年《淞滬停戰協定》簽署到這一天已經整整五年了。那個喪權辱國的協定曾經規定:上海市區不得留駐中國正規軍,只能保留保安隊和警察來維持治安,所以當孫元良第88師根據張治中的命令率先進入市區後,上海市民喜不自禁,紛紛回憶道:
(第18軍的少尉軍官,但是假了,尉官沒有這料子)
中國軍隊“頭戴德式鋼盔,身穿草綠色軍裝、短褲,腳穿草鞋,官兵都系皮腰帶,士兵手持帶刺刀的新式步槍,帶200發子彈,胸前八顆手榴彈,軍官腰挎盒子槍,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眼神中向同胞流露出殺敵的決心”!這裡的新式步槍應該是1935年開始裝備的中正式或者德造步槍,而八顆手榴彈和駁殼槍也算沒毛病,就是不知道200發子彈是怎麼數出來的?回憶有問題。
總之此書記錄上海市民看見的中央軍第88師確實身著“草綠色”軍服,這也是1936年1月國民政府公佈的《陸軍服制條例》所規定的顏色,那麼這段回憶準確嗎?非也,實際上最早進入上海市區的部隊,其軍裝顏色應為“褐綠色”,因為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是最早進行軍制、軍服和裝備更換的“調整師”示範性部隊,不僅裝備確實是“德式”(步槍和手槍),軍服也是進口的卡其布料!
(第18軍的軍裝確應為草綠色,但這是將校呢)
卡其布是一種較結實的布料,並且已經是19世紀上半葉歐洲軍隊的主流軍裝用料,卡其色則是一種介於淺黃褐色和中淺黃褐色之間的顏色,有人稱其為“橄欖褐色”,雖然詮釋的比較成功,但是卻很難用語言來精準描述。你可以理解為褐綠色或者“褐黃色”,還有文章介紹為"青蘋果色",總之它肯定不是什麼“黃綠色”,因為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駐紮京畿地區,既是嫡系又是門面,遂得以有條件直接定製。
而後投入淞滬戰場的中央軍嫡系部隊,比如第1軍、第18軍等部,確實是按照1936年的《陸軍服制條例》之規定,軍裝基調為草綠色,因為這些部隊的軍裝和備具,已經是中國產的了,國民政府沒有那麼多銀子給所有的調整師都進口軍服和裝備。近年來《捍衛者》、《八佰》等描寫淞滬會戰的戰爭片,也是按照“草綠色”原則置辦的道劇軍裝,但是兩部影片的主角(第18軍和第88師),其實是有細微差別的,可惜咱們的編劇、導演和服裝道具工作人員,是缺乏這個歷史嚴謹度的。
(中央軍的低階軍官土黃色軍裝)
這還不算完,在1936年的《陸軍服制條例》出爐之前,還有一個1926年擬定的《陸軍服制暫行條例》,比如1927年《總部令知暫行規定陸軍官佐制服由》裡面就規定有三點:“1、制服用深灰色。2、一律佩帶臂章。3、出入證章懸掛左襟口袋外面,以上規定由七月十六日施行”。換句話說,即便是黃埔嫡系軍隊,在30年代初期前後,所採用的軍裝顏色也為“深灰色”。
然後就是一系列的軍閥混戰,什麼蔣馮戰爭、蔣唐戰爭、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等等,老蔣的第1集團軍也沒有機會統一進行換裝,再然後從中原大戰到西安事變的六年間,其實中央軍也沒得消停,什麼長城抗戰、福建事變、兩廣事變和圍剿蘇區等等。因此在1936年《陸軍服制條例》出臺以後,仍有部分中央軍(主要是邊遠地區遂行作戰任務的部隊)還是穿著深灰色的軍服,來不及進行草綠色軍服的換裝。
(八佰裡這應該是灰綠色)
因此在1937年的淞滬戰場上,把桂軍、粵軍等地方系軍隊拋開,即便是中央軍部隊,其軍裝也是同時存在三種顏色的:樣板德械師的褐綠色、完成換裝的草綠色和沒有來得及換裝的深灰色,這是由當時中國軍隊的實際情況決定的,而不能一概而論。至於題圖中的照片,應該是教導總隊受閱時所攝,如果還原上色,仍以第一張的“褐綠色”較為準確,而第二張那是仿德式的灰綠色軍裝,不太靠譜。
當時的歐洲軍隊雖然以卡其布為軍裝用料,但是根據色系是可以分為兩大類的,即第一類的是“卡其色”(褐綠色),包括美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等等,特別注意還包括日本;而另一類是灰綠色系,包括德國、奧地利、義大利、南斯拉夫等等國家的軍隊。而所謂的德式師雖然在軍制和裝備上仿德,軍裝顏色卻是走的褐綠色路線,因為灰綠色不太符合中國的國情,德軍的軍裝顏色又被稱為“耗子皮”,那不是每個國家都能接受的。
(只是因為打光較暗,嚴格說謝晉元這個還是草綠色)
為什麼前面把日軍的卡其布軍裝單拿出來說呢?因為在抗戰中期開始,為避免跟日軍的軍裝顏色混淆,中國軍隊在1942年前後將“草綠色”、“褐綠色”統一調整為“土黃色”,那麼如果第87師、第88師和教導總隊的服色果真為“灰綠色”的話,就不會出現跟日軍相近的情況,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佐證了,中央軍在淞滬戰場不存在近似於德軍的灰綠色服裝,88師軍服顏色走的也是“美英風”。
雜牌軍那就是各行其事了,西北軍等北方部隊大多數以灰棉布制服為主,兩广部隊(李宗仁、白崇禧的桂軍、餘漢謀的粵軍和川軍)穿著土黃色軍服,龍雲的滇軍則是藍綠色軍裝,這可能是受到法軍的影響,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就是穿著這種軍裝。即便是中央軍,由於抗戰中後期供應不足,許多部隊是自行採購布匹自己找地方上色,所以也存在著色差,很難統一劃齊。
(日軍軍服,這算是接近靠譜的)
這個問題還有一層意思,問的是1937年而非淞滬戰場,那麼當然也就包括年底的南京保衛戰,所以還得說明一下,《陸軍服制條例》規定的草綠色僅僅是夏常服,而部隊的冬裝卻規定為灰藍色的棉衣和大衣、淞滬會戰是夏天打響的,所以中央軍可以穿得是褐綠色、草綠色的常服,但是到了12月的南京保衛戰期間,則統一要更換為灰藍色棉軍裝了,只有高階將校才有條件置備綠呢子軍大衣。
結論就是,抗戰時期的軍服換裝,其實有一個由中央軍向雜牌軍推而廣之的過程,除幾個樣板部隊外,早期的中央軍制服確實是以黃綠色為主,但冬季更換為灰藍色棉裝。再加上各路雜牌軍同時出現在戰場,把日本人弄得也挺懵圈,在他們的戰地宣傳畫報上,中國軍隊的制服那是灰、黃、藍、綠各色皆有,堪稱五顏六色。
-
3 # Albert1979
1937年中央軍,所謂德械師部隊服裝:春夏季是草綠色,秋冬季是藍灰色,釦子都是銅色。顏色主要看派系。現在出的一系列兵人的制服顏色基本比較還原當時情況。
回覆列表
這是有些人想當然,覺得帶了個德軍鋼盔就應該再配身德軍軍裝,款式不一樣不要緊,顏色一樣就行,孰不知德軍軍裝的顏色也都是看電影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