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玲心理諮詢

    提問者,提到了三種婚姻,重點想問她們的痛苦,誰比誰更大?對此,筆者質疑設問的定義,即,這三種婚姻的前提是一樣:痛苦的,想問哪一個更痛苦。

    之所以質疑設問的定義“都很痛苦”,原因一:婚姻是什麼,在每一對婚姻那裡,有不同的答案;婚姻裡有什麼、靠什麼維持和維護,每一對婚姻也都不同。原因二:人們需要婚姻,但婚姻不能滿足人的所有需要,當婚姻已成為人的負累或痛苦,常態下,其痛苦會結束婚姻的;如果雖有痛苦但不願離婚,那痛苦也不算真正意義上的痛苦,最多像是疾病中的傷風感冒。感冒不用當作是病。

    所以我的認為:這三種婚姻聽上去,確實都有遺憾、有痛苦。但這樣的感覺和看法,是別人的,比如你或我的,而非三種婚姻的當事者。這三種婚姻既然存在,那一定是其中的好感覺(或幸福元素)佔核心地位。

    於這一觀點的前提下,我則不會談她們哪個更痛苦,但可以談談她們的存在,是以什麼為動力。

    1)有愛無性婚姻。這樣的婚姻,現實中並不鮮見,大多在婚姻一年以上之後,發生的無性,極少有婚姻一開始就無性。很明顯,這一婚姻的動力,是愛。無性,只說明性在婚姻中是溫和的淡去、退卻。不管是何種原因所致無性,但婚姻在繼續,更說明,主宰他們婚姻以及婚姻感受的不是性,而是愛。有愛無性的婚姻本身,驗證了影視作品的宗旨思想:愛是最大的智慧;愛的力量如大海,能容納一切。在愛的懷抱,無性不是憾,欠缺不是罪。

    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幸福。

    2)有性無愛的婚姻。許多婚姻,從一開始就不因愛而結合,或是先有愛,很快的愛就被現實抹去了,連痕跡都不留。這,符合把婚姻和愛情,分為兩回事的價值取向的人。他們能待在沒有愛的婚姻裡,除了兩人不衝突的價值觀,還有婚姻能滿足各自所需的東西,比如關係連線、物質依賴、面子等等,性,只能是婚姻存在的動力之一。

    3)無性無愛有孩子的婚姻。這樣的婚姻,在中國更不鮮見。中國父母有濃厚的戀子情結,因此,溺愛孩子已是他們天經地義的情感,一切為了孩子好、為孩子而活,已成為了他們的使命。無論他們的犧牲、付出是否真起到了“為孩子好”,父母全然不知不顧,他們只按他們的情結驅動行事。所以,許多名存實亡的婚姻,為了孩子,兩人才留住婚姻。這樣做,是否真能起到為孩子好,他們仍然不知不顧,在他們以為的世界裡,只要為了孩子,什麼苦都能吃。其實,還得承認一事實,無性無愛有孩子的婚姻,無性,只限在他兩人關係,未必他們缺性滿足。至於婚姻,是因孩子而名存,等於說他們活在孩子的心裡,婚姻沒滋沒味也罷。

    依古老的比喻:婚姻像一雙鞋,是否合腳,是否走得遠,自己的腳知道。所以,還是那句話:以上三種婚姻,都很遺憾、很痛苦,只是看者的感覺,並非三類婚姻當事者的心理。每一對婚姻,他們的三觀、他們對婚姻的所取、目的都不一樣。無論你跟誰配對,決定婚姻質量的、主宰婚姻去留的,總是婚姻中雙方本人的訴求,和他們心智的成熟度。

  • 2 # 春曉Lady

    性和愛都是婚姻幸福的必要條件,缺一個都不圓滿,都無法讓婚姻開出幸福的花來。

    先說說有愛無性,性是因愛而生的,有愛為什麼沒有性呢,大底是身體健康的原因,那這樣的婚姻還不至於太悲催吧。畢竟知道並不是另一半有二心,只是造化弄人,那就放好心態,努力好好治病吧。而且即使沒有性,還有親吻和擁抱的幸福,而且被愛著,內心也不至於太荒涼。

    有性無愛的婚姻,感覺這樣的婚姻好變態,怎麼就可以做到白天不愛,晚上做愛的呢,不噁心,不尷尬嗎?這樣的婚姻真的還有繼續的理由嗎,幹嘛這樣折磨虐待自己呢?

    無性無愛有孩子的婚姻,我覺得主要看自己的心態了,如果離不了婚的就當老公不存在,自立自強,儘量做到跟老公和平共處,我覺得挺好的吧。至少心死了,也不會有希冀和漣漪了,只要老公不找茬,就當自己是寡婦好了。而且離不了的婚一般都是因為老公還有可利用之處,所以比寡婦總還要好一點。

  • 3 # 深圳郭二哥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想說這三種情況沒有誰比誰更痛苦,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但也不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三種情況。

    第一:有愛無性

    對於這種情況現實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性對於調和夫妻之間的情感就像潤滑劑一樣,因為夫妻之間有性生活兩個人才會更加和諧美滿。性是上天賜予人類的一項自然行為,它不只是起到繁衍後代的功能,對於人類更是感情加深,長久幸福的保障。我們不去說夫妻間都是性冷淡,這個佔比並不大,如果夫妻間有一方對性很冷淡縱然他們有愛到這份愛又能維持多久呢?所以有愛無性的婚姻是痛苦的,也是不長久的。

    第二:有性無愛

    如果說沒有性的婚姻彼此透過溝通交流還能繼續維持,但沒有愛的婚姻卻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婚姻的基石是因為有了愛才進入婚姻的殿堂。當愛不存在了這段婚姻也是名存實亡。如果只貪圖性而沒有愛,不要說婚姻,即便是性也不會長久,往往這種情況只是解一時之需,或者更是充滿著新鮮感的喜新厭舊。而且從道德來講,只有性而沒有愛的行為是不道德的,這和花錢享樂又有什麼區別!所以有性無愛的婚姻是痛苦的同時也是不道德的!

    第三:無性無愛有孩子

    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婚姻簡直就是“孽緣”!夫妻之間沒有性沒有愛這還算什麼夫妻,只是相互有個名分而已,這種情況夫妻之間能相敬如賓的相處嗎?家庭能夠和睦美滿嗎?我肯定得回答是否定的!夫妻如此這般更惋惜的是苦了孩子。孩子勢必會在一個沒有溫馨家園的環境下成長。所以對於無性無愛的婚姻是痛苦的,對於孩子更是不公平的!

    人們常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夠成為夫妻那是多少輩子修來的福分,既然在一起就好好的在一起,且行且珍惜。愛了請深愛,不愛請分開。人生苦短,善待自己。

  • 4 # VapeMoon

    硬要從標題裡選的話

    無疑是無性無愛有孩子最痛苦

    兩個人完全不存在一起生活的願望

    缺被孩子捆綁而受各種約束

    為他人著想跟為他人而活可是兩碼事

    至於有性無愛亦或有愛無性哪個更痛苦

    就完全是因人而異了

    幾乎沒有性需求的人和到死不知何為愛的人

    都大有人在

  • 5 # 知我心理學

    這三種婚姻狀態的確都不符合大眾心理認可的幸福婚姻,那麼,性與愛對婚姻來說意味著什麼呢?先讓我們看看無性婚姻是一種什麼狀態。

  • 6 # 虎嘯140963525

    當我開玩笑的口氣問孩子的時候,媽媽不要爸爸了,怎麼辦啊?我兒子在玩玩具,頭都沒回,但是他一句話說了兩遍,不要離婚,不要離婚。我和他媽都聽到了。唉。。。忍吧,忍不了的時候,人和心都出軌了。

    永遠不要相信精神上的戀愛。騙人的。

    對方愛不愛你,身體最誠實。男女都一樣。

  • 7 # 螞蟻策略理財

    小婚家 “性”與“愛”,該以怎麼樣的姿態存在於婚姻中? 最理想的狀態大抵是愛與性完美結合,有愛有性,實現身心的雙重滿足。 但令人困擾的是,我們常常失控,性與愛總是無法平衡,或是“有愛無性”,或是“無愛無性”,或是“有性無愛”,遭受著身心的雙重打擊。

  • 8 # 立志成蟲

    記得頭幾年哪個教授說的,大部分華人的婚姻只是經濟互助組。能相互扶持在一起過下去就好,孩子則是至關重要的聯絡紐帶,為了孩子兩口子可以團結友愛的生活在一起。上述三種婚姻從理論上是痛苦的,個人覺得實際情況是有性無愛有孩子是個普遍的情況,夫妻感情是可以睡出來的,而且還有了結果,哪怕跟愛情是無關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口子是否有愛情不重要,親情倒是很濃厚了

  • 9 # 壺天散墨310

    當然是無性無愛有孩子痛苦了,你說離婚吧,小孩肯定要受到傷害,那種有爸無媽,有媽無爸的生活對正在成長感受認知能力正在發育的小孩來說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你說不離婚吧整天面對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性慾得不到滿足,好像一枝飢渴的花朵沒有愛就等於沒有Sunny,沒有性就等於沒有雨露,Sunny雨露都沒了,這朵花很快就會枯萎。這種現象就象大肚孕婦騎產驢,肯前也不行,肯後也不行,離兒(梨兒)腹內是酸的。·憐子(蓮籽)是心中是苦的。所以說無愛無性有孩子更痛苦一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欠債50萬怎麼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