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伯禺
-
2 # 隨波探史
順治帝是皇太極11個兒子中,排名第9的兒子,叫愛新覺羅·福臨。皇太極過世後,長子豪格與多爾袞爭位不下時,在孝莊皇后的幫助下推順治即位。在順治帝短暫的18年在位時間,其中前7年差不多是傀儡皇帝,因為這七年是攝政王多爾袞攝政時期;在後面的11年裡,是順治帝親政的時期。
縱觀順治帝一生的功績主要有如下幾點:定都北京保護故宮,中國曆代王朝更迭,勝利者幾乎都毀掉原來帝皇所建的宮殿,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失;攻佔南京,統一中原;廢除三餉減少農民負擔,興利除弊,使用漢人;親善蒙古,治理西藏,加強民族團結;懲治貪官,整頓史治使國家繁榮富強;崇文興教,傾心漢化,促進國家人才強化發展。
作為少年天子的順治帝,透過十多年對國家的整頓吏治,向高度集權目標迅速邁進。可他在感情上顯示出的,卻是帝王罕見的唯一痴情——為一位妃子董鄂妃而逆母、出家,對前段控制自己,殺害自己胞兄的多爾袞恨之入骨——挖墓鞭屍,全程否定。順治愛妃董鄂妃因痛失愛子悲傷而終,因此順治遭遇連失兩位親人打擊,鬱鬱而終才24歲,是位愛憎分明的皇帝。
-
3 # 史海甄客百曉生
一、為何會產生爭議之根源
在分析順治為何會被稱為世祖之前,我們先來分析分析關於為他定廟諡為何會產生爭議。之所以百官會產生爭議,主要還是因為在此之前,其父皇太極已經被定廟號為“清太宗”,所以作為他的兒子,按照慣例,順治再如何彪炳千秋都應當遵守成憲也定為“宗”,而另一派的大臣卻主張改宗為祖,由此而引發一場熱議。
順治帝畫像
二、淺析內外形勢關於順治帝為何能被稱為祖的第一原因,便是當時的內外形勢。首先表現在大眾認知上,雖然按照正常的清朝起國號的時間來算,是1636年(崇德元年),但實際上,現今我們普遍認可的都是以1644年(順治元年)為起點,到1912年(宣統三年)為終點,凡歷268年。至於為什麼這麼判定,就是因為1644年發生的清軍入關,由位於東北的偏安一隅,轉為駐守中原的全國性政權。按照這樣分析,雖然在皇太極在位時期就定為清朝之名,但在順治朝完成了質的變化,在主張定“祖”的一派人心中,這是等同開國創基之大舉,功大於德,所以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廟諡之法,理應尊為“祖”。
可能在此有朋友會說,入主中原一事實際上在其父皇太極在位時期就已經將準備工作都已打好,但可惜在八月初九猝然崩逝於盛京,所以計劃不得不戛然而止。而6歲的順治繼位後,又有睿親王多爾袞攝政,在長達七年的時間裡,順治雖然貴為皇帝但如同傀儡一般,而入主中原一事又是多爾袞親自操持,所以在政權性質改變一事上,順治並未出力。
多爾袞雕像
話雖如此,但不論對內知情者有多少(順治的前七年“傀儡”生活),對外,不可否認,順治繼位後就是大清的九五之尊,而追尊其為“世祖”則是對其皇帝的尊貴身份和擁有實權的最佳輔助。
三、順治本人為政舉措,世祖實至名歸如果說在第一點分析當中,清軍入關實際上由皇太極和多爾袞二人更多助力,順治追封世祖有些牽強,那麼關於他之後的一系列舉措,則充分證明了其世祖之名實至名歸。
1、突破束縛,重用漢臣
在順治之前,由於明清兩朝的緊張關係,所以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即使接納了明朝的降將,但是在正式派發具體任命之時,還是有諸多顧慮和戒心的。而順治在1651年(順治八年)親政之後,突破傳統開始大力任用漢臣,諸如范文程、洪承疇等人都受到了順治的重用,這不僅可以在全天下面前樹立一個賢君的形象(畢竟還是漢人多),而且也能使降將更加心悅誠服忠心指數暴漲。
順治帝劇照
2、大力復興農業經濟
由於常年的戰亂,導致清朝初期面臨農業疲頹的狀況,順治帝聽從范文程等人的建議,不僅設立了興屯道廳,鼓勵倡導屯田之策,頒佈《賦役全書》,令農業窘境得到實質性的好轉。
3、整頓吏治
順治帝親政之後,吸取了明亡之教訓,向七品以上的大臣政績革除吏治弊端之策,在群臣群力自己詳加思慮之後,以甄別之法來進行各級官員自查,優良的舉薦,不端者淘汰。為了將此政策更顯權威化,順治甚至自己親自上陣,親選官員求賢能。自1653年(順治十年)三月之後,定京察(在京對全國各級官員普查)之策為三年一度,就此成為定製。
皇太極畫像
4、在位期間基本實現統一
前面說到,1644年清軍入主中原,代表清朝的權利中心由關外遷到關內,但當時尚不能算作統一,直到1659年(順治十六年),才基本實現全國性統一,而此時距離順治親政已經8年,所以作為掌握實權的皇帝,清朝的統一自然少不了他的英明決策。
小結:正是由於有內外形勢、在朝為政舉措等方面的綜合影響之下,在1661年(順治十八年)正月三十,也就是順治帝駕崩後的第23天,由安親王嶽樂等人向繼位的康熙上奏,建議以“神武止戈、崇文勸學、化行教洽、遠治邇安”等為由,得出大行皇帝“德固懋昭,功尤隆著”的結論,故根據“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傳統廟諡之法,理應定為祖,而世又有“開創新時代”之意,而這恰恰與順治本人十分貼近,雖然不是王朝的建立者,但卻是新時代的開創者,故“世祖”之名合情合理,實至名歸。
康熙帝畫像
回覆列表
順治稱世祖,確實不深入研究清史的人,還是說不清的,因為在他的前邊還有兩位“老先人”,即愛心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清太祖,還有一位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清太宗。順治帝時期清朝從東北關外入北京,地方割據政權成為全國性政權,所以他稱之為世祖也無不可。
所謂”世祖”的意思就是指該王朝承上啟下君主的特定廟號。順治帝就符合這條件,因而稱世祖。他雖然不是清朝的建立者,但是在位期間實現了滿清入關,完成了清朝太祖,太宗兩代人的努力,使清王朝成為全國性政權,開闢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順治死後,在議廟號時諸大臣也曾有過爭議。因為在順治帝之前已經有了太祖、太宗,按正常情況下,以後各帝廟號都應稱“宗”。所以在順治帝死後,大臣在議廟號時,多數同意稱“宗”,但兵部尚書梁清標堅持應該稱世祖。經過群臣討論,最後接受了他的建議,所以才稱為“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