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谷得掰

    集中看完《喜宴》和《推手》,算上《飲食男女》,總算看齊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最大的感受是:李安真是有文化!在這三部以探討文化衝突和倫理道德而見長的電影中,李安分別以太極拳、烹飪、婚宴三種中國傳統文化穿插其中,使影片來得更加原汁原味,有生活氣息,有藝術感染力而又富於可看性。

    除了《飲食男女》,《推手》和《喜宴》都把大環境放在美國,《推手》探討的是父子關係在一個他國文化背景下的重新定位和重新權衡;《喜宴》著力於中西方文化間,傳統與現代觀念衝突下的家庭關係。李安在這兩部電影涉及的主題是中西方家庭倫理觀的衝撞;或許對於李安這樣學貫中西,生養於臺灣,求學工作於美國的華人,片中人物所遇到的問題也是李安自身所關注、思考、和想要解決的問題。而李安是溫文爾雅和寬厚的,骨子裡有道家的風範,因此,這兩部片子(其實三部都是)中的父親形象雖然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但卻飽含著更深的寬厚、諒解、平和,最終都以理解子女的選擇,依順子女的意願為解決衝突的方法。

    《推手》的入題很快,影片開始不到十分鐘,矛盾立即凸現:美國媳婦和她的中國老公公如何相處?養兒防老、天倫之樂的中國傳統觀念與西方的敬老院文化如何協調?這一主題被慢慢擴充套件,抻長:年邁的父親出於無奈離家出走,滿是寒酸地到酒店洗盤子為生;與酒店老闆發生衝突,使出太極拳功夫堅決不走,捍衛自己僅存的尊嚴;李安以此深深叩問每一個觀影人的內心:如果你是兒子,是父親,將如何選擇?直到

    “拳譜上說練精還氣,練氣還神,練神還虛。這練神還虛就難了”,朱老師傅這番話的意味何其深長!

    我覺得李安電影的一大特點在於“簡單”,故事說得清楚明白,誰都能看懂,矛盾衝突簡單明瞭,幾句話就能掰清楚;但是情感充沛,富於人情味;矛盾本身來源於生活,所以表現和拓展的空間就很豐富,始終在探討,很能打動人心。就像《喜宴》,故事情節清晰簡單:老人上了歲數,盼孫子;偏偏自己唯一的兒子是同性戀,如何是好?於是兒子高偉同選擇與急需綠卡的威威假結婚,卻不成想假戲真做,讓威威懷了孕,繼而與同性戀戀人賽門產生衝突。

    與《推手》的溫和恬靜相比、《喜宴》顯得喜氣洋洋,富有喜劇色彩,特別是結婚、鬧洞房的情節拍得滿是人間煙火氣——李安本人還在戲中插科打諢了一把:當一個老外在婚禮上竊語“我以為華人都是柔順沉默和數學天才”的時候,我們的李大導演趕緊湊上去說了一句: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但影片的結尾是意味深長的,離別之際,高老父親緊緊握住兒子的同性戀戀人賽門的手說:謝謝你,謝謝你照顧偉同;又緊緊握住威威的手說:高家會謝謝你。三個年輕人互相摟抱著看著兩個老人遠走,這是三個人的新家庭與一個傳統家庭的衝突與理解:母親沒有把真相告訴父親,父親也沒有把真相告訴母親,都是因為“愛”,因為“家”。

    李安是一位真正的中國的導演,是一位真正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我覺得大陸目前還沒有這樣深諳傳統文化的中國導演,陳凱歌曾經是,而現在他更像一個汲汲於口舌之爭的家庭婦女,早已不顧自己的修為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而這種悲哀又絕不僅限於中國導演圈,而是一種社會大眾的悲哀,責任繫於你我的悲哀。

  • 2 # 全蛧觀察

    作為家庭題材的《推手》,講述了太極拳師朱師傅退休之後到美國與兒子一家共同生活的故事。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兩代人之間的隔閡使得矛盾叢生,風波漸起。

    《推手》也是李安的第一部影片,此影片的劇本也是出自李安本人,並獲得了臺灣當時的傑出劇本第一名。《推手》與李安後來的兩部影片《喜宴》、《飲食男女》並稱為“父親三部曲”。

    《推手》是一部講述中西方文化衝突、兩代人之間思想出現隔閡的內容題材,被媳婦和父親夾在中間的兒子不知所措,將自己撞得頭破血流,或許這是李安內心真實自我感情的流露。父輩到臺灣另起爐灶,而作為臺二代的李安終究被當地人稱為“外省人”。23歲到美國留學的李安,突然面臨著中原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猛烈衝擊,更是一度茫然不安。而李安與父親的感情,早在他決定走上電影之路開始,就出現了難以逾越的巨大鴻溝。

    而這一系列的矛盾,全被他揉進電影裡,這也就出現了《推手》中的兒子,面對著文化傳承不知所措的茫然反應。當老父親最後搬出來自己獨居,當洋媳婦將公公的刀劍掛到牆上,父子之間終究是各自做了妥協與讓步,這也正如影片的名字“推手”所包含的意味,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中國講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走極端不衝擊,而致虛極、守靜篤更是太極的境界。

  • 3 # 諸事順意

    李安是一部非常出名的導演,在他剛剛出道的時候拍攝過一些非常棒的家庭倫理劇。受到了很多好評。

    《推手》這部電影是在美國進行拍攝的,其實在拍攝電影前他在美國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導演,過得不是很好,甚至有段時間他還要靠妻子的收入勉強度日。

    用現在的話說,那個時候他還是一個吃軟飯的男人,但是他的才華確實誰都不能否認的,《推手》這部電影就充分的說明了他的才華。

    但是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的,當時他非常窮,只能靠自己的妻子養著,在《推手》的劇本在臺灣獲獎並拿到40萬獎金的時候,他才有了收入。

    因為這個劇本獲了獎,所以他也受到了很多公司的贊助,也有了前期資金,但是因為他當時不出名,所以投資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拍攝電影的時候需要非常節省。

    為了能省一點小演員的片酬,他還讓自己的大兒子在這部電影裡進行客串,但就在這麼艱難的情況下,他還是拍出了一部很優質的作品,獲得了很多獎項。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獲得這麼多成就,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拍攝的非常真實,在影片中主角是一位老人,因為孩子母親早逝,所以他和兒子相依為命。

    兒子畢業後在美國安了家,在結婚第七年的時候把他接到了美國養老,雖然見到兒子非常開心,但是他是第一次來到美國,他非常的無所適從。

    和美國兒媳相處的也不是很好,兒子在中間左右為難,在一次和兒媳爆發爭吵以後,兒子想要把父親送到養老院,給父親相親,這讓父親傷心不已。

    無奈之下,他選擇離家出走,自己獨自生活,但是因為人生地不熟生活很不容易,即使在難,他也沒想過要和兒子在一起居住,他決定和相親物件一起生活。看到老人在電影中的情節,大花真的很心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寫過的文章哪篇自己覺得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