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瓢清酒
-
2 # 歷史文化詳解
其實,根本原因是,當時漢朝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
漢武帝的老爹漢景帝削藩的代價,是七國之亂。
而漢武帝僅僅只是用推恩令,就達到了目的。
但這兩件事,或者還要加上漢朝初期劉邦消滅異姓王,某種程度上是一脈相承的。
劉邦在位十二年,用了五年的時間統一全國,再用六年的時間,消滅他所分封的異姓王。將異姓王消滅以後,劉邦與功臣們建立了白馬之盟——異姓不可為王。
而呂后雖然打破了白馬之盟,但是在她死了之後,功臣立刻用白馬之盟的約定作為藉口,消滅了諸呂集團。
這是削藩的第一步。
削藩的第二步,就是漢景帝繼位之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
然後,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但是,這次叛亂卻在三個月之內就失敗了。
漢朝中央政府的強大莫過於此。
經歷七國之亂後,剩下的諸侯王也再也沒有能力、也不敢跟中央政府作對。
而且,推恩令雖然削弱了諸侯王的整體實力勢力,但對於之前沒有繼承權的王侯諸子來說,卻是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這標誌著他們同樣也擁有了封地與繼承權。他們肯定要捍衛他們的利益,漢武帝借庶子打嫡長子這個方式,不可謂不精。
就是因為這兩點,漢武帝的推恩令才會如此順利地實施。
-
3 # 青峰山女史
其實所謂的推恩令不是漢武帝最先實行的。漢文帝繼位,遇到奇才賈誼。這個政治敏銳的謀士,給漢文帝上書,言天下事。其中就有一個諸侯封國過大的問題。賈誼的建議是採取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柔性手段來解決。漢文帝深以為然,於是處理淮南王劉長遺留問題,決定把原來淮南國一分為三,封劉安為淮南王,其他兩個弟弟封為衡山王,和九江王。後來漢武帝的推恩令不過是漢文帝政策延續……
-
4 # 雲享歷史
什麼是推恩令?
推恩令將以前的各諸侯所管轄的區域只有其長子繼承改為由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規定諸侯的子弟,雖然依舊是嫡長子繼承王位,但是諸侯其他的兒子們可以分別得到候位以及各自的封地,而且新封的候國就不再隸屬於原本的諸侯了,而是由地區所在的郡來進行管理。這樣,中央只是出名義,沒有受到損失,但諸侯則被割得七零八落,勢力也越來越弱,從此喪失了向中央集權挑戰的實力。
產生背景漢初期疆域圖
漢初期,諸侯與中央各佔一半江山。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鞏固中央集權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重中之重的事情,但是漢時期諸侯國眾多,且地大力強,時常違抗中央政令。漢景帝時期,其採用晁錯的建議削藩,透過抓諸侯王的錯處,處罰削減藩地,比如楚王劉戊違犯漢喪制,被罰削去東海一郡、膠西王劉昂私賣官爵,削去 6 縣。但是此舉遭到劉濞為首的一些諸侯王強烈反對,結果引發吳楚七國之亂。因此,要限制和削弱諸侯王勢力,就不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需使諸侯國也感到從政策中收益。
於是,到漢武帝時期,其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個方法表面上實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土地以削弱勢力。於是,漢武帝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有效的削弱諸侯實力,對自己的名聲沒有任何影響,還獲得仁政的稱讚。
既然這個舉措實際上是削弱諸侯實力,難道諸侯王看不出來嗎?為何沒有反對呢?其實這與中央和諸侯王之間實力差距有關。當初在景帝時期,儘管因為削藩引發七國之亂,但是景帝花了三個月就鎮壓下來。到武帝時期,兩者之前的實力差距依然被拉得更大,諸侯國已經難以武力反抗。這也是為何其他朝代難以推行施恩令的原因。而且這個政令下得巧妙,諸侯國中非嫡子也能有分封,利益面前諸侯國內部產生異心,合力不如從前。
於是,封地大的王國被分成封地較小的侯國,直接導致了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在此之後,侯國轄地僅有數縣,徹底解決王國封地過大問題。有趣的是,多年後有一位漢朝宗室因為無地可分最後成了織蓆販履之徒,他就是劉備。
回覆列表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意思就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變更為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分別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更小的王國與侯國,達到分化、削弱大諸侯國勢力的效果。
漢武帝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推恩令”,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景帝打下了可靠的政治基礎西漢自文﹑景兩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脹的諸侯王勢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臨的嚴重問題。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濟北王的謀逆,曾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但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景帝劉啟即位後﹐採納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吳楚七國以武裝叛亂相對抗(見吳楚七國之亂)。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亂﹐並採取一系列相應的措施﹐使諸侯王的勢力受到很大的削弱,極大的震懾了諸侯王。所以文景二帝的文治武功已經為武帝推行政策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
佔據道德的制高點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在向武帝的上書中提出了新的建議。漢初﹐諸侯王的爵位是由嫡子繼承的﹐庶出的子孫沒有繼嗣的資格。主父偃認為﹐諸侯骨肉子弟無尺地之封﹐仁孝之道就得不到播揚。因此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迎合了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推恩令下達後﹐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為列侯。
雖然此舉旨在分裂諸侯王其國,但卻站在宣揚仁孝之道的道德高度,你想嫡長子可能不樂意,但是其他諸侯子弟肯定對漢武帝感恩戴德。就這樣諸侯王國從內部被瓦解,從大國逐漸分為小國,中央政府雖未削藩,但卻達到了目的,後面許多封國因為各種理由給撤掉時,他們就毫無還手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