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義工王主任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要你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必定會在知識的海洋裡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同志,革命雖然成功,但,還需努力的!

  • 2 # 核心裡

    書山有路勤為徑

    我是這樣理解的,書法要想達到境界,只有勤寫,多寫,多琢磨。從楷,行,隸,篆,草,甲骨文等等,都去琢磨,它的筆法,結構,形態,演變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熟能生巧,融會貫通。當然說容易,學不易。所以唯勤奮,才是出路。凡事皆如此。

  • 3 # 丁毅亮

    魯迅先生有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裡面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讀書或許也如此,想獲得淵博知識,改變命運,首要多讀多記多寫,只有看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才有更深刻的體會。

    大概只有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才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你如此,我如此,大家都如此!誰能在公平的時間裡,獲得比別人更多知識,唯有“勤奮”二字。

    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大概所指學習讀書沒有捷徑,唯有勤奮與堅韌,才有可能攀登知識的山峰吧!

  • 4 # 不繫之舟泛滄海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本身是沒有錯的,它用詩化的優美語言闡述瞭如何讀書學習的道理,這個道理可以推廣到事業上去,進而推廣到成功上去,也就是說,成功是一定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這個道理本身沒有錯,但很多人往往擴大了它的內涵去理解,認為它的否命題也是正確的,也就是認為,只要付出心血和汗水就一定能成功,那還真不一定,因為這兩句話本身就說的很清楚,“勤”只是“徑”,“苦”只是“舟”,這“徑”和“舟”是否就一定能把你引向成功,並沒有下定論。也就是成功是一定要“勤”和“苦”的,但“勤” 和“苦” 未必就一定成功。

    道理很簡單,成功的要素很多,絕不僅僅是“勤”和“苦”這兩點就能決定了的、譬如機遇、時代、你的出身、性格……等等。

    學和思的關係,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早就論述過,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思並重,但他又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不論他老人家的本意如何,中國知識分子“重學欠思”的思維模式慢慢的幾乎滲透到血液裡。我們看看從漢代的“經博士”開始,到隋代的科舉考試,一直到滿清滅亡,我們的知識分子兩千年來研究的都是什麼?無非是四書五經而已(後來擴大到十三經),沒有任何突破,宋明理學雖然提出了“理”的概念,但換湯不換藥,新瓶裝舊酒,只不過從佛、道那裡借來了一些邏輯思維的方法而已,也就是在方法論上做了較大的調整,但真正的裡子並沒有變。千百年來,關於四書五經的註疏浩如煙海,多如牛毛,但也都是注,也都是疏而已,例如光是解釋《堯典》兩個字就花了多達十多萬字(那可是文言文啊!),就是沒有任何自己獨立的思想。

    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確實不善思考,他們經常說的是“聖人云如何如何”,他們掛在口頭上的經常是“祖宗之法不可變”。他們對聖人之言不敢有一點懷疑,在科舉制度這一相對公正的形式下皓首窮經的研究那浩如煙海的經典和註疏,可謂“勤”矣,可謂“苦”矣,思維卻越來越僵化,形式也越來越機械,特別是到了明清兩代,只能做“八股文”,答案必須以朱熹的註疏為標準,不允許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完全變成了一種毒害壓抑廣大知識分子的僵化的教條和束縛。范進中舉的悲劇是有典型意義的,那不但是個人的悲劇,更是時代的悲劇,民族的悲劇,國家的悲劇。

    比孔子略晚,大約與墨子同時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則在西方舉起了另一面文化大旗,蘇格拉底沒有留下文字著作,但卻對西方文化乃至整個人類文化發揮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蘇格拉底最大的特點是喜歡發問,什麼都懷疑,到處與人爭論,他的名言是“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他還說,“不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的”。他的行動形成了兩個結果:

    一是開啟了西方人崇尚智慧、懷疑批判、勤于思索、探討真理的精神。比如他問什麼是美,有人回答駿馬美,他問,那麼高山美麼,人回答美,他接著問,那駿馬和高山誰美。就讓人思考了,原來駿馬也好,高山也好,都是美的形式而已,於是引發了內容和形式的探討。

    二是懷疑就得批判,批判就得爭論,爭論就得講邏輯,於是邏輯學應運而生,而邏輯學是一切哲學、宗教等思想的護身符,邏輯上站不住腳,學說就立不起來。

    在懷疑批判的精神和邏輯推理方法的指引下,使得西方人獨立思考的精神異常活躍,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帕斯卡爾說,“人是為了思考才被創造出來的”,他們的思考越來越深入,終於在哲學、自然科學、宗教、思想、政治、經濟等等領域取得了顛覆性的變化,讓歐洲引領了整個人類的近代化程序。

    懷疑批判的精神和邏輯推理方法,恰恰是我們所嚴重不足的,由於沒有邏輯推理方法,所以有人說中國沒有哲學,我比較贊同,孔子的思想屬於倫理學和政治學的範疇。而更嚴重的或許是,我們古代太缺乏懷疑批判的精神,我們對聖人之學頂禮崇拜,不敢有任何懷疑,以至一直到了清代末期,我們的思想還停留在2300年前百家爭鳴的水平,所以魯迅才說,滿紙的仁義道德,最終變成兩個字,吃人。清代戴震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

    可見思考對於成功有多麼重要,不經思考的“勤”和“苦”可能巴你引向悲劇的深淵。

    在此我絕無崇洋媚外之意,我只是客觀的討論我們的不足而已。我們五千年文化之所以屹立不倒自有它深厚的底蘊,譬如我們即使在“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觀念下,也是留了“變”的法門的,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於是我們有秦代的商鞅,宋代的王安石,明代的張居正,變的暗流還是始終潛伏在我們的文化大潮之中的。而我們的儒家思想之所以兩千年不變,也確實是因為它一步到位的提出了很多經得起考驗的思想,比如仁愛,禮樂,忠義,孝悌,忠恕之理,中庸之道,家國情懷,宗族觀念,民族氣節,大一統思想,等等,這都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優秀傳統文化它們在最近的新冠肺炎防疫戰役中,向世界顯示了千年智慧強大的力量,是非常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把他們和毛主席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及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善“思”的思想結合起來,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必定會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面小白鞋怎麼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