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養花家

    有機蔬菜有著嚴格的標準,也無法簡單辨別,需要全過程追蹤。我們日常所認為的農家蔬菜,因管理技術等因素病不一定比大棚蔬菜健康,家裡是農村的,見過很多人種菜,基本達不到有機蔬菜的標準。

    首先說說農藥,很多菜都需要農藥的,特別是收穫時間較長的葉菜,如大白菜,露天種植很容易產生蟲害,大量種植無法人工除蟲,打藥是必然的。一些菜蟲害較少比如南瓜冬瓜,這些基本不要打農藥。大棚由於其密閉性較好,管理得當蟲害並不多發,但由於其高溫高溼的環境,病害較多,殺菌類的農藥用量較大。

    再說說肥料,肥料對蔬菜品質有影響,不同施肥方法對口感有影響是肯定的。農村種菜一般會使用農家肥輔以化肥,當然不排除全農家肥或全化肥。老家很多村民種菜,肥料沒有經過高溫滅菌,這就意味著施用之後,蔬菜可能細菌超標,是不能生吃的,這在很多地方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不是專業化種植出來的蔬菜,生吃要謹慎。當然大棚種植也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

    生長時長對蔬菜品質影響較大,一般來講,生長時間長一點,風味物質積累的多,口感好,大棚蔬菜一般生長週期都較短,這點農家有機蔬菜完剩大棚蔬菜。

  • 2 # 路慢慢

    菜市場買菜如何簡單辨識農家有機蔬菜和大棚農藥蔬菜?

    這個很簡單,對於農村人來說不是事,當然對於經常買菜的男爺們(現在感覺買菜做飯老爺們全包了)來說也不是事,農家有機蔬菜和大棚農藥蔬菜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一般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斷定:

    第一、看人,菜販子一般都是開車拉一車蔬菜,自賣頭一般騎個電車或三輪腳踏車。

    經常趕集買菜或者去菜市場買菜,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是那麼熟悉,說活扯著嗓門吆喝,這樣的絕對是菜販子,一般我都會躲遠遠的,要不三言兩語就把我忽悠了。而如果看到有些擺攤攤位很小,一個袋子或一片塑膠布,上面擺著些西紅柿、黃瓜、蔥、辣椒等蔬菜,而且人呢蹲在那裡,時不時看看過往人群,發出渴望的眼神,但很少說話,我會主動地走過去,這絕對是自賣頭,自家種的蔬菜,買了我放心。

    第二、看蔬菜品相。

    一般來說,蔬菜大棚農藥蔬菜,個較均勻。由於大棚種植都是規模化管理,長出來的蔬菜品相都差不多,而且經過統一包裝,撿分後分裝,較為規整。而農民自己種的有機蔬菜就大有不同了,長出來的蔬菜也都良莠不齊,許多蔬菜帶來買都不加處理,帶有很濃的自家蔬菜特性。

    第三、問蔬菜價格。

    一般來說,農民自賣頭,菜是自己種的,吃不了或者自留地種點菜,多了帶到市場去賣,一般價格不會太高。而菜販子不同,他們大老遠的拉來蔬菜,成本、時間、功夫都要算上,掙錢太少也不會去賣菜。

    所以呢,區分農民自家有機蔬菜和大棚農藥蔬菜還是很容易的,只要你用心觀察,從賣菜的行當裝備,到看蔬菜品相,以及詢問蔬菜價格都可以輕鬆判定,不妨你到菜市場試試,一看一個準。

  • 3 # 九農DX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農事、惠農訊息早知曉!在菜市場買菜時,如何簡單辨識農家有機蔬菜和大棚農藥蔬菜?

    筆者出生、生長在農村,對農家蔬菜比較瞭解;工作在基層,經常與設施蔬菜種植農戶打交道,對大棚蔬菜較為熟悉,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簡單辨識農家蔬菜和大棚蔬菜,需要從售賣人、蔬菜本身和運輸工具三個方面入手:售賣人

    大棚蔬菜一般都是菜農們將蔬菜整車銷售給菜販子,再由菜販子在市場上零售或者批發,通常這些人都是精明的生意人,衣著得體,精於算計;而農民自家種植的蔬菜拿出去售賣的話,均是農民自己銷售,一般有著農民傳統的善良、淳樸,衣著沒有那麼光鮮。

    蔬菜本身

    大棚蔬菜一般比較均勻,長短差別不大、粗細比較一致,而且蔬菜本身沒有蟲害、病害後留下的斑點、殘缺等症狀;農民自家種植的蔬菜長勢不一,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而且由於沒有施用農藥,蔬菜本身會有蟲子咬食留下的瘢痕或殘缺,由於病害形成的傷疤等。

    運輸工具

    大棚蔬菜由於一般都交給菜販子售賣,或者即使自己銷售,也是整車銷售,量比較大,運輸工具一般是大一點的車輛;農民自己銷售自家種植的蔬菜的話,一般都是以電瓶車、三輪摩托為主,運輸工具相對而言較小。

    您認為還有哪些辨識農家蔬菜和大棚蔬菜的顯著特徵呢?

  • 4 # zhang

    世事無絕對,人為各不同。將農家菜等於有機菜,大棚菜等於農藥菜這稱號有偏頗,既不全面也不科學,值得商榷。

    在深圳龍崗有個市場裡,早上七點多正是人流最湧動的時候,每天都會看到一個五十多歲又黑又瘦的老菜農,穿的短衫短褲和帶著泥巴的雨鞋,一身汗水淋漓,蹬著三輪車,吭哧吭哧地拉著四五百斤菜到他的擋位售賣。要說他的菜也就是普通的品種,卻十分暢銷,要想買到他的菜,很多時候都要預訂。十幾年下來,除養育兒女外,還掙到了二套房子。這其中的奧秘整個市場的同行都曉得,但也無人能學到精髓。這所謂的老菜農每天晚上二點多就要去批發市場進貨了,他專揀那些別人挑選後剩下貨尾,低價買回來,象一些瓜類就有蟲傷的、彎曲的,豆類也會有大胖的、短的,葉菜類有些經長途運輸蔫吧的、擦傷的。拉回家去,倒到一個大桶裡,用涼水泡,大約半個小時過後,原來軟裡巴幾的蔬菜,全部煥發出鮮亮脆嫩的顏色。老菜農開始整理收割了,首先是葉菜每捆用稻草按七八兩一把紮好,再用小刀在割新口,象油麥菜、生菜等流出白色的汁液千萬莫洗去,據說這是鮮蔬菜的標籤,人們就信這個。聽知情人議論,單憑他一年的稻草賣出的收入,完全勝過一個老實的打工者。一技鮮,食遍天。在以經濟利益為主的時代裡,老菜農的行為對錯大家心中自有定論。但光憑著眼睛看菜的好壞,看人的神態穿著就能決定誰的菜是農家菜、有機菜,實在容易掉入彀中而不自知,而最能認準誰是農民在賣農家菜的正確方法是看擋口,農民的菜是季節性的,不會拿資金去訂固定的攤位擺賣,每天賣的位置不一樣,來早點擺前,來遲點擺後。只要你在平時買菜的地方遇到的不是同一家人在賣,那你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農家菜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部清潔怎樣做才能養出好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