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是苦累的,也是快樂的。當我選擇騎行遠距離的時候,也許是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自虐。也許在別人眼裡我們是有病。但是當我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沒有這樣的自虐感覺的話,沒有這種終身難忘的痛苦,你覺得騎行還有意義嗎?只有有了種疼痛感才會明白自己在此種情況還能征服這種痛楚,戰勝自我的成就感。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騎行,選擇挑戰自我。那麼,如何挑選自行單車呢? 無論再貴的公路車,只要和騎士不合適的話也發揮不出效能。可以說,公路車的好壞,是公路車和騎士是否搭配來決定的。另外根據你騎車目的的不同,你選車的方式也會產生變化。 是為了上班上學而去選公路車,還是為了參加比賽而去選公路車,亦或者是根據品牌去選公路車,或者乾脆就是看預算來選公路車,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基準的話,那麼就可以找到一套方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公路車。 選擇適合公路單車的方法 一,選擇通勤通學用公路車的方法 如果你打算用公路車上班上學的話,最重要的莫過於意識到“公路車每天都要代替我的腳去行走(俗稱代步)”。 經常有人這麼想“反正就是上個班上個學,便宜的就行”。但是在我看來,這種看法是十分危險的。正因為每天都要幫你代步,所以一輛能讓你長時間安心且安全利用的公路車是十分必要的。 相反,那些隨隨便便買的公路車,反而馬上就會變得不想騎。我周圍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所以說,一輛能真正讓你滿意而不是妥協的公路車,才是能夠繼續今後長時間的公路車生活的前提。 首先重要的是——“每天可以安心的騎,而且不會很累。”雖然這一點也和你的騎行距離有關,但是一輛不會額外給你增加負擔的車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通勤來說,直把彎把無所謂。所謂直把,就是山地車和城市車上很常見的棒狀的握把,而彎把,則是公路車上會用到的。“公路車的話果然還是彎把吧”這麼想的人不少,但是確實直把車從價格上說要便宜許多。而且對於一些不習慣彎把的初學者來說,平把更方便一些。 至於輪胎的選擇,果斷選開口胎就對了。開口胎是什麼?就是分外胎和內胎的胎。一般來說,胎分兩種,一種是剛才說過的開口胎,還有一種是外胎和內胎一體化的管胎。管胎因為外胎和內胎一體化,所以能做到很輕量,並擁有良好的路面反饋。雖然管胎和開口胎相比不易爆胎,但是一旦爆胎的話,修理起來很困難(譯者注:如果不修理直接更換的話,用雙面膠的管胎其實更方便)。如果你是用膠水的那一派,清理輪組上附著的膠水會讓你痛苦死,另外膠水沒幹之前就乘騎的話,也會產生不必要的危險。所以管胎不適合通勤用。至於開口胎,則是和普通腳踏車用的輪胎是一樣的構造,隨時都可以修理和更換。所以說,通勤用開口胎更安心一點。 “公路車不去比賽就太浪費了”——雖然這麼想的人也不少,不過公路車姑且也可以算是能適應平時代步的需求。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車架強度要高才行。更改後的交通道路法規定,腳踏車原則上要走車道才行,但是根據狀況可以選擇走步行道。在這種時候,從車道變到步行道的話,會因為高低差而對車產生一定的衝擊,而這種衝擊可比想像的要大很多(譯者注:在日本有發生過車架因為從車道上步行到而斷掉的事情,不過八成因為金屬疲勞積攢到臨界值了。),所以還是需要一個強度夠用的車架才行。鋁製車架的強度可以滿足日常代步,所以選鋁沒問題。(譯者注:關於這一段的話,日本只有汽車道和步行道,沒有腳踏車道。所以腳踏車平時就免不了在汽車道和步行道上上下下,雖然日本的步行道和汽車道沒有國內那麼高的高度差,但是總歸也是有的。) 還有就是,一旦習慣了公路車的這種騎行的話,總有一天會想要去參賽的人總是大多數。所以說,第一輛公路車還需要有一定效能才好。比起在網上買,去專門的車店做一套fitting,然後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買才是上上之選。雖然兩三千人民幣的公路車“大有車在”,但是為了避免無謂的升級行為,最初入門車的價格在一萬人民幣左右的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花銷。 二,選擇比賽用公路車的方法 公路車本身就是競技用腳踏車,所以比起其他有的沒的,速度才是關鍵。車身重量越輕,你在比賽中就會越有利,這一點透過F1用車基本都碳纖化這一點也可以明白。 當然對於公路車來說,重量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因素,因此輕量化的碳纖維不只在車架,在其他各種零件上也都有被使用。不斷輕量化的公路車,已經很容易就達到8kg左右,基本上已經到了一根手指可以提起來的重量了。而這麼做的結果,也是讓您的愛車不斷地變得高價起來。 公路車的比賽,有TT賽也有大組賽等等,所以有根據比賽的用途去用不同種類的車的人。但是對於普通的愛好者來說,最常見的還是準備兩臺車,一臺訓練用,一臺比賽用。雖然公路車的價格也是有高有底,不過在我周圍擁有兩三萬人民幣的公路車的人不是少數。當然,這大多數是決戰用車。不過如果是那種對於比賽很狂熱的人,就算是平時訓練,也會用一定程度上來說效能優秀的公路車。 三,根據品牌去選擇 公路車的品牌的話則是百家爭鳴。其起源的歐洲系品牌,義大利的御三家(譯者注:指的是De rosa ,Colnago,Pinarello)還有新興的美國品牌,再到日本的一些大品牌,可以選擇的品牌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特別是歐羅巴系的這些歷史悠久的老品牌,每一個都是個性鮮明。其買主大多也都是對於某些方面很執著的人居多。至於初學者的話,估計對於這一塊屬於完全未知的領域,買車前首先還是先熟悉下該品牌的歷史和文化比較好。這樣也有便於瞭解公路車運動的歷史和深度。 四,根據預算去選 已經說到這裡,我想大家也都瞭解了公路車有適合初學者的便宜的型號,也有給pro的人使用的昂貴的型號。在各種價格帶之中,只要看適合自己的就好。對於公路車,雖然會因為套件和車架素材而發生價格上的變化,但是就算是同樣的配件,因為廠商不同也會價格不同。另外就是公路車不是光有車就行,頭盔啊衣服啊鎖鞋啊什麼的也都需要買。這部分的預算也得考慮下。六七千以下的話,買個鋁架車就好。如果只是為了享受騎車的樂趣的話,這個價錢的車即可。一兩萬人民幣的話就可以入手碳纖維的公路車了。一般來說,就算是完全的初學者,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希望參加一次比賽的。如果你是這樣的話,這個價位的車最適合你,因為至少入門了,沒有任何妥協的入門了。 對於公路車的選擇來說,如果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的話,則更容易選出適合自己的公路車。
騎行是苦累的,也是快樂的。當我選擇騎行遠距離的時候,也許是是對自己身體的一種自虐。也許在別人眼裡我們是有病。但是當我們卻不這麼認為。如果沒有這樣的自虐感覺的話,沒有這種終身難忘的痛苦,你覺得騎行還有意義嗎?只有有了種疼痛感才會明白自己在此種情況還能征服這種痛楚,戰勝自我的成就感。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騎行,選擇挑戰自我。那麼,如何挑選自行單車呢? 無論再貴的公路車,只要和騎士不合適的話也發揮不出效能。可以說,公路車的好壞,是公路車和騎士是否搭配來決定的。另外根據你騎車目的的不同,你選車的方式也會產生變化。 是為了上班上學而去選公路車,還是為了參加比賽而去選公路車,亦或者是根據品牌去選公路車,或者乾脆就是看預算來選公路車,如果你有一個明確的基準的話,那麼就可以找到一套方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公路車。 選擇適合公路單車的方法 一,選擇通勤通學用公路車的方法 如果你打算用公路車上班上學的話,最重要的莫過於意識到“公路車每天都要代替我的腳去行走(俗稱代步)”。 經常有人這麼想“反正就是上個班上個學,便宜的就行”。但是在我看來,這種看法是十分危險的。正因為每天都要幫你代步,所以一輛能讓你長時間安心且安全利用的公路車是十分必要的。 相反,那些隨隨便便買的公路車,反而馬上就會變得不想騎。我周圍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經驗,所以說,一輛能真正讓你滿意而不是妥協的公路車,才是能夠繼續今後長時間的公路車生活的前提。 首先重要的是——“每天可以安心的騎,而且不會很累。”雖然這一點也和你的騎行距離有關,但是一輛不會額外給你增加負擔的車是必不可少的。對於通勤來說,直把彎把無所謂。所謂直把,就是山地車和城市車上很常見的棒狀的握把,而彎把,則是公路車上會用到的。“公路車的話果然還是彎把吧”這麼想的人不少,但是確實直把車從價格上說要便宜許多。而且對於一些不習慣彎把的初學者來說,平把更方便一些。 至於輪胎的選擇,果斷選開口胎就對了。開口胎是什麼?就是分外胎和內胎的胎。一般來說,胎分兩種,一種是剛才說過的開口胎,還有一種是外胎和內胎一體化的管胎。管胎因為外胎和內胎一體化,所以能做到很輕量,並擁有良好的路面反饋。雖然管胎和開口胎相比不易爆胎,但是一旦爆胎的話,修理起來很困難(譯者注:如果不修理直接更換的話,用雙面膠的管胎其實更方便)。如果你是用膠水的那一派,清理輪組上附著的膠水會讓你痛苦死,另外膠水沒幹之前就乘騎的話,也會產生不必要的危險。所以管胎不適合通勤用。至於開口胎,則是和普通腳踏車用的輪胎是一樣的構造,隨時都可以修理和更換。所以說,通勤用開口胎更安心一點。 “公路車不去比賽就太浪費了”——雖然這麼想的人也不少,不過公路車姑且也可以算是能適應平時代步的需求。不過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車架強度要高才行。更改後的交通道路法規定,腳踏車原則上要走車道才行,但是根據狀況可以選擇走步行道。在這種時候,從車道變到步行道的話,會因為高低差而對車產生一定的衝擊,而這種衝擊可比想像的要大很多(譯者注:在日本有發生過車架因為從車道上步行到而斷掉的事情,不過八成因為金屬疲勞積攢到臨界值了。),所以還是需要一個強度夠用的車架才行。鋁製車架的強度可以滿足日常代步,所以選鋁沒問題。(譯者注:關於這一段的話,日本只有汽車道和步行道,沒有腳踏車道。所以腳踏車平時就免不了在汽車道和步行道上上下下,雖然日本的步行道和汽車道沒有國內那麼高的高度差,但是總歸也是有的。) 還有就是,一旦習慣了公路車的這種騎行的話,總有一天會想要去參賽的人總是大多數。所以說,第一輛公路車還需要有一定效能才好。比起在網上買,去專門的車店做一套fitting,然後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去買才是上上之選。雖然兩三千人民幣的公路車“大有車在”,但是為了避免無謂的升級行為,最初入門車的價格在一萬人民幣左右的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花銷。 二,選擇比賽用公路車的方法 公路車本身就是競技用腳踏車,所以比起其他有的沒的,速度才是關鍵。車身重量越輕,你在比賽中就會越有利,這一點透過F1用車基本都碳纖化這一點也可以明白。 當然對於公路車來說,重量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因素,因此輕量化的碳纖維不只在車架,在其他各種零件上也都有被使用。不斷輕量化的公路車,已經很容易就達到8kg左右,基本上已經到了一根手指可以提起來的重量了。而這麼做的結果,也是讓您的愛車不斷地變得高價起來。 公路車的比賽,有TT賽也有大組賽等等,所以有根據比賽的用途去用不同種類的車的人。但是對於普通的愛好者來說,最常見的還是準備兩臺車,一臺訓練用,一臺比賽用。雖然公路車的價格也是有高有底,不過在我周圍擁有兩三萬人民幣的公路車的人不是少數。當然,這大多數是決戰用車。不過如果是那種對於比賽很狂熱的人,就算是平時訓練,也會用一定程度上來說效能優秀的公路車。 三,根據品牌去選擇 公路車的品牌的話則是百家爭鳴。其起源的歐洲系品牌,義大利的御三家(譯者注:指的是De rosa ,Colnago,Pinarello)還有新興的美國品牌,再到日本的一些大品牌,可以選擇的品牌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特別是歐羅巴系的這些歷史悠久的老品牌,每一個都是個性鮮明。其買主大多也都是對於某些方面很執著的人居多。至於初學者的話,估計對於這一塊屬於完全未知的領域,買車前首先還是先熟悉下該品牌的歷史和文化比較好。這樣也有便於瞭解公路車運動的歷史和深度。 四,根據預算去選 已經說到這裡,我想大家也都瞭解了公路車有適合初學者的便宜的型號,也有給pro的人使用的昂貴的型號。在各種價格帶之中,只要看適合自己的就好。對於公路車,雖然會因為套件和車架素材而發生價格上的變化,但是就算是同樣的配件,因為廠商不同也會價格不同。另外就是公路車不是光有車就行,頭盔啊衣服啊鎖鞋啊什麼的也都需要買。這部分的預算也得考慮下。六七千以下的話,買個鋁架車就好。如果只是為了享受騎車的樂趣的話,這個價錢的車即可。一兩萬人民幣的話就可以入手碳纖維的公路車了。一般來說,就算是完全的初學者,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希望參加一次比賽的。如果你是這樣的話,這個價位的車最適合你,因為至少入門了,沒有任何妥協的入門了。 對於公路車的選擇來說,如果清楚地明白自己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的話,則更容易選出適合自己的公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