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與火熱一時的百萬醫療險類似,以高保額、低保費、購買方便等特點吸引消費者的一年期重疾險,在近期似乎也有發展成為“網紅”險種的潛力。
13
回覆列表
  • 1 # 西天蝸牛

    比起傳統的長期重疾險,一年期重疾險有一定的優勢:保額較高、投保方便。

    以被保人30歲為例,傳統的重疾險保額如果超過30萬即可能被要求體檢,傳統的投保方式需要經過保險代理人線下承攬,提交保險公司稽核,流程走完需要3~7天左右的時間。

    而且由於保障期間短,單年保費相對便宜,對於經濟收入有限的年輕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個人並不推薦購買短期重疾險,理由如下:

    (1)短期重疾險的費率是自然費率,會隨著被保人的年齡逐漸增加;

    (2)無保證續保條款,保險期間如發生保險事故,極有可能不再享有續保資格;

    (3)一年期重疾險的售後服務是否能跟上,對此我暫時還是存疑。

  • 2 # 然兒妞

    一年期的重疾險對於經濟有壓力的人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我們得考慮到隨著年齡的增長,相應的保費也會逐年增加,且能不能保證續保,要知道,網上線上銷售的險種,一般投保年齡最多也就到65歲,65歲後怎麼辦?年齡越大,風險發生率越高,還有一年期險種對於疾病等待期的定義,特別是次年續保,等待期又該如何計算。這些都將是要考慮的問題

  • 3 # 號角訊

    這話說得,過了!

    一年期重疾險,固然有價格便宜保費低的優勢,但保費越來越貴,續保未知,尤其,它的售後是否能比得上傳統品牌保險公司,更是未知,這些致命的短板,決定了,一年期重疾險,充其量是對長期重疾險的一個補充,成為潛力?笑話!至少目前不可能,新晉“網紅”的說法,更是誇大其詞。

    終身重疾險或交10年20年保到多少歲的重疾險,雖然價格貴一些,但保費均衡,承保後一生平安,有的退保費,有的可以用賬戶裡的錢解決部分養老問題。

    照你說,一年期重疾險豈不是一無是處?

    還真不是!

    雖然各家都有些防癌險,投保年齡最高到70歲,但是終究不如大病險保得全面。

    就衝這一點,我為它投贊成票!

    可以不考慮續保,停售不是面向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

    可以不考慮逐年增加的保費,就算從56歲保到65歲,加起來花的錢也不過兩三萬,萬一出險賠付10萬,不出險,兩三萬買個健康平安, 挺划算的。

    年輕人嘛,我還是傾向於節約一些,投一份長期或終身的大病險。

    僅供參考!

  • 4 # 不專業的保險人

    怎麼就突然紅了

    保險公司越開越多。除了傳統代理人多了,網銷保險平臺和保險經紀人也多了。大家瞭解和選購保險的渠道變多了。很多朋友在網上看到比傳統代理推銷的重疾便宜很多的產品(傳統代理很少推薦,沒什麼佣金當然少了……)。因為價格便宜,一年期重疾受到很多想買保險確嫌傳統保險貴的朋友喜愛。甚至有朋友拿一年期重疾和傳統重疾做比較,感嘆原來業務員掙了我這麼多錢啊。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一年期重疾的優點就一條很好記,價格便宜。20歲男性買30萬保額一年保費300塊左右,比起傳統重疾險不知便宜了多少。一年期重疾的缺點

    自然費率:保費會隨著年齡越來越高

    停售風險:短期重疾險續保條件再優越的,未來都有停售風險,人家不賣了。

    患病後不續保:當保險公司覺得你是高風險體質時,它是有權利選擇未來不和你續約的。本來就是短期合約,在期限內它該賠的賠。超過期限,風險上升它當然不願做賠本買賣。

    不含壽險責任:傳統重疾險貴的原因之一是包含壽險責任,除了疾病以外的身故也會賠付。一年期重疾是不含這種責任在的。

    真誠的建議

    一年期重疾只適合沒什麼收入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如傳統重疾險購買有壓力,長期型重疾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再搭配定壽組合適合大多數有家庭壓力的朋友。如年齡已經超過35歲還是建議購買終身型重疾險,隨著年齡上升保費越來越貴,身體機能下降可能很難以標準體承保。

  • 5 # 險中求佳

    看到這個問題,我的腦海中居然第一反應是“中興”和“華為”兩家最近在風口浪尖上的公司!中興給自己買的是一年期的,而華為是終身的,起碼現在看起來是這樣!

    首先一年期重疾成網紅是個偽命題?

    網紅現在是個什麼性質的詞語?貶義還是褒義?界限在哪裡?多少的關注量算是網紅?都無曾知曉!最近的“潔潔良”算不算在網上紅了?

    一年期重疾只所以引起關注,個人感覺就是一個價格便宜而已,而且只剩下便宜,但是這個便宜只能從你可以繳的年保費上體現。

    這裡我就拋開一年期重疾的自然費率、停售風險、患病後不續保、不含壽險責任等等弱點不聊,單單聊聊風險和機率。

    一年期重疾是消費型的,跟車險一樣!那麼為何各大保險公司不推出終身型的車險呢?哈哈,那保險公司還賺個毛線啊?一年出現的機率和終身出險的機率誰大誰小不是一目瞭然的嗎?按照道理車技越純熟不應該出險的機率越小嗎?那身體呢,身體正好相反啊,年齡越大身體越差出毛病的機率就越大啊!

    按照這個邏輯保險公司甚至可以推出季度、月度、日度、小時重疾險,而且會巨便宜,但是保險公司肯定不會以小時重疾險的費率推算成終身重疾險的費用。風險的控制的兩個要素是危害程度和機率,只談一個應該算是耍流氓。

    中興和華為

    大約在18年前,中興在全亞洲最先開始了3G手機基帶晶片研發,產品一度佔據全球50%的市場份額,領先優勢明顯。另外,中興也曾研發手機SOC晶片。也就是說,中興不是不想擺脫對美國芯的依賴,但可惜的是,中興選擇了主動放棄手中重要的籌碼,基帶晶片團隊解散,很多人加入華為的子公司海思。中興選擇了一年期重疾險。

    反觀中興的國內同行華為,因擔憂手機SOC晶片依賴高通被卡脖子,果斷成立海思公司,自主研發麒麟晶片,經過多年的堅持,現在麒麟晶片效能已不輸高通驍龍晶片,成為華為重要的籌碼。沒有斷糧威脅的華為,在美國再三阻撓後,可以爽快地和美國市場說拜拜,中興卻因美國斷糧,立即陷入休克狀態,世界第四大通訊裝置商瞬間搖搖欲墜。華為選擇的是終身型重疾險。

    中興、華為兩者比較高下立馬分曉,一年期重疾險和終身型重疾險的區別也是立刻分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是不是一種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