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說的那首詞很喜歡 甚至 定風波這個詞牌本身 就覺得很有氣勢
要我說最霸氣最有氣勢啊,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黃巢的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膾炙人口吧?霸氣吧?看了幾個熱評都沒有提到。
很通俗,但真的很霸氣,同樣是說菊,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完全不同 那種 秋來百花凋零 菊花盛開漫天的感覺 體現的淋漓盡致。農民起義軍領袖的氣勢直抒胸臆。
同屬此類的一首毛主席的七絕: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霸氣不?我把他們歸為一類,是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到菊花、看到青蛙,真的很難描繪出這種霸氣的感覺,這可能就是平凡人和偉人的差別吧?眼裡的世界,都不一樣。
另一種看似婉約,實則霸氣內藏的 比如辛棄疾水龍吟裡那句: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乍一看沒有感覺很豪放,但是仔細想一想:無人會,登臨意。
很喜歡這首詞 再比如同樣辛棄疾的賀新郎: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乍一看好像有點悲愴感,但骨子裡那種霸氣不羈,躍然紙上:能與我互相欣賞者,唯青山爾。
先下班啦,有空再更新一些自己喜歡的霸氣的詩詞。
閒得無聊 更新幾句喜歡的豪放詩詞
我不是很喜歡那種 特別直白的霸氣 比如王昌齡的出塞 名句是: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很直白的描寫胸中的抱負:想要像李廣一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也很霸氣豪放了 但相對來說我更喜歡王昌齡的另一首 不那麼有名的出塞: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全詩只是刻畫戰前戰後的場面 沒有一句心理描寫 沒有感慨感嘆 沒有具體描寫英雄是怎樣戰場殺敵橫刀立馬
但是戰爭的殘酷 將軍的霸氣 作者的抱負 卻深藏字裡行間
比那種直白的“醒握殺人劍,醉臥美人膝”的豪放 要高好幾個層次
當然 那種很直白的霸氣詩詞 也並非不好 一代詩仙李白最出名的幾首詩詞就是這樣霸氣外露 比如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的最後一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現在看來沒什麼 但要知道 仰天大笑這個詞 就是出自李白這首詩
最關鍵的是 過了為附新詩強說愁的年紀 到了中年聽雨客舟中的時候 再看這句 才明白
一個懷才不遇的中年人 遇到機遇後 寫出這樣直抒胸臆的喜悅 字裡行間的自信 有多麼不容易
再比如杜甫筆下的李白: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在封建社會 這是何等的霸氣?即使是現在 哪怕是市長接見你 你敢說一句“喝酒呢等我喝完再說!”麼?
當然相比杜甫對李白的描寫 杜甫本人其實也頗有豪放霸氣的情懷 他的詩總體被人評價為“沉鬱頓挫”,但在我眼裡 他的霸氣亦是深藏骨髓 令我崇敬欽佩!比如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最後一段: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我們想一下 同樣是暮年 蔣捷眼裡的世界是“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李清照眼裡的世界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巴金先生也說過“長壽非福”。而杜甫呢?在暮年年老體衰還被孩子欺負的時候,他想的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有遮風擋雨的房子住…
當然 李清照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 她壯年於戰亂中 丈夫都退縮了的時候 寫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無顏面見江東父老 是堅強還是軟弱且不論 那一句死亦為鬼雄 豪放不?霸氣不?
現在多少龍傲天的臺詞都比不過這簡單的五個字…
兩點了 上班 雖然沒什麼人看但姑且寫出來吧~
再來更新一波 希望有同好探討一下啊~
上次提到龍傲天台詞,分享兩首放在現在龍傲天小說裡碾壓龍傲天的詩詞吧
岳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張元幹《賀新郎》:
曳杖危樓去。鬥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Murano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兩首詩很相似 兩位作者也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北宋末年被秦檜陷害過的抗金英雄。前者一代名將,後者文臣大夫。詩詞真的是很神奇的載體,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詩詞 單看兩首詩不得不說“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比“要斬Murano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更加直抒胸臆。這大概也是我喜歡詩詞的原因吧,看他們的詩詞,好像就看到了他們的人生。
但這兩首豪放詞,終歸卻沒有實現:時代錯了,環境錯了,並非一代名將就能逆轉乾坤。所以讀他們的詩,其實是有些遺憾的。分享一句真正讓我讀後暢快淋漓的 蘇秦的 感慨吧: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這句感慨可以說是支撐我到現在的…座右銘吧。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這句,洛陽有點田可以種的人是無法走向成功的 所以…
一切艱難困苦儘管來吧!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待續~
題主說的那首詞很喜歡 甚至 定風波這個詞牌本身 就覺得很有氣勢
要我說最霸氣最有氣勢啊,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黃巢的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膾炙人口吧?霸氣吧?看了幾個熱評都沒有提到。
很通俗,但真的很霸氣,同樣是說菊,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完全不同 那種 秋來百花凋零 菊花盛開漫天的感覺 體現的淋漓盡致。農民起義軍領袖的氣勢直抒胸臆。
同屬此類的一首毛主席的七絕: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霸氣不?我把他們歸為一類,是因為,我們普通人看到菊花、看到青蛙,真的很難描繪出這種霸氣的感覺,這可能就是平凡人和偉人的差別吧?眼裡的世界,都不一樣。
另一種看似婉約,實則霸氣內藏的 比如辛棄疾水龍吟裡那句:
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乍一看沒有感覺很豪放,但是仔細想一想:無人會,登臨意。
很喜歡這首詞 再比如同樣辛棄疾的賀新郎:
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乍一看好像有點悲愴感,但骨子裡那種霸氣不羈,躍然紙上:能與我互相欣賞者,唯青山爾。
先下班啦,有空再更新一些自己喜歡的霸氣的詩詞。
閒得無聊 更新幾句喜歡的豪放詩詞
我不是很喜歡那種 特別直白的霸氣 比如王昌齡的出塞 名句是: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渡陰山。
很直白的描寫胸中的抱負:想要像李廣一樣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也很霸氣豪放了 但相對來說我更喜歡王昌齡的另一首 不那麼有名的出塞: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
全詩只是刻畫戰前戰後的場面 沒有一句心理描寫 沒有感慨感嘆 沒有具體描寫英雄是怎樣戰場殺敵橫刀立馬
但是戰爭的殘酷 將軍的霸氣 作者的抱負 卻深藏字裡行間
比那種直白的“醒握殺人劍,醉臥美人膝”的豪放 要高好幾個層次
當然 那種很直白的霸氣詩詞 也並非不好 一代詩仙李白最出名的幾首詩詞就是這樣霸氣外露 比如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的最後一句: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現在看來沒什麼 但要知道 仰天大笑這個詞 就是出自李白這首詩
最關鍵的是 過了為附新詩強說愁的年紀 到了中年聽雨客舟中的時候 再看這句 才明白
一個懷才不遇的中年人 遇到機遇後 寫出這樣直抒胸臆的喜悅 字裡行間的自信 有多麼不容易
再比如杜甫筆下的李白: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在封建社會 這是何等的霸氣?即使是現在 哪怕是市長接見你 你敢說一句“喝酒呢等我喝完再說!”麼?
當然相比杜甫對李白的描寫 杜甫本人其實也頗有豪放霸氣的情懷 他的詩總體被人評價為“沉鬱頓挫”,但在我眼裡 他的霸氣亦是深藏骨髓 令我崇敬欽佩!比如那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最後一段: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我們想一下 同樣是暮年 蔣捷眼裡的世界是“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李清照眼裡的世界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巴金先生也說過“長壽非福”。而杜甫呢?在暮年年老體衰還被孩子欺負的時候,他想的是,希望天下人都能有遮風擋雨的房子住…
當然 李清照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詩人 她壯年於戰亂中 丈夫都退縮了的時候 寫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無顏面見江東父老 是堅強還是軟弱且不論 那一句死亦為鬼雄 豪放不?霸氣不?
現在多少龍傲天的臺詞都比不過這簡單的五個字…
兩點了 上班 雖然沒什麼人看但姑且寫出來吧~
再來更新一波 希望有同好探討一下啊~
上次提到龍傲天台詞,分享兩首放在現在龍傲天小說裡碾壓龍傲天的詩詞吧
岳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張元幹《賀新郎》:
曳杖危樓去。鬥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Murano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兩首詩很相似 兩位作者也有很多共同點:都是北宋末年被秦檜陷害過的抗金英雄。前者一代名將,後者文臣大夫。詩詞真的是很神奇的載體,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詩詞 單看兩首詩不得不說“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比“要斬Murano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更加直抒胸臆。這大概也是我喜歡詩詞的原因吧,看他們的詩詞,好像就看到了他們的人生。
但這兩首豪放詞,終歸卻沒有實現:時代錯了,環境錯了,並非一代名將就能逆轉乾坤。所以讀他們的詩,其實是有些遺憾的。分享一句真正讓我讀後暢快淋漓的 蘇秦的 感慨吧: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這句感慨可以說是支撐我到現在的…座右銘吧。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想想這句,洛陽有點田可以種的人是無法走向成功的 所以…
一切艱難困苦儘管來吧!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