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山海

    南宋選擇的聯蒙滅金的戰略決策,正如先前之祖輩北宋的“聯金滅遼”的戰略決策一樣,“飲鳩止渴”而已,結果是“養癰遺患”!最終自己成為埋葬自己的行為人!

    北宋,“聯金滅遼”是一個最大戰略決策錯誤!

    北宋在金、遼相爭時,本應採取“坐山觀虎鬥”策略,養精蓄銳,待其“兩敗俱傷”時,大舉出擊,打敗金、遼,開疆擴土,最大的贏家是大宋!

    北宋採取錯誤的“聯金滅遼”策略,把金國攻宋的緩衝區遼國拱手相送,開啟大門放虎狼金人進入,是把自己送上亡國之路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宋,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應該是文化、文明建設的高峰期,北宋時期確實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又一個文學高峰;代表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高峰的文學體裁,上古神話、先秦諸子散文、漢賦、唐詩、宋詞,宋詞的出現,文學又呈現了一個文學高峰,空前絕後,領先世界。

    北宋時期,佔據廣大中原生產力發達地區,無可比擬的經濟革命,據經濟學家測算,北宋時期,中國的經濟水平為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那為什麼?北宋作為一個文化、經濟發達的佔據廣大中原的先進農業生產大國,而經受不住北方荒漠草原上文化、經濟並不發達的遼、金遊牧部族攻打呢?

    主要原因在於, 北宋建國以來實行重文抑武的治國方略、分權制的軍事體制自認為正確,而實際誤國、誤民的問題。

    緣於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以掌握軍事實力的軍事將領,趁後周國主年幼,發動“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登上帝位,懼怕歷史重演。

    因而,抑制武將,重文輕武,軍事上,以不識軍事的文官統率軍隊,且統兵之官,定期輪換調轉,造成將不識兵,兵不識將,的確達到了趙匡胤所忌的武將擁兵自重、造反奪皇位的目的。

    然而,卻極大的削弱了古代親兵親將傳統的軍隊的戰鬥力。

    大家熟知《水滸》中,大文豪蘇軾家僮出身、毫無軍事才能的高俅,身居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之職——太尉,統率中央軍——禁軍,雖然《水滸》小說中醜化了的,歷史上是實有其人其事的!

    而且將軍隊分為禁軍——中央軍,為軍事主力,主要護衛京城,分散兵力駐各地,監視地方;遇有戰事,領兵將軍臨時選調,並不瞭解掌握部隊情況,且有統兵文官、宦官監軍,決策折騰來折騰去,戰機稍縱即逝,怎容時間,雖然禁軍兵力最高曾達120萬之巨,但是,形不成強大有力作戰能力,使戰鬥力大打折扣,猶如一盤散沙,不堪一擊! 地方軍廂軍及州府兵、縣丁,皆農夫、市鎮遊民,毫無戰鬥力可言。

    因而,北宋,已進入封建社會先進的文化、經濟實力大國,當時位居世界一流,而軍事實力,卻是與文化、經濟大國不相符,兵員雖多,為不戰之兵,將軍亦廣,而無能戰之將,一句話,將熊兵弱。

    相對文化、經濟落後的,處於落後北宋封建社會一個社會形態的奴隸社會的遊牧民族,遼、金本身弱小的民族,反而變成了強悍的“馬背民族”。

    北宋在錯誤的治國方略、軍事體制下,不堪一擊,唯有以先進的生產力產生的發達經濟財富,源源不斷的輸送財富以求和苟且。

    “聯金滅遼”,導致北宋滅亡的最大戰略錯誤,遼國存在,是金國攻宋的緩衝區,金遼戰爭,大宋,坐山觀虎鬥,兩敗俱傷,一舉出擊,殺無力還擊之敗軍,最大贏家是大宋帝國,何樂不為!

    “聯金滅遼”,導至把遼國這個金國攻宋的緩衝區喪失,應該是使金國“為虎添翼”,自己把“最大贏家”拱手送給金國,自取滅亡!

    嗚乎! 面對強敵,不思進取,改革治國方略、軍事體制,甚而採用“聯金滅遼”的錯誤戰略,乃至喪權辱國,民族氣節盡失,卑躬屈膝,自稱“侄皇帝”、“兒皇帝”苟且偷生,以至最終造成徽欽二帝北虜五國城,落井觀天,強大的北宋帝國消亡,留下先進發達國家不敵弱小落後民族的歷史笑話!嗚乎,嗚乎唉哉!

    僅供參考。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宋朝第一次幹這事的時候,還是北宋末年,宋庭君臣決定聯金滅遼,借次收回燕雲十六州,結果燕雲十六州沒收回不說,自己還搭出去半壁江山。

    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面前,宋庭這次其實是長心了。

    蒙古崛起時,南宋朝廷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時朝內有兩派,一派主張給金國送錢送糧,扶植金國,把金國作為自己和蒙古的緩衝國。另一派則認為趁著金國被蒙古搞得疲憊不堪,出兵滅金,收復故土。然後整合力量以防禦蒙古。

    能看出來這次南宋君臣是長心了,沒有像一百多年前那樣犯傻。無論是扶金還是滅金,對於蒙古是一萬個不信任。

    可是南宋這次好不容易腦子清醒了,金華人又開始犯混。

    金國進入中原,立國一百多年,早就沒有了當初的勇武,和蒙古打仗是節節敗退。

    金華人這次開始犯混了,他們認為我們的兵打蒙古人幹不過,打宋人還不是輕而易舉?於是揮兵二十萬南下。妄圖攻佔淮南。結果除了剛開始佔了一些州縣,後來整整七年金軍是寸步未進,反而被宋軍給殺了回去。這麼一打非但沒有得到宋國的物資和土地反而讓自己又損失甚巨。

    但就是這樣,南宋當時也沒和金國翻臉,國內仍然有扶金抗蒙的聲音。

    後來金國被蒙古打慘了,開封被破,金哀宗逃到蔡州。但是就這樣,金華人居然還打算南下攻宋以解燃眉之急。

    宋朝這時候也是忍無可忍,舉兵大肆伐金,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金哀宗終於知道後悔,急忙遣使赴宋,打算以“唇亡齒寒”的道理讓南宋罷兵。

    可惜當時的金國由於昏招迭出,戰場上又一直失利,已經失去了作為屏障的價值,還不如趁你還有一口氣,我能撈多少是多少。

    而且當時無論宋軍出不出兵,金國是死定了,此時出兵除了撈好處外,最關鍵的是擺出聯合蒙古的姿態,起碼在滅金後也能為自己拖上一段時間。

    結果大家也知道了,宋蒙聯軍聯合滅亡金國。宋庭也得到了很多了利益。

    南宋聯蒙滅金,實際上是宋朝的無奈之舉,宋朝人都知道當時的蒙古要比金國強大太多了,可惜金華人不上道。

    實際上,當時最好的方法是啥,就是南宋出錢出糧,金國和西夏出兵,三國聯合抗蒙。幾年下來蒙古人的銳氣就沒了,到時候想怎麼打可就是宋金西夏的事了,可是金華人在自己都保不住的時候還南攻宋朝,西辱西夏,活生生把聯盟拆散。活該他最先死。

  • 3 # 大田5888

    那個時候蒙古還是比較弱小的,並沒有顯示出氣吞萬里如虎的架勢,南宋也弱小,兩個弱小聯合起來打強大的金;然 在打的過程中,剛剛統一蒙古發現金的武力真真不堪一擊、自己小夥伴南宋慢慢變成了累贅,蒙古越打越生猛,慢慢地滅亡了金,然後如秋風少落葉一樣掃平了北方各族;此時的南宋正是暖風吹的遊人醉,然後部署了滅亡南宋的策略,他們認為南宋是最好打的勢力,分分鐘就能取而代之,又偏安江南,這也是為什麼最後一個攻擊南宋的原因,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蒙古發現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在攻宋的過程中,話費代駕最大、時間最長、損耗最多的,曾經一度被南宋追著打,好可惜,還是滅亡了南宋!

  • 4 # 秦下有宋明

    某些人說南宋不吸取北宋滅亡教訓的我都笑了,恰恰相反,南宋正因為有北宋滅亡教訓在前,所以十多年一直沒同意蒙古的聯蒙滅金的要求。

    先不說金國給宋帶來靖康之恥,以及佔領大片土地的世仇有沒有聯金的可能,單從軍事角度來看。

    1233年4月,金國派武仙集中兵力猛攻南宋川陝重鎮光化。然而……光化區域的守將是孟珙。結局不用說都知道,武仙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死傷慘重的他往回跑,孟珙不依不饒窮追不捨。 雙方在馬蹬山再次大戰,武仙輸掉了所有籌碼。孟珙擊破了他九寨重兵,陣斬之外降七萬金軍,武仙本人只帶了六七個人倉皇逃走。

    八月末,金哀宗聽說南宋終於決定聯蒙滅金,派使者去南宋,說:“……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聯合,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現在才知道,早幹嘛去了?

    順便說一句,這時候的金國,只剩下的蔡州。可以說,這不是該不該聯蒙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滅亡金國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在藥廠上班懷孕三個月了對小孩有影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