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歷史上開鑿膠萊運河,就是利用膠萊河河床,垂直鑿空山東半島,南起於膠州灣,北出於萊州灣而入渤海.目的是避開山東半島東端海浪之險並縮短航運,便利漕運,使江南之糧運抵京師.

    首次開鑿膠萊運河,始於元代.據《元史•;河渠二》記載,至元十七年(1280),"姚演言開河事",而後,由阿八失開鑿膠萊運河.至元三十一年(1294),漕臣囊加?等上書說:"漕海舟,疾且便",即膠萊運河其實沒有海運方便而快捷.右丞麥術丁亦上書說:利用膠萊運河進行漕運,名存實亡,"益少損多,不便轉漕.水手軍人二萬,舟千艘,見閒不用,如得之,可歲(海)漕百萬石",因為"自海道運糧"十分便利,請求罷膠萊運河漕運.元世祖准奏.阿八失所開膠萊運河自此廢置不用.說明膠萊運河養了一批閒員,效益不佳.

    明代復開膠萊運河,由於工程浩大,維持費用高昂,河道淤塞與戰亂等因素,最終也是廢置不用.若認真閱讀與分析《明史•;河渠五》,致使膠萊運河不得不廢置,有如下幾點自然因素:

    (1)膠萊運河的河床高於海平面,全程中間高,兩頭低,因而不得不"設九閘,置浮樑,建官署以守.而中間分水嶺難通者三十餘裡".透過建立船閘的辦法來提高水位,使漕船爬階梯,當運河水少時,漕船自然無法由南向北翻越分水嶺.

    (2)膠萊運河雖然高出海平面,但由於海灣呈喇叭型,自口外向口內漸狹,外海潮流受漸狹地形約束,潮流指向運河河口內,強度逐漸增強,造成"南北三百餘裡,潮水深入","渠口一開,沙隨潮入".耗工費資,好不容易疏浚了河道,但"大潮一來,沙壅如故,故復有築堤約水障沙之議.……障兩岸之沙則可耳,若潮自中流衝激,安能障也?"河口設閘門,可以阻擋泥沙侵入運河,但落下閘門,漕船則無法乘潮而入運河,兩者彼此矛盾.故運河河口渠道一直無法解決淤沙難題,"南北(河口)海沙易塞,舟行滯而不通".

    (3)由於膠萊運河自身水少,難以行船,故不得不引其他河流為膠萊運河補水,以增加運河的水量,先後"導張魯(河),白(河),現(河)諸河水益之".但"春夏泉涸無所引注,秋冬暴漲無可蓄洩".尤其是春夏季節,"水泉枯涸,無可仰給","所引白河細流不足灌注.他若現河,小膠河,張魯河,九穴,都泊皆潢汙不深廣.膠河雖有微源,地勢東下,不能北引.諸水皆不足資".運河"河道紆曲二百里,張魯(河),白(河),膠(河)三水微細,都泊行潦,業已乾涸.設遇亢旱,何泉可引?引泉亦難恃也".

    (4)許多地段為沙質河岸,極易崩岸而淤塞河道,屢修屢毀.兩岸"流沙善崩","浮沙易潰,不能持久,擾費無益".

    綜上所述,歷史上的膠萊運河是一條地地道道的,靠溝通陸地水系來維持航運的運河,河床高於海平面,它並沒有溝通渤海(萊州灣)與黃海(膠州灣)兩大海水,就是說膠萊運河沒有使黃海與渤海發生過對流關係,受當時施工水平和科技條件的限制,運河開挖的深度有限,無法削平分水嶺,水源不足,淤塞不斷,破費不止,效益一直不甚理想.透過長期航運實踐,包括漕臣在內的諸多官員,指出膠萊運河不僅不如海運方便,運河航運的綜合成本反而比海運要高得多.

    二,按現代高標準重開膠萊運河的實際工程量及其利弊分析

    "運用現代土木水利工程技術高標準重開膠萊海洋運河",應該說是不成問題的.然而,辦事必須權衡利弊,如務必考慮它的實際工程量問題,也就是說到底值不值?是不是非要不惜代價去這樣做?

    (1)鳳舞先生似乎有意將"膠萊運河"與"膠萊海峽"兩者的含義等同起來,其實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一般來說,"運河"寬度只有數十米至上百米,如京杭大運河最寬處——裡運河段,底寬為70米,而"海峽"的寬度一般為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譬如,臺灣海峽寬約172公里,長約333公里;北韓海峽寬約185公里,長約222公里.按鳳舞先生說法:膠萊海洋運河長110公里,假設比照"海峽"開鑿寬度為100公里的運河,那麼表面積將達到11000平方公里,幾乎挖掉了山東省陸地面積(15萬平方公里)的1/15;假設運河開鑿寬度為150公里,那麼表面積將達到16500平方公里,將挖掉山東省1/9的陸地面積.工程量之大難以想象,起碼在21世紀,人類無法將它變為現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記憶體小還好玩的單機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