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74417989027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小題1】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語:(4分)

      子( )無敢食( )我也 故( )遂與之行 獸見之皆走( )

      【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 (2分)

      【小題3】請用一個成語概括這則故事: ,現在常用來諷刺

      的人。(3分)

      答案

      【小題1】你 吃 所以 逃跑

      【小題1】老虎不知道百獸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還以為是害怕狐狸呢。

      【小題1】狐假虎威 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欺壓人。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子在古文中有你的意思,有時表示對人的尊稱。今義特指兒;食讀shí]時在古文中有食物和吃兩個意思;讀sì時有餵養意;為一詞多義;做人名時還可讀作yì故有因此朋友所以意;走為古今異義,古文中指跑這裡結合語境理解有逃的意思,所以可以解釋為逃跑,現在文中指步行。古文中用行表示現在的走的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的掌握情況。

      點評:解答這類習題的關鍵是日常學習的積累,同學們可以對書下註解強化記憶,特別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的情況,還要學會遷移,能在課外文言文中使用。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要注意抓住重點的詞語,獸,百獸;走,逃跑;以為,認為。

      考點: 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句子要不將重點詞意思翻譯準確,實詞最好能與原文對應。可使用意譯,讓文句通順,實詞意義儘量與原文位置對應。

      【小題1】試題分析:小故事寫的是狐狸藉助考慮的威風嚇走了百獸,同時又以此鎮住了老虎,概括意思就是狐假虎威。狐狸是弱小的,但它能嚇走百獸,靠的是老虎,而不是憑它自己的能力,所以可以理解為仗勢欺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起快十年了,一句她父母不同意就離開了自己,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