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明是滅亡在外族,天災,以及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種的。農民起義是因為天災及當時土地大量被兼併導致農民流離失所發生的,土地被大量兼併是因為統治階級權力過渡膨脹且沒有監管造成的。魏忠賢的宦官集團權傾朝野的天啟年間發生過農民起義嗎?
7
回覆列表
  • 1 # 江東汪郎

    魏忠賢不是大明朝的官員,他只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對他不能用“執政”來形容,而應該是“專政”或“亂政”,也就是常說的禍亂朝綱。

    魏忠賢能夠站在權力的頂峰呼風喚雨,得益於天啟皇帝。他真正“亂政”的時間應該是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到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天啟七年秋八月崇禎即位後迅速衰敗,說他導致明末農民起義有些不太現實。

    一是時間上不充分,太短;二是他專政期間主要針對東林及其身後的江南財閥(收商稅)。

    所以我認為:明末農民起義是對魏忠賢“亂政”的重要考核指標。但民亂的爆發也離不開地方官員的處理不當,所以魏忠賢領導不力的責任是逃不了的。陝北王二起義拉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天啟七年七月(公元1627年),陝北白水縣農民王二率農民軍誅殺澄城縣知縣張鬥耀,成為明末農民起義的急先鋒,但並沒有形成燎原之勢態。

    而這個時期正是魏忠賢“亂政”的最後時刻,因為八月天啟駕崩,崇禎繼位,魏忠賢迅速成為崇禎增加聲望的墊腳石。

    但王二起義引導了反抗大明朝廷的潮流,成為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的榜樣,這是否屬於魏忠賢的責任,我也不好評斷。天啟年間的起義。

    天啟年間總體來說還算平緩,雖然內憂外患依舊存在,但危機還是能渡過去的。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和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由奢崇明、安邦彥主導的“奢安之亂”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農民起義。

    他們只是大明王朝在西南的土司,明朝在“改土歸流”的過程中肯定會觸犯某些土司的利益,何況明王朝對二人並不差,只是一貫的反骨而已,這種情況延續到清乾隆時期依然存在。

    天啟年間還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影響大的就是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的山東鄆城徐鴻儒起義。

    從朱元璋時期就開始的大藤峽爆發了最後一次起義。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胡扶紀率部發起了反抗明朝統治的起義,但第二年就被鎮壓下去,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起義時間最長的,歷經200餘年。 魏忠賢亂政期間激起的民變被鎮壓的也很快。

    天啟年間可以說是明朝翻盤的最好時機,只要政治清明,齊心協力,以明朝當時的方略平定後金還是可以的。

    只可惜明朝內耗太厲害。

    魏忠賢課收重稅,但基本上集中在商業領域,反而降低農稅,導致東林和他死磕。因為東林的背後就是江南財閥,明末的江南財閥已經成為社會的毒瘤。

    “與民爭利”的“民”不是農民,而是商人和他們背後的東林官員利益體。東林財閥主要集中在揚州府、鎮江服、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徽州府(少許),這也是反對魏忠賢最激烈的地方。

    蘇州府城爆發反對魏忠賢抓捕周順昌的民變;

    常州府城爆發反對魏忠賢抓捕李應升的民變;

    常州府無錫縣爆發反閹黨民變;

    徽州府城由黃山大案爆發了反閹黨的民間義舉!

    這些地方民變都集中在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可以說是魏忠賢的最後瘋狂!

  • 2 # 鏡鑑青年

    雖然說到要了明王朝命的明末農民戰爭,後人大多關注的是崇禎年間各地農民軍洶湧的場面。但其實在先前的天啟年間,也就是魏忠賢專權時代。這件事就已經有“預警”——在那個自然災害不算酷烈的幾年裡,就已經發生農民起義了。

    比如明朝天啟二年,山東與河北的農村,就陸續爆發了白蓮教起義。先是山東人許鴻儒起事,當地的鄉民們竟然“多攜持婦子,牽牛駕車”來參加。突發的起義打的明王朝措手不及,鄆城,鄒縣,滕縣相繼淪陷。許鴻儒竟然還計劃揮師南下,打通京杭大運河,奪取了明朝漕糧後再北上攻擊北京。雖說這場起義很快被撲滅,但著實把明王朝驚出一身冷汗。

    而在天啟四年時,安徽潁州至河南永城一帶,鄉民楊從儒等人也密謀起義,甚至連開國的年號都想好了:懿德元年。好在也迅速被明王朝撲滅。總起來說,魏忠賢權勢滔天的天啟年間,農民起義雖說規模不大,但確實有!

    但是,就是這些規模不大的農民起義,卻已經摺射了當時明王朝的危機:此時的大明王朝,幾乎已經成了火藥桶。

    明朝的農民起義爆發,難道僅僅因為天災?其實,早在張居正溘然長逝,萬曆皇帝南征北討,書寫“三大徵”輝煌時,許多有識之士,就已經發出了警告聲:安州知州張遂的《興除議》裡就指出,此時的明王朝,行政效率極其癱瘓,地方官員人浮於事,賦稅更被官員士紳層層壓在小民身上,長此以往下去,“唐之亡非以黃巢乎?”大唐滅亡的教訓,就要在明王朝重演啊。

    而改革家張居正生前十分欣賞的學生於慎行,更在著作《谷山筆塵》裡,發出重要警告:自從一條鞭法推廣,而張居正的考成法廢黜之後,商人們偷稅漏稅,就有了更多的空子,大量的賦稅都會被甩鍋給平民百姓,以至於“農重而商寬”,大亂不是危言聳聽。

    其實,何止是天啟年間,自從萬曆皇帝清算了張居正,著名的張居正改革人亡政息以後,明王朝的農民起義,就有悄然越演越烈的趨勢。從萬曆二十七年起,徐州南京等地,就陸續爆發過農民起義,到了天啟年間時,雖說起義規模不大。但是官員吳應箕的書信裡,卻生動記錄了河南農村的景象:因為沉重的賦稅都給甩給貧農,農民們寧可賣牛外出打工,都不願在農村種地。以至於當時風調雨順的年景,肥沃的土地竟全是荒草。目睹景象的吳應箕,也只能“不覺浩嘆”。除了嘆息,還能說什麼?

    風調雨順年景尚且如此,崇禎年間席捲全國的大起義,更是毫不意外,說是天災,不如說是人禍。可惜找錯病因的崇禎帝,直到煤山上吊時都未懂。

  • 3 # 日常刷下線

    還沒有,現在有據可查的天啟年間的農民起義只有天啟二年和四年各一次,天啟二年魏忠賢還在宮裡做倉庫保管員,四年那次是他升到了柄筆太監,也是他剛剛上任的時候前任的問題比他多太多了。能夠看到從天啟四年到崇禎初年這4年間魏忠賢總覽朝政後群體事件一共是11起還有3起是魏忠賢收工商稅東林黨搞的學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吸血鬼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