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1550121599
-
2 # 地獄拉麵1
亞熱帶地區食物豐富,養活自己或一家子不難,也養成了南方地區小富即安的性格,這現像越往南越明顯。造反的土壤沒了,當然更不要說成功了,而中原地區可以說是另一種的窮山惡水,看天吃飯,本來官府己極盡盤剝,年景好時還過得去,到了天載連連的年份,樹根都吃盡的時候那有不反的,反得多了成功的機率就大。其實我想這現像應該史前就有了,但那時應是搶,部落之間為了食物和資源搶來搶去,殺來殺去,套用適者生存那句話,也可知道能在中原地區留存下來的人口可是精英中的戰鬥機,所以強權只會出現在中原地區也不難理解了,南方小富即安的地理環境,窮極也很難出現人相吃的現象,所以南方人很少造反。
-
3 # 踏板騎士老周
比較著名的西南少數民族的暴亂造反,宋朝的儂智高明朝的奢崇明暴亂,大藤峽起義,韋銀豹暴亂等等,還有的是可能影響區域不大但是此起彼伏的各種暴亂……西南各個地方,從古到現在都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影響力不夠,所以發生的暴亂起義事件,對於中央王朝來說都是“面板病”,是小問題,所以才會讓人覺得那裡一直那樣動靜吧?
-
4 # 太興真人
在宋朝以前,兩廣地區地廣人稀,幾乎被森林覆蓋,只有城市比較繁華,到了南宋時期,嶺南得到大力開發,人口猛增,為明清時期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
5 # 木有暱稱88888888
我們祖先來自廣東:
梁履霽系梁邁儒的第14代孫。梁邁儒原籍廣東肇慶府高明縣鐵柵街,宋朝科甲膺章簡命授高法司,傳世已18代。其第13代梁君躍有三子:履霽、朝憲、朝彥。履霽隨狄青徵儂智高,平亂後移居廣西太平府(今崇左)
這是哪得出的結論。不是很少造反,而是造反的多數不成氣候。難道大家以為歷史上的馬援、狄青、王明陽等等他們拉著大部隊來嶺南是集體組團公費旅遊嗎?
首先第一,當時嶺南的自然條件不是很好,翻開古書,就會發現,那時的嶺南一直被形容為煙瘴之地,去了十去九不還。當然這個說法是誇張了一點,但對當時古人來說,不願遠離中原,來到嶺南是一定的。就連韓愈被下放嶺南潮州,他的侄孫韓湘子知道了(沒錯就是傳說中八仙之一,是真有原型真人,當然這個真人不會飛天不會法術就是凡人一個)急急趕來見他一面,最後在藍田關才趕上,於是他寫下千古名篇《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從詩中看到韓愈也認為此去,永無回頭之日,十分悲觀地交待後事,而且用瘴江來形容所去之地。事實上後來他歡崩活跳地回來了,還活了很多年。煙瘴之地沒他想得那麼可怕。但這反應了當時的一些普世觀點,那就是嶺南很危險。
所以直到明,嶺南還是一個流放罪官的首選地,所以當時來嶺南的漢民,不是歷代駐軍及其後人,不是朝庭以各種命令理由硬性要求落戶的以外,凡是自願來到嶺南來的漢人最多的原因都是躲避中原的戰亂,就是謀利的商人。這樣看來,除了駐軍及後人外,都是一些下層的求安穩的小人物,駐軍不會反,求安穩的小民只要能過得下去也不會反,這部分人佔了漢人大部分,而漢人自秦開嶺南來,逐漸地佔了嶺南人口的大部分,成了嶺南的主體人群和主體民族。這就嶺南安定的大基礎。
第二,嶺南的氣候環境溫和溼潤,這決定了很難落到絕對的絕境,即使是大荒之年,也鮮少有餓死的人,不講遠,就講建國初期的三年大旱饑荒困難時期,北方落到有吃土的地方,餓死的人,而嶺南,我聽老人講過舊事的,沒什麼糧食收成,什麼草都挖了這是不用說的,一些還能夠長得好的大型一點的植物,(那時雖然無降雨,但離什麼焦土千里還差得遠,至少山還是青的,江水水位降也沒斷流,嶺南的水資源多啊,地下的地上,怎的還是能長一些雜草出來)什麼巴蕉樹的心,美人蕉的根(好象正常是不能吃的),龍眼的核(有微毒),還有大量趕種的木薯(那時還沒有無毒的),拿水煮開漂了又漂,都拿來吃了,但必須是有節制的吃,不然容易中毒,老人在那個時期的故事裡通篇充滿了餓和難吃,但就是沒有餓死這兩個字。
所以整體大環境的影響下,能造反的都很少能得到人民大面積響應和形成大氣候。
但你說很少造反這是假話。隨手翻開明史的一頁,卷九本紀第九宣宗 “秋七月乙亥,尊皇后為皇太后,立妃胡氏為皇后。辛卯,鎮遠侯顧興祖討大藤峽蠻(廣西桂平市區西北約八公里),平之......冬十月戊寅,南京地震,戊子,敕公、侯、伯、五府、六部、大學士、給事中審覆重囚。十一月戊戌,顧興祖討平思恩蠻(思恩,今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辛酉,恭祿為鎮朔大將軍巡邊。十二月甲申,顧興祖討平宜山蠻(宜山,今廣西宜州市).....三年......冬十一月癸酉,錦衣指揮鍾法保請採珠東莞,帝曰:“是欲擾民以求利也”,下之獄。十二月庚子,廣西總兵官山雲討擒忻城蠻(廣西忻城縣)......四年......夏四月辛巳,山雲討平柳、潯蠻(廣西柳江、潯江流域地區)....."當然事實上還有更多,都在史書的角角落落,有興趣大家可以一一仔細去搜尋,就不一一表述。
知道為什麼將欽北防在六百年前劃歸廣東嗎?就是因為桂西北的造反太多,所以要下放權利給廣西撫總兵行唐節度使舊事,以便能對實況作出快速應對,這在當時中國是獨一份(唐末亂是因為節度使權力過大,造成後來全部節度使自立為王,打來打去,才滅的唐,所以後來的皇朝是引以為戒的。)所以才將桂南部比較平順安定的區域劃過廣東統一管理,所以不要總說廣東讓出海口給廣西了,是還回去的。而兩廣總督從設立之時起就不是單純只管文治的官員,而是手握兵權的文治武功一手抓的封疆大吏。
而也是因為同一原因,才會放棄現今越南北部的區域,因為當時人認為,那個地方,人,反覆無常,老是造反,物產又不行,地理環境又不好,煙瘴之地,用大量的兵力去填壓和財力去開發,收穫的賦稅遠遠不及軍費開以,不但不划算還要填進無數中原子弟的人命,十分不值得。所以主動從當時的安南,現在的越南撤兵撤交趾府及其史治官員,並接受安南稱臣的順表,接受安南為受封中原皇朝的藩屬國。這一點歷史書有寫的,不是我造謠。
成氣候的造反有沒有,有,有兩次,一次是儂智高造反,想做土皇帝,後來成就了一代戰神狄青,狄青是一個勵志傳奇故事,出身於小兵,臉上有刺字。另一次就是太平天國,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跑到廣西桂平造反。這個歷史書寫得夠多了,我就不多說了。
至於孫中山先生的民國革命,我認為一人雖是嶺南的,但主發動地不在嶺南,二民國革命不是單純意義上的造反,所以不能歸為一類。就不歸到這一問題中來表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