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人的獨行
-
2 # 奧蘭多158
貝爾不等式比較嚴格的證明了量子漲落是真隨機。但這和世界沒有什麼關係,量子在虛實見漲落的頻率是隨機的,不代表實粒子是隨機的,實粒子一旦產生就永遠存在,基本量子的漲漲落落對實體粒子的影響微乎其微實體內的每個量子在漲落但實體永存。
-
3 # 蘭天1969飛碟製造專家
薛定諤的貓,如果不確定,開啟看也是不確定的;開啟看是確定的,說明沒看之前也是確定的,說明箱子裡的貓是死是活早就確定了。開啟看確定是死貓,說明沒開啟看時也是確定的,說明箱子裡的貓是確定的死貓。又死又活是二種方面,箱子裡的貓只能選擇一種是死貓,或者選擇另一種是活貓,選擇兩種或多種都與客觀不符,沒有那個方面說明它是不確定的。現代量子力學在不確定性疊加態基礎上更進了一步,一個平行宇宙裡是死貓,另一平行宇宙裡是活貓,人的大腦真會想象性地解決又死又活的問題,客觀上是什麼那又怎樣,還得跟著想象走。高能與高能之間有相互作用力存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無論吸引力多弱小,改變一個電子的軌跡還是可行的,觀察儀器攜帶的能量高於周邊,具有相互作用趨勢,改變一個電子的軌跡可行。一個光子走雙縫,還產生了干涉,自己干涉了自己,在邏輯上就說不通,只能是光子在執行過程中又打出了一個光子,出現干涉才是成立的。現代量子力學靠想象解決問題,真的解決不了還可繼續想象,那有想象力解決不了的問題,想象力比天高這個道理人人都懂,想象科學最霸道。
-
4 #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施鬱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有隨機的一面,但是這個隨機是有規律的。隨機發生在單次測量(或者等效於測量的物理過程)。
在測量之前,系統處於某個量子態,比如一個粒子的位置量子態,又叫波函式。現在我們測量某個物理量,比如位置。那麼它可能會在這,有個機率;也可能會在那,也有個機率;還可能在各個可能的位置,都有個機率。所有可能位置的機率加起來當然等於1。每個位置的機率都由測量之前的波函式決定。這個測量之前的波函式在測量之前是有規律的,是由它的動能、勢能以及受到的作用能量決定的。
而且,如果量子粒子在一個環境中,那麼環境會造成它的退相干。雖然粒子加環境整個由量子態描述,但是粒子可以用經典理論描述,失去了量子不確定性。
-
5 # 令狐迦基
量子理論嚴格來說,是確定的,不是混沌理論。
我們現在有種誤解,以為量子力學的測不準與不確定,就等同於無法預估。這個理解是不對的。
量子理論,僅僅是在量子尺度上,物體本身就有了量子的波粒二相性,這是其一。也就是在量子尺度上,剛性粒子,類似鋼球,沙粒這種概念就不存在了。
這是自然界的客觀存在,不是人臆想的。是無數實驗證明的。
這是量子的一個特性。
量子的另一個特性,才是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是指,它的觀測物理量,是按照機率分佈的。不是一個宏觀空間的確定值。比如我們中學學習二維運動,在只有引力的情況下,拋一個物體,我們可以給出確定的運動軌跡。但在量子領域,運動的物理量,是在一個範圍內存在的。
但混沌系統不一樣,開始的數值只要有一點點的區別,事後的運動軌跡則完全不同。而且混沌是發生在宏觀世界裡的。
事實上宏觀系統的混沌動力學,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樣有嚴重的影響。
但,從某個角度來說,混沌也不完全是不確定,因為一定條件,必然是確定的條件,只是我們對這個條件的控制是有限的。
比如假設一個混沌系統,當物體的重量在 3.15778克與3.15779克之間發生混沌現象,而我們的天平只能精確到0.0001克,就會發現同樣是3.1578克的物體,卻產生了很不一樣的物理過程。
其實不確定,或者混沌,也許才是自然界的本質。畢竟沒有一個人,對印刷成日程表一樣的人生,會有太多興趣。
-
6 # 艾伯史密斯
答:隨機性和確定性,更像是硬幣兩面,而“硬幣”就是“量子力學”,單獨說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嚴謹的。
經典力學的特點,就是具有確定性,當你知道一個封閉系統的準確引數,只要資料足夠精確,你就能預測這個系統之前和之後,所以時間的狀態。
而量子力學卻大相徑庭,在量子力學中,我們連一個微小粒子的狀態都無法預言;而且量子力學是從本質上,禁止我們去獲得粒子的精確狀態,這點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然而這就是事實,目前一切實驗都支援量子力學的詮釋,甚至不惜以疊加態、量子糾纏等等怪異的行為,來達到量子力學的目的。
所以,量子力學具有隨機性是肯定的;另外一方面,量子力學的隨機是有規律可循的,完全遵循薛定諤方程的描述,至少在目前的實驗條件下,沒有發現例外。
對於單個量子的行為,具有隨機性,同時隨機性滿足薛定諤方程描述,隨機性和確定性就這樣完美地統一了起來,或許這正是我們世界的本質規律!
回覆列表
筆者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量子計算機的文章,或許寫得不是很好,但是跟這個問題還是勉強相關。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好了,當然了因為筆者不是什麼專業性人員,只從個人角度進行分析。
首先現在的量子理論最喜歡舉得例子就是薛定諤的貓。
薛定諤之貓是關於量子理論的一個理想實驗。實驗內容是:這隻貓十分可憐,它被封在一個密室裡,密室裡有食物有毒藥。毒藥瓶上有一個錘子,錘子由一個電子開關控制,電子開關由放射性原子控制。
如果原子核衰變,則放出α粒子,觸動電子開關,錘子落下,砸碎毒藥瓶,釋放出裡面的氰化物氣體,貓必死無疑。這個殘忍的裝置由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定諤所設計,所以此貓便叫做薛定諤貓。
而大部分人在理解量子理論的時候都是以這個實驗開始的,在我們看來這個實驗充滿了不確定性。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開啟密室以前你永遠不知道里面的貓是死還是活,這樣就讓貓產生了兩個狀態,或者說處於一個既是活的也是死的的概念。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將,量子理論也是這樣具有不確定性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說量子的變化有很多種,人類還沒有看清全部,所以只能引用這樣的理論來進行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也就是跟我們不理解人的靈魂還是肉體更重要的時候就產生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心理學說一樣。
其實萬事萬物都有規律,就好像最早的天圓地方,到日心說,到如今的宇宙學說。
只是因為人類的知識層面還不夠,所以解釋起一些東西的時候就讓人覺得雲裡霧裡。科技只會越來越進步,或許今天解釋不清楚的東西就是明天小學生都知道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