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快樂沒人懂
-
2 # 蟈蟈的文史原創
肯尼迪總統約翰.肯尼迪,美國第35任總統,1963年11月22日,在副總統約翰遜的陪同下到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訪問。中午12時30分,肯尼迪乘坐一輛敞篷汽車遊街拜會市民,行至一個拐彎處的時候(美茵街),埋伏的搶手向他開槍,子彈命中頸部和頭部,倒在妻子懷裡,送往醫院後很快不治而亡。
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警方迅速開展了調查,最終確定了槍手是李.哈維.奧斯瓦爾德,被認定是刺殺肯尼迪的主兄。他使用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在榆樹街411號的一座七層大樓的第六層臨街視窗射殺了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八點五秒內槍聲想起3聲,他距離肯尼迪乘坐的汽車約80碼,一發子彈從後面穿過頸部,一發子彈從腦袋進入。
傑克.魯比奧斯瓦爾德後被抓,在案發兩日內,奧斯瓦爾德在警察嚴密戒備中當眾被傑克.魯比開槍擊斃,美華人甚至在電視直播中都目睹了經過。而魯比之後也因癌症死於監獄之中,臨死前被稱被人下毒才得癌症,連番事件使肯尼迪遇刺案更加曲折離奇。
刺殺現場在肯尼迪被刺殺後短短三年中,18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其中6人被槍殺,3人死於車禍,2人自殺,1人被割喉,1人被擰斷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這種巧合的機率為十萬萬億分之一。從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關證人在各種離奇的事件中“自殺”或被殺。
所以說,肯尼迪案看似主兇被抓後被殺死,但是接下來那麼多關鍵證人離奇死亡,說明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只是具體執行的那個人,而幕後真正的主使根本就沒有抓出來。從那些有關人離奇的死亡手法,這個幕後的黑手勢力絕對不一般。
美國總統雖然是這個星球上最有權力、最榮耀的職位,但同樣也是一個“高危工種”,從美國建立後,便有7位總統因意外事故死亡,其中4位死於刺殺,而曾遭遇過刺殺企圖的更不在少數。那麼這4位死於刺殺的總統都有誰?他們因何遇害?兇手們的最終命運如何?
1.第十六任:亞伯拉罕·林肯
1860年底,持維持聯邦、限制奴隸制觀點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引發南部各蓄奴州的恐慌,最終有七個州宣佈脫離合眾國而組建“聯盟國”,並派軍入侵北方。林肯在與南方和談無果的情況下,迎合民眾的呼聲,遂頒佈《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宣佈為西部移民無償提供土地並廢除奴隸制,由此迅速凝聚民心,實現戰場形勢的逆轉。1865年4月,美國內戰以北方的勝利結束,但不甘心失敗的南部擁護奴隸制分子準備刺殺林肯。
1865年4月14日晚10點,華盛頓福特劇場,同情南方分裂勢力的“戲子”布斯,趁林肯保鏢離開之際,溜進總統包廂對林肯連擊8槍,其中5次擊中要害,林肯倒在妻子的懷中…接下來包廂裡一片混亂,布斯從包廂裡跳到舞臺上,轉身向觀眾喊了句:“一切暴君都是這個下場”。第二天,林肯醫治無效身亡,此時距南方投降才僅有6天時間。
布斯槍殺林肯後,與同夥赫羅爾德逃亡到南方的馬里蘭州,最終在波多馬克河畔的一座倉房中被追捕計程車兵包圍。布斯在負隅頑抗中被擊斃,一說為自殺。時當1865年4月26日,距林肯遇難11天時間。
2.第二十任:詹姆斯·加菲爾德
在1880年的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會上,由於黨內意見空前分歧,造成兩位候選人格蘭特、布萊恩均無法獲得提名,最終改由折中人物、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代表加菲爾德來參選。在同年11月的大選中,加菲爾德險勝民主黨候選人漢考克,當選為總統,並於翌年3月4日正式就職。
1881年7月2日,加菲爾德在沒有警衛陪同的情況下,與國務卿布萊恩一起,進入首都華盛頓巴爾的摩和波托馬克火車站參加活動。當布萊恩與身邊朋友聊天之際,一個名叫吉特奧的人持槍擊中加菲爾德後背,致使其嚴重受傷。加菲爾德本來有生還的希望,但由於庸醫誤診導致病情加重,最終於9月19日死去,執政僅半年有餘。
事後,兇手吉特奧透露作案動機:原來在加菲爾德贏得總統提名時,曾與共和黨格蘭特派交惡,結果卻激怒了身為律師的吉特奧。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吉特奧痴迷於一個想法:如果他殺了加菲爾德,共和黨就會重新團結起來,感恩的共和黨人將會因為他的“功勞”而獎勵他一個官位,於是他就自作主張的去刺殺總統。儘管在審判時有人以吉特奧患有精神疾病為由,主張不對其採取死刑,但他還是在翌年6月30日被處以絞刑。
3.第二十四任:威廉·麥金來
憑藉在振興經濟和美西戰爭中的巨大成功,麥金萊總統在1900年成功獲得連任,並於翌年再次就職。1901年9月6日,麥金萊在出席布法羅泛美博覽會時,被無政府主義者、來自波蘭移民家庭的喬爾戈斯假借握手的時機刺殺,並於8天后身亡。當時身中兩槍的麥金萊總統還不忘高喊保護刺客:“別讓人傷害他!”麥金萊總統的意外去世,使美華人民深陷悲痛之中,幾百萬民眾出席了為他舉行的國葬。在麥金萊死後,一本傳記中曾描繪了當時的無比悲傷的氣氛:“舉國上下沉浸在極度悲傷之中...這次暗殺是歷史上最最愚妄、最最沒有意義的罪行。
兇手喬爾戈斯對刺殺麥金來一事毫無悔過之心,即使在被執行死刑前依然宣稱:“我殺死總統是因為他是善良的勞動人民的敵人,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絲毫不感到痛心和後悔。”同年10月29日,喬爾戈斯被判處電椅死刑。事後,美國政府將數百名無政府主義者驅逐出境。
4.第三十四任:約翰·肯尼迪
肯尼迪於1960年當選為總統,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任內因外表Sunny、銳意改革聚集起超高人氣。為迎接1964年的總統連任選舉,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攜妻子傑奎琳到達拉斯進行造勢活動。由於其所乘坐的轎車沒有安裝防彈罩,結果在肯尼迪向市民揮手致意的瞬間,被隱藏在臨街大樓中的槍手連擊數槍,其中兩槍擊中要害。肯尼迪幾分鐘後死在去往醫院的路上,年僅44歲,執政時間僅有34個月肯尼迪遇刺後不久,官方將“頭號嫌疑人”鎖定為古巴裔美華人、退伍軍人奧斯瓦爾德,並迅速將其逮捕。不過對於警方的指控,奧斯瓦爾德予以全盤否定,拒絕承認刺殺總統的罪名。11月24日,奧斯瓦爾德在防備森嚴的警察局被槍擊身亡,行兇者魯比為當地一位夜總會老闆。翌年1月,魯比因肺癌死於獄中,生前宣稱有人對其投毒。
奧斯瓦爾德與魯比之死並非全部,在肯尼迪被刺後三年中,共有18位關鍵證人相繼死亡,英國一位數學家在1967年2月的《倫敦星期日時報》中宣告,這種巧合的機率為10萬萬億分之一。從1963年到1993年,與該刺殺案相關的115名證人,在各種離奇事件中自殺或被謀殺,讓整個案件蒙上濃厚的陰謀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