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邏輯文史游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關於戲志才,《三國志·魏書·郭嘉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召見,論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戲志才)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曹操給荀彧寫信說,自從戲志才死後,就再也沒有給我出謀劃策的人了,你幫我推薦一個吧。荀彧於是推薦了郭嘉。曹操和郭嘉談論一番後,高興地說,讓我成就大業的,就是這個人。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中還有一段記載:“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也就是說,荀彧先是向曹操推薦戲志才,戲志才去世後,荀彧才向曹操推薦的郭嘉。
由上面的兩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曹操認為戲志才和郭嘉都是能幫他成就大業的人。這兩個人都是荀彧推薦的,而荀彧在推薦的時候,是先推薦戲志才,然後才推薦郭嘉。反過來說,如果戲志才不死,荀彧很可能就不會向曹操推薦郭嘉。從這個意義上說,在荀彧眼裡,戲志才的水平是高於郭嘉的。
郭嘉,現在公認他是曹操在統一北方上發揮作用最大的一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郭嘉,曹操即便能統一北方,還要緩幾年。而因為郭嘉早逝,曹操在南下統一南方的時候失敗。
因此,才有這麼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戲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郭嘉)
那麼,戲志才究竟有多大的本事,竟然獲得如此讚譽呢?
一個人的本事,不是他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但是通觀史書,幾乎沒有記載過戲志才給曹操出過什麼主意,幹過什麼事。連《三國演義》這樣的演義小說上,也沒有戲志才的名字。沒有他的名字,也是他沒有什麼出彩之處的表現。
既然他沒有出彩的地方,為什麼荀彧要先推薦他,再推薦郭嘉呢?又為什麼曹操要說“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呢?
我們需要注意到曹操說話的物件。曹操是在對荀彧說。荀彧是一個什麼人呢?他是當時一個名氣非常大的名士。最初他在家裡的時候,害怕家鄉發生戰亂,舉家遷到冀州。冀州是袁紹的地盤,知道他遷來後,高興極了,把他引為上賓。但是荀彧看不起袁紹,去投奔曹操,曹操高興地說:“吾之子房也!”把他當張良一樣看待。
荀彧因為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人,所以很多有識之士都與他結交,而且和他結交的,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也就是說,荀彧身邊有一個龐大的人才庫。抓到荀彧,就抓到了他身邊的人才庫。《後漢書》曾記載:“彧又進操計謀之士從子攸,及鍾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可見,曹操身邊非常多的謀士,都是荀彧給他推薦的。
(荀彧)
因此,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理解,曹操在戲志才去世後,對荀彧說“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這樣的話,並不代表他對戲志才的能力有多大的認可,而僅僅是一種“求賢若渴”的表現。他向荀彧表明,自己有多麼的重視人才,請荀彧推薦更多更有分量的人才。這種做法,和春秋戰國時期,燕昭王為郭隗築黃金臺,讓更有才幹的人才跟隨過來,是同一個意思。
而荀彧先推薦戲志才,再推薦郭嘉。也並不表明郭嘉的水平比戲志才高,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荀彧先認識戲志才,再認識郭嘉,有個先後問題。二是荀彧其實對曹操還是半信半疑的,從他最後反對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就可以看出,荀彧對曹操的一些做法不滿。所以,他並不想把自己最好的人才和盤托出。
“好貨沉底”嘛。
回覆列表
謝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知道又有人會說什麼“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拜託,你們說這個話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奉孝和孔明的感受。我估計如果你不看《三國志》不玩三國題材的遊戲,估計你壓根就不知道曹營中還有個叫戲志才的少年(同理,你知道陳到、周不疑、馬雲祿、張星彩、呂玲綺嗎,後三個是虛構的),所以咱們直接看史料上關於他的記載吧。《三國志·荀彧傳》中有這麼一句:
先是,彧言策謀士,進戲志才。志才卒,又進郭嘉。5小句,夠不夠精彩,夠不夠詳細,你要是沒看夠,咱們再看《三國志·郭嘉傳》:
先是時,潁川戲志才,籌畫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與荀彧書曰:“自志才亡後,莫可與計事者。汝、潁固多奇士,誰可以繼之?”彧薦嘉。那麼OK,再想看更詳細的資料,不好意思,沒有啦~~~這兩段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就是戲志才的戲份是與郭嘉緊密相連的,要是沒有後期郭嘉精彩的表現,車邏輯覺得陳壽都不可能去專門記載他。《郭嘉傳》中有一句“太祖甚器之”,有人就會說這一句足以體現戲志才的才能,但是你反過來想一下,曹操那麼愛才的人,誰投到他麾下基本他都是“甚器之”吧~
當然不能否認,早期的曹操之所以能發展的那麼迅速,和他身邊的賢臣良將是分不開的,這裡面也包括戲志才,但戲志才究竟出了什麼謀劃了什麼策,這個我們實在是無從知曉了。因此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推測一下,戲志才和郭嘉就是同一個人!
在王莽大神改制後,他把單字名定為尊貴的名字,而雙字名則是一種賤名,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所以我們就注意到三國時期大多數人都是單字名。而“志才”這個雙字名就顯得很是突兀,那麼“低賤”之人死後將其功勞抹殺我想大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而更重要的一點是,戲志才和他的“後繼者”郭嘉都屬於病秧子型別,真特麼讓人害怕,於是我們可以繼續開如下腦洞:
潁川有一小夥名叫戲志才,早期是大嘴門下的一小書童,為人聰穎,看出了袁紹並非明主,於是乎跑到了曹操手下開始謀事。但由於出身低微,自己也感到有些自卑,所以並不敢完全的秀。曹操這種聰明人看出了他的心事,就對他說:“咳咳,才醬啊,孤今日欲取你性命,以後世上就沒有一個叫戲志才的人了,既然郭家(可能是郭圖)有恩於你,你就叫郭嘉吧,而你的身份在我這兒就假裝我敬你為孝廉,就字奉孝吧。然後我讓荀令君在重新引薦你一下,你就能成為我曹營中的蒂花之秀了。”OK,從這以後,低賤的戲志才不見了,高傲的郭奉孝開始浪了。
在回過頭來想,戲志才作為二期元老,史料記載辣麼簡略,不符合曹操賞罰分明的性格,相反的,郭嘉死後曹操可是又多次當眾緬懷他,這與戲志才的差距太明顯了。當然,這一點我想當時的曹軍將領們也心知肚明,先謝郭嘉,就是先謝戲志才。
萬一戲志才確實沒啥才能那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