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29335765427

    太子被廢后,在當時呼聲最高的是皇八子胤禩。他人緣不錯,很多皇子都聚集在他周圍,而且當時的大學士明珠也力捧他為太子。然而,康熙卻似乎不是特別喜歡他,雖然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後任命胤禩為代理內務府總管,使捧他的一批人很是高興了一番,但是沒過幾天就把他革職查辦了。不久後,康熙有點後悔,恢復了他的貝勒爵位,但是他的繼位希望卻變得渺茫了。另一個有希望繼承皇位的就是皇十四子胤禵。康熙晚年對他十分欣賞,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曾任命他為撫遠大將軍,出兵西北鎮守青海。這正表明了他對胤禵的器重,因此很多人又跑到了胤禵的陣營中來,他成了後來最有可能做皇帝的人。

      然而,康熙駕崩以後,繼位的不是皇八子胤禩,不是太子胤礽,也不是皇十四子胤禵,而是落到了皇四子胤禛的頭上。胤禛之前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注,呼聲遠不如他的其他幾個兄弟,卻成為最後的贏家,這是為何呢?雍正繼承帝位究竟採取了那些手段?

    明修棧道暗地培植親信。

      四阿哥未登位之前表面上開始閒雲野鶴、鄉間田裡,但背地裡,卻在暗暗的培植黨羽、親信,後來的隆科多、年羹堯諸流就是在康熙年間培養出來的,這些人,也確實是人才,沒被四阿哥看錯,康熙在世的時候,就成為了精英,受到康熙的親信和青睞。

    表面上讓皇帝很受用,康熙覺得這個孩子即孝順,又團結兄弟,又有治國之大才。與當時八阿哥權傾朝野、咄咄逼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民間還有傳言說,太子之所以瘋癲被廢,是因為雍正給他下了迷藥。傳說雍正早年曾在江湖上結交了江湖術士,並與一些喇嘛的交情更是深厚。他曾在街上擊斃太子黨羽,與太子結仇,太子派人來暗殺雍正,卻被他結交的喇嘛打了回去。太子因此而憤怒成疾,雍正又利用喇嘛去給太子送藥。太子當時是不相信的,喇嘛說:“我早已心向太子,皇四子胤禛兇狠暴虐,我是為了竊取訊息才暫時在他那裡安身的。”太子調查了另外一個喇嘛,證明了送藥喇嘛的真實性,送藥喇嘛告訴太子說他的藥乃西天神藥,包治百病。太子吃下了他給的藥,結果幾天之後就神經癲狂,難以自持,驚動了皇帝,最後丟掉了太子的位子。

    與康熙合謀策劃繼承帝位。

      一代明君決定把帝位傳給四阿哥,但四阿哥當時羽翼不豐滿,康熙就走了一步險棋,正面打擊八阿哥,畢竟是八阿哥的父親,康熙這一打擊,讓“八賢王”基本上喪失了爭奪帝位的心理,但問題是八賢王的勢力太可怕了,就算當不了皇帝,那也是朝內第一臣啊,而且還是個王爺。如果康熙這時候一瞪眼伸腿死了,誰當皇帝,還不是老八說了算。

    為了給四阿哥製造好的環境和條件,自知時日無多的康熙,就開始器重成同樣是八爺黨的十四阿哥來,封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派出遠征。這是一招陰險的調虎離山,甚至遠超出調虎離山的作用。老八他們看了高興啊,認為十四阿哥繼承帝位,那肯定沒有問題了。

    遺憾的是,十四阿哥還在外邊打仗的時候,康熙就駕崩了。完全放鬆警惕的八阿哥他們,真想不到,一次小小的風寒,就要了皇帝老子的命。

    而不同的是,早就知道這個結果的四阿哥做了精密的安排,這種安排,是康熙授意的。於是,木以成舟,老四做了皇帝,就是後來的雍正。有口諭有遺詔,遠在邊疆的十四,也不可能有回天之力。由此可見,雍正帝繼承帝位,是非常順利而且順理成章的事情。

    採取了果斷措施排除異己。

      雍正的繼位,激起了皇族內部的集體抗爭,除皇十三子允祥以外,雍正的其他兄弟大多反對雍正繼位,雍正為了儲存皇位採取了果斷的系列措施;胤禵是爭奪皇位的對手,被從前線調回,永遠禁錮。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是雍正的死對頭,雍正痛恨入骨,將二人迫害致死。皇十子和皇三子胤祉、胤祉的兒子弘晟均被永遠囚禁,皇十二子胤祹被降爵貶秩,連雍正的親生兒子弘時也不滿其父的作為,竟站在八叔胤禩一邊,被雍正處罰致死。據北韓的記載,雍正上臺,被殺的宗室、官員達數百人。連康熙身邊一位照料皇帝起居的內務府官員趙昌,在康熙死後也立即被殺,引起舉朝震驚,這大概是趙昌太瞭解康熙去世和傳位的真相,因而得禍。康熙生前長住暢春園,死後葬在東陵,而雍正長住圓明園,別建西陵,似乎要遠遠躲開父親。須知雍正的迷信思想很濃厚,如果做了對不起父親的事,就會有這類悖於常理的舉止。雍正後來似乎也愧恧不安,乾隆說:胤禩、胤禵"覬覦窺竊,誠所不免,及皇考紹登大寶,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將未有顯然悖逆之跡。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愀然不樂,意頗悔之"。這是否是雍正受到了良心譴責的內心表露呢?

    矯詔篡立帝位未能成立。

      四阿哥胤禛的繼位引起了種種的猜測,大家都說雍正是透過某種不正當手段獲得皇位的。坊間流傳最廣的,是偷改遺詔說:康熙帝遺詔寫“傳位十四子”,而胤禛串通當時宣讀遺詔的隆科多,把遺詔改成了“傳位於四子”,他就取代了他弟弟而成為新皇帝。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這樣做也就合情合理了;而且雍正做了皇帝之後一開始重用隆科多,後來卻革職查辦最終被殺,不免使人懷疑他是殺人滅口。本來對皇位沒什麼威脅的皇四子胤禛,就這麼不清不楚地成了雍正皇帝。

      對於改詔一說,主要是皇十四子的問題。康熙在選立儲君問題上確實是在猶豫。開始確實有考察皇十四子允禵的意向。但是,允禵在西寧建立衙府、收受賄賂,引起康熙的不滿。所以,康熙又在自己體弱多病之時讓允禵回到前線,而讓皇四子代為祭天。說明康熙此時已無傳位皇十四子的意思。而對皇四子似乎更加器重。另外,雍正改“十”為“於”說也站不住腳。因為,根據清朝的用語規範,傳位詔書均寫為“傳位皇某子”。如果將其中的“十”字改成“於”,就成了“傳位皇於四子”,就讀不通了。而且清代的詔書中“於”與“於”字是不能互用的,詔書中用的都是“於”字,沒辦法改。此外,清代詔書都是用滿、漢兩種文字寫的。滿文是豎寫的,很難更改。至於,雍正讓十四弟把“禎”改為“”字,是為了表示避諱,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雍正囚禁允,只是表示雍正對允手中的軍權不放心,不能以此說雍正就是篡位。

      雍正的繼位在現象上看有很多疑點,可能出於矯詔篡立。這樣說並不是要抹煞他的歷史功績,應該說封建統治者骨肉相殘是經常發生的。封建社會中,即使一個英明的君主也往往要用陰謀手段和殘酷鬥爭來奪取和鞏固統治,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努爾哈赤都有屠兄弟、殺兒子、逼父親的行為,雍正並不是個例外。他作為一個最高統治者,勤於政務,洞察世情,以雷厲風行的姿態進行整頓改革。雍正統治十三年是清朝統治的重要時期,承上啟下,為以後乾隆時期的繁榮盛世打下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大便次數多怎麼回事?是吃的多拉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