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書共讀

    和珅是清朝的極品貪官,歷史上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名言。

    為什麼乾隆剛一斷氣,嘉慶就選擇在大喪之日誅殺和珅呢?

    有書君認為嘉慶肯定是有自己的考慮,才不顧大喪期間""品官百日內停止音樂、婚嫁;軍民停止嫁娶一月,停止音樂凡百日,禁殺生""這種非常時期採取行動逼和珅自殺的。

    嘉慶此時誅殺和珅可以達到如下效果。

    1、把握時機,先下手為強

    擇日不如撞日,“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早已經想好的事情,也怕夜長夢多,碰上了合適的時間,時機成熟,此時不辦更待何時?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初四日,嘉慶就罷免了他的軍機大臣和九門提督的職位,並將他的黨羽全部軟禁起來。

    初五日,頒佈徵求朝政意見的詔書,鼓動群臣彈劾和珅罪行。初八日,定下他二十條罪狀。

    三天後賜死。嘉慶在乾隆大喪時期就治和珅死罪,這種突然襲擊讓和珅及其黨羽措手不及,防止了兵變。

    如果不是趁此機會下手,得到和珅利益的許多爪牙還會聯合起來形成抵抗,麻煩就大得多了。

    是個人就會愛聽好聽的話,一輩子乾隆皇帝就喜歡聽和珅知冷知暖的話,就喜歡他妥妥貼貼的伺候。他真的是深得一人心。

    也因此自以為是、恃寵而驕,""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把自己在老皇帝那裡忍受的壓抑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對嘉慶也不放過,最終這種失衡的心態害了他。

    2、殺雞儆猴,樹立己威信

    和珅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貪贓枉法打擊政敵。

    官員都知道他的貪,卻不敢得罪他,最後惡貫滿盈,嘉慶除了一個奸臣,為自己、為被和珅迫害的人報了仇,還為朝廷除了害。

    嘉慶也知道在大喪期間殺掉如此一個重臣,必然會震撼朝野,因此他說""朕所為止一和珅耳,今已伏法,諸事不究。""其實是""只知和珅,不知嘉慶""。

    殺了和珅,宣佈不再懲處其他人員,大家也不會人心惶惶,收買了人心為其所用。這也是嘉慶的策略,所有的人都會盡全力改過自新,為新皇帝馬首是瞻。

    和珅在當時被譽為清朝第一美男,而且自小就生長在官宦家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對於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樣樣精通,真可謂是才貌雙全的人物。

    和珅在語言能力上異於常人,很多談判都是派和珅去談。之外,在書法、詩詞還有繪畫方面也都非常精通。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為官時間裡,和珅逐漸掌握了清廷的宮廷事務、行政、財政、軍事、外交、文化、教育等大權,成為乾隆的左膀右臂。

    受寵的原因:有能力、會說話、能辦事。正是和珅自身有價值和善於迎合,才讓乾隆對其信任有嘉。

    和珅也沒有辜負乾隆對自己的這份恩寵,利用乾隆的信任,他中飽私囊,賣官鬻爵,逐漸將自己變成了清朝第一大貪。

    他任錢糧排程恰到好處,這讓乾隆皇帝更加信任和珅,認為和珅著實是一個難得的理財高手。

    於是把大清王朝的重要部門幾乎都交到了和珅手裡,但是乾隆沒想到的是和珅竟然將大清的國庫搬回了自己的家。

    和珅是個非常懂得乾隆皇帝心理的人,也可以說他的情商、能力都非常地高,但他卻貪心不足。

    乾隆在世時,和珅是個大紅人,但是乾隆去世後,和珅就變成了眾矢之的。

    尤其是嘉慶皇帝,更是希望置其於死地,和珅在為乾隆皇帝辦喪事守靈期間就被嘉慶皇帝逮捕,後來抄了和珅的家,抄出的金銀財寶勝於國庫,才有了""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名言。

    其實嘉慶皇帝之所以要殺和珅,一是和珅貪汙腐敗,實在可恨,另是嘉慶想殺一儆百,殺和珅立自己的威信。

    3、報仇雪恨,為朝廷除害

    “有仇不報非君子”,自己身為國君,但太上皇乾隆沒死前並未放手,他手中無實權,有些事的決定權還握在和珅手裡,沒少看和珅的臉色。

    不可一世的和珅""內外官員畏其聲勢,不敢違拗。""忍受了多年的他,終於有機會獲得解決,做了一個成年人的決斷。

    和珅一心只有老主子,又財大氣粗,有太上皇事事言聽計從,甚至忘記了自己的未來,倚老賣老沒太把嘉慶放在眼裡。

    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哄好上邊的一人開心,極盡奢華之生活,他還知道怕誰?

    奴才的本性難移,底氣十足的權利操縱者,習慣了目中無人,在新皇帝面前也不忌憚。

    小人得志,恃才傲物之人的膨脹,習慣了頤指氣使仗勢欺人,貪婪成性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夠,也忘記了自己本來是誰。

    高高在上,目無他人的和珅,可能想都沒有想過老皇帝駕崩了,自己可能會面臨什麼樣的結局。也許是習慣了只想滿足老皇帝的需求,忘記了該怎麼對待別人。

    嘉慶為了扳倒和珅韜光養晦,蒐集整理和珅的大量罪行。

    嘉慶素知和珅貪汙受賄,抄和珅的家,充裕國庫是殺和珅的一個原因。

    剛登上皇位的嘉慶帝,想將自己的老師朱矽安排到京師,以此來穩固自身的政權。嘉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了乾隆聽,乾隆批准了,同時將朱矽任命為大學士。

    和珅聽到風聲之後,害怕朱矽的介入,會使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於是為了攪黃這件事情,馬上到乾隆那裡說朱矽的壞話,令其萬萬不要重用朱矽。

    乾隆聽信其言,不久,和珅又設法設法陷害朱矽,致使朱矽被貶至到地方當一名巡撫。

    乾隆八十大壽的時候,嘉慶的老師朱矽剛好六十歲。嘉慶寫了一首詩慶賀老師六十大壽,詩中將朱矽和父皇的大壽連在一起, 而且還寫了朝廷等待著他擔任要職。

    和珅知道後,如獲至寶,以為可以用這首詩來扳倒危及自己地位的朱矽。於是,他將嘉慶寫的詩拿給乾隆看,並說嘉慶和朱矽之間的不正常關係,一定很有野心。

    果然,乾隆聽後大怒,將朱矽降職。要不是大臣說情,嘉慶也會受到懲處。

    對於這件事,嘉慶十分惱怒,認為和珅完全無視自己,所以嘉慶一直將此事記於心中,想著有朝一日能將和珅拿下。

    也是和珅蠱惑太上皇乾隆“傳位不傳玉璽”,使得嘉慶雖然當了皇帝卻沒能掌權。

    嘉慶還找了一件事,認為朝廷平定白蓮教失敗的最大原因是和珅私通白蓮教,""在內蒙蔽掣肘,使軍營不得成功也。""

    有書君能夠理解嘉慶忍無可忍看著和珅貪汙、陷害自己老師、無視自己,於公於私嘉慶都""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太上皇乾隆一死,正好“天時地利人和”,天賜良機促使他當機立斷,以絕後患。

  • 2 # Man139876657

    嘉慶作為太子,身處局外,對和申的作為清楚的看在眼裡,這是他對他的恨。第二,乾隆死後,國家國庫空虛,吏治腐敗,查抄和申一能充實國庫,而能震懾官場,一舉兩得。第三,嘉慶忍和申很久了,嘉慶登基後,實際掌握權力的還是乾隆,這樣忍耐了三年,乾隆一死依然迫不及待殺和申。對於這種已知的威脅,或者說隱患,歷史上各個皇帝都差不多。比如崇禎殺魏,也是天啟剛死。除非權臣力量太龐大,一時不敢妄動,否則都會以上來就初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模板已載入還以安全模式開啟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