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739746930268

    區別挺大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譯為白話文就是“山裡有樹木,木上有枝條,(我)喜歡你(就像山裡有樹樹上生枝一樣明顯、坦然)你卻不知道”,是直白大膽的表露愛意。

    如果“心悅君兮”變為“花葬何處”呢?詩句的意思就變成了“山裡有樹木,木上有枝條,落花葬在哪裡,你卻不知道”。上下句的意思並不連貫,讀起來就讓人費解了。個人理解,如果“花葬何處”是想借用“黛玉葬花”的意象,後句的意思是希望表達“我被你傷心了你卻不知道”,和前句相配也不合適,因為這種委婉含蓄的“我被你傷心了但我只小聲嘟嚷”和前句意思上沒什麼關聯,也不能像原句中愛意坦然而君卻“不知”一樣構成一種對比。

    講多一點的話,“山有木兮木有枝”一句出自《越人歌》,是中國流傳下來最古的歌謠之一,全文如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傳說是撐舟的越女以越國的語言唱給乘舟的楚國王子,王子不懂越語,但是覺得歌曲優美,記住了音樂。之後複述給懂越語的隨從,才知道了歌謠的意思。

    佐以這個故事,再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是否更能體會千年之前,舟行江上,越女悠悠而唱時,那份大膽的愛意,以及相伴的小小狡黠?好像當今在街上遇到一個金髮碧眼的帥哥,於是用漢語和同行的朋友講“快看快看,那個小哥哥好帥!”(如果小哥微笑回頭,用中文回一句謝謝,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至於“花葬何處君不知”,在音韻上對“山有木兮木有枝”還挺順暢,但是意味上相差的就很大了,要說的話,有些“如是我聞,安非他命”這種絕情對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義大利首都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