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升之屋

    可以說是北宋東京的繁榮發展成就了《清明上河圖》,也可以說《清明上河圖》成就了今天的開封城。以《清明上河圖》為題材的主題公園、影視作品、研究論文更是層出不窮。其中,開封《清明上河園》的運作最為成功。關於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的史料並不多,清明上河圖的題跋中介紹到: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刻畫細緻,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尚存爭議)等,皆為中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記得曾經讀過此類文章,說張擇端畫就《清明上河圖後》,增在大相國寺內展出,宋徽宗微服出訪,看到清明上河圖後,感慨萬千,並以商人名義表示願出高價購買。後被張擇端識破,張無奈將《清明上河圖》捐獻給了徽宗皇帝。據說後來,《清明上河圖》經歷過5次進宮,四次流落民間的坎坷命運。據有關資料記載,《清明上河圖》最初為北宋宮廷收藏,並且還有宋徽宗趙佶瘦金體的“清明上河圖”五字籤題,和他收藏用的雙龍小印,可惜這段不知為何沒有留傳下來。公元1126年,金兵大舉南下,攻破汴京,把宋徽宗、欽宗、后妃、公主、宗室、大臣三千餘人,以及各種文物、圖書、檔案、天文儀器和技藝工匠等全部擄掠而走。但奇怪的是,《清明上河圖》卻沒有歸入金朝皇宮,而是第一次從宮中流入民間。至今在該圖的題跋中留有張著、張公藥等北宋滅亡之後留下的遺民們,展示此圖,緬懷故國,感慨系之的題詩。元朝建立後,統治者到處搜刮財寶,《清明上河圖》再次進入宮廷。元代後期的至正年間,宮內有一個裝裱匠趁裝裱這件作品的時候,用一個臨摹本把真本偷換出宮。幾經轉手,被博雅好古的楊准以重價買了下來。楊準得到這一珍寶後,興奮之餘,就把《清明上河圖》第二次從皇宮流出和自己得到這一名作的經過詳詳細細地記錄在圖後的尾紙上。之後,在民間幾經流轉,至嘉靖年間,奸相嚴嵩權傾朝野,豪奪《清明上河圖》。據嚴嵩、嚴世蕃敗後被查抄的財產登記帳中所記錄的,確實有此圖,在隆慶時也就順理沒收到了宮廷,這是《清明上河圖》第三次入宮。萬曆年間,太監馮保設計盜竊出《清明上河圖》後,還不知廉恥地在卷後作了題跋,寫道:“餘侍御之暇,嘗閱圖籍,見宋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觀其人物界畫之精,樹木舟車之妙,市橋村郭,迥出神品,儼真景之在目也,不覺心思爽然,雖隋珠合璧,不足雲貴,誠希世之珍歟!宜珍藏之。”自馮保以後,一直到清代的乾隆年間,這二百餘年中究竟幾易其主,轉手過多少次,無人知曉。直到清代嘉慶四年,朝廷在處置一個罪臣時,在罰沒的家產中,才發現了《清明上河圖》,這是第四進入宮中。 清廷獲得這件重寶以後,非常重視,把它收藏在紫禁城內延春閣中,並著錄在《石渠寶笈三編》裡。1911年,清王朝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後,溥儀遂以賞賜其弟溥傑為名,將宮中的重要文物,包括《清明上河圖》偷運出宮。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逃出長春偽滿皇宮的溥儀攜《清明上河圖》等國寶,準備乘飛機亡命日本,被蘇聯軍隊俘獲。新中國成立後,《清明上河圖》被交回中國政府,先存放在東北博物館,後撥給了故宮博物院。這是它第五次進入皇宮,但不再是昔日的皇宮禁地,而是中華民族的藝術殿堂。直到去年底,上海博物館為慶祝建館五十週年舉辦72件國寶展,《清明上河圖》再一次出宮(見附照),但這一次出宮是非常風光、體面的,猶如貴賓到異地作客,受到了最高的待遇和歡迎。爾後,又順利地返回北京故宮。

  • 2 # 七追風

    《清明上河圖》的作者是張擇端,他是北宋時期人,是翰林院的一位翰林。什麼是翰林呢?簡單的說,就是黃帝的顧問或者秘書。

    張擇端搞定了《清明上河圖》之後,就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是個很有藝術天分的皇帝,自己還發明瞭“瘦金體”。也不知道他拿到這幅畫是什麼評價,不過應該是比較喜歡的,所以收藏了起來。

    後來金兵來了,把宋徽宗和宋欽宗都帶走了,順道帶走了很多宮廷的珍寶、藝術品和工匠。《清明上河圖》作為宋徽宗的收藏,也被帶走了。

    但是金朝的統治者似乎對藝術品興趣不大,這幅名畫也就流落民間,到了金人張著的手裡。

    後來蒙古人來了,又把《清明上河圖》搜刮到了宮裡,但是元朝統治者似乎對藝術品也不太上心,隨便一扔也就不管了。於是,一個宮裡的裱畫匠又成功的用贗品掉包,把真品偷出來賣掉了。

    然後,《清明上河圖》就流落到了民間。

    (影視劇中的嚴嵩)

    話說到了明朝嘉靖年間,這幅畫輾轉來到了兵部尚書陸完的手裡,陸完死了之後,他老婆就把這畫收藏在枕頭裡,天天睡覺枕著它,誰也不讓看。

    但是她有個外甥,喜歡畫畫,就求著看了幾次,憑著記憶臨摹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當時的嚴嵩也很喜歡這幅畫啊,所以四處搜尋,這幅贗品就落到了嚴嵩的手裡。等嚴嵩發現之後,又想辦法把真品弄到了手。

    後來嚴嵩倒臺,《清明上河圖》再一次回到了皇宮裡。

    之後太監馮寶偷摸弄到了這幅畫,然後,這幅畫就在馮寶手中消失了……

    此後的兩百年時間,沒有《清明上河圖》的任何訊息,沒有人知道它到底被誰收藏著。

    《清明上河圖》再一次出現,已經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湖廣總督畢沅的手裡。後來畢沅被抄家,這幅畫到了嘉慶皇帝的手中,再一次回到了皇宮。

    (溥儀)

    到了清政府倒臺,末代皇帝溥儀被允許留在宮內居住。溥儀的花銷還是很大的,所以他開始偷摸的把宮裡的文物交給自己的弟弟溥傑,一點一點的拿到市面上去賣掉。因為《清明上河圖》有不同時期的很多版本,溥儀賣掉了好幾個版本。

    後來溥儀去東北當他的“偽滿洲國皇帝”,帶走了很多的文物,其中就包括《清明上河圖》。等到偽滿洲國倒臺,溥儀準備帶著這幅畫逃跑,沒想到被蘇聯人抓住了。

    蘇軍歸還了《清明上河圖》,收藏在了東北博物館中。新中國成立之後,在整理文物的時候,《清明上河圖》被發現,從此成為了國寶,又回到了故宮當中。

    可以說,風風雨雨這麼多年,經歷了幾個王朝,輾轉流落無數人的手中,這件傳世珍品能儲存至今,真的十分不容易。

    其實想想,中國應該還有大量的國寶文物,並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它們很可能毀於戰亂,或者被某個不知名的收藏者帶進了墳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專業八級很難考嗎,該如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