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林漫舞1

    我們有時候不能以今非古,用現在我們以為的思維去定義過去,非議古人。

    首先,從實際情況來看,李鄭二人分別地處西南和東南,相距甚遠,8所謂合作作戰,也是脫離實際,不具備可操作性。交通不方便,聯絡成為困難,缺乏足夠聯絡的合作作戰,不僅不能成功,反而會給清朝逐步突破提供條件。

    第二,二者雖然都是為了保衛明朝,但是畢竟屬於不同陣營,雙方有著不同的行事準則,更為合作加劇了困難。

    第三,沒有一個支援二者共同合作的地域,總不能離開各自的大本營作戰,那樣反而得不償失。

    總之,這個問題要回歸當時實際情況,不能輕易就去評價。二位都是英雄,值得我們尊重!

  • 2 # 天涯看點歷史號

    鄭成功在永曆時期雖然堅持抗清,但是他的主要意圖並非真的要恢復大明,而是要保住自己的軍隊、地盤等固有利益,可以說私心大於公心。也許有人覺得筆者刻意貶低鄭成功的形象,但是事實證明以上所言並非妄言。

    1653年,清廷曾試圖招降鄭成功,並許諾封其為海澄公,撥泉州一府供鄭成功供養部隊,而鄭成功雖無意歸降,但是也與滿清朝廷你來我往,按照鄭成功或者後世親鄭的文獻來說,這是緩兵之計,利用假和談來積攢力量,當然這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結合當時的形勢來說可知鄭成功此說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他的主要目的不是忠於明朝,而是要壯大自己的力量,並以此要挾清廷,好割據自立,自成一家。

    1654年,原屬大西軍的著名南明將領李定國轉戰廣東,李定國聯絡東南沿海的鄭成功想東西夾擊廣東,一舉消滅廣東境內強大的清軍,但是此時鄭成功正在與清廷議和,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不讓清廷對自己有疑心,鄭成功對於李定國的夾擊邀約置之不理,李定國去書十多封都沒能收到鄭成功的明確回覆,最終李定國勢單力薄,東西夾擊的計劃宣告失敗。

    1659年,鄭成功和魯監國部屬張煌言發動長江戰役,大軍沿長江而上,沿途州縣望風而降,鄭成功大軍包圍了南京城,但是鄭成功並沒有一舉而下,而是等待了十幾天,沒想到卻被各地來援的清軍擊敗,鄭成功立即登船撤退,並未通知此時正在南京上游的張煌言,導致張煌言被清軍包圍,最終張煌言的大軍被盡數殲滅,張煌言僅以身免。

    種種跡象表明,鄭成功在東南沿海的十幾年中,更多的是積攢實力以自保或者自立,並沒有時時刻刻以整個抗清形勢為重,喪失了多次與西南軍隊聯合作戰的機會,雖然鄭成功的堅持客觀上為南明朝廷減輕了壓力,但是鄭成功的功績並不足以抵消他對大局犯下的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麒麟655在麒麟處理器裡算是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