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庭爸談育兒
-
2 # 雷奧卡夫卡
出門遊玩的時候,孩子的要求,家長是否都會滿足?答案是:適當滿足
寓教於樂,讓孩子即增長知識又豐富自己人生經歷孩子累了,要大人抱;吃東西要大人喂;尿尿來了就地就想解決……父母應該寓教於樂,適時教育,為什麼不抱你?“你看看旁邊的那位小朋友,人家和你一樣大,但是人家都不用父母抱,還幫父母扇扇子呢!”為什麼不餵你?“寶寶都能出來玩了,多歷害!還要父母喂被別人看到就羞羞臉啦!”為什麼不能在公眾場噓噓?“公眾場合是文明的場地,要愛衛生,講文明!”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說什麼孩子都會相信,所以父母更應該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對孩子寓教於樂的同時,也應該讓孩子適當性的獨立思考,豐富他的人生經歷。
提前孩子約法三章,言出必行,信守承諾出門遊玩前除了告訴孩子必要的安全意識外,還應當告訴他們,不可任性,胡作非為。我們對孩子的承諾就一定要實現,對孩子的禁止就一定要堅持,告訴他無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耍賴哭鬧只會導致下次不會再經常出來。當然家長也要權衡利弊,在經濟允許的範圍內,合理的要求還是要支援的,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另一方面也應該讓他明白為什麼可以滿足你這個要求而不能滿足你那個要求。道理與情感兼顧,使孩子更容易的理解父母,從而開心服氣的接受父母對自己不合理要求的拒絕。
看到這個問題,又想起了我月初的新疆之旅。
這一趟走了8天,新疆太大,各個景點間的距離隨便就是幾百公里。說是去玩,人卻覺得比工作辛苦多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兒表現真的很棒,最早四點半起床,一路顛簸,晚上11點到酒店。突然覺得我們像是花錢買罪受...
扯遠了。實際上,出門遊玩時,我女兒的要求,我會滿足,但這個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哦。
比如:有時候走累了,女兒要抱,我說好啊,爸爸抱你。抱上小傢伙,走一段路,然後告訴她,爸爸累了,要抱不動了,我們走到前面這棵樹就下來,好不好。
挺簡單的對吧,這裡面有這樣的因素:1、滿足需求,孩子並非嬌情,她也累了;2、爸爸抱了,讓孩子得到喘息的機會;3、爸爸累了,需要休息一下,讓她知道爸爸的感受。並非不肯抱她。
有的朋友一定會說,出門前約法三章,但只要有帶孩子出門經歷的朋友,一定知道,約法三章是一定會被破掉的,這時候你要不要堅持這個約法三章?還是說靈活變通?
要我說,這個約法三章,往往帶有我們的不平等條約在裡面,比如,我們要求孩子,要靠自己走路哦,不能要求爸爸抱。約定時孩子是興奮的,她一定會痛快的答應下來。然後,真的走累了,她也一定會痛快的要求抱她,因為她真的累了。那你想怎麼做呢?
與其在路上因為抱不抱的問題,大人小孩生氣批評影響心情,還不如滿足孩子需求同時加以引導。
而約法三章呢,也不是沒有作用的,至少,可以減少孩子這樣的行為。
所以,寫在最後,我們做個小總結:
1、出門遊玩,孩子的要求是可以滿足的,但我們要有方法,那就是三段式:答應+滿足+引導,這個過程會讓孩子滿足,同時我們有機會引導,並且融入教育;
2、約法三章,可以用,但別太強硬,我們可以判斷是否真的走不動了,還是可以走一走;
3、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千萬不要上來就批評孩子懶,或者是“我們不是約好了嗎?”那樣是火上澆油,效果只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