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子衿書法

    書法的筆法有十二種。折,頓,挫,蹲,駐,提,轉,搶,尖,搭,側,衄。(子衿書洛神賦區域性)

    折:筆鋒欲左先右,往右回左。用於筆畫的起筆處。

    頓:力注毫端如透紙背,筆重按下。

    挫:頓筆以後筆略提,使筆轉動,筆鋒離開頓筆處,調至行筆方向。在轉角及鉤角的地方用。分寸的把握是挫鋒的關鍵。

    蹲:如頓筆的方法,力感不及頓筆。

    駐:不可頓,不可蹲,而行筆又急不得。還滯審顧,則為駐。橫畫起筆收筆時用。平捺的彎曲處也用。力到紙面即行。

    提:頓後必提。蹲與駐後也要提。

    轉:圓轉回旋。

    搶:與折筆相近而分寸不同。掄的分寸少於折筆。折筆為實,搶筆半虛半實。搶與折的應用,視筆的枯潤靈活運用。

    尖:兩個筆畫間的承接點。

    搭:上筆帶起下筆。

    側:側勢起筆,以側取勢。點、豎尤宜用側取勢。

    衄:筆既下行,又往上。與回鋒不同。回鋒用轉,衄鋒用逆。每個筆法都不是單純的運用於某個筆畫中。一個筆畫是由數個筆法組合完成。學習之初先把各種筆法記熟 在寫的時候自然運用。不要一邊寫一邊去想這個筆畫該用什麼什麼的去死搬硬套。心裡明白就是。折搶頓蹲駐尖搭,都是可以變通運用的。不要如某些人教學生這一點就是應該這樣寫才好,那一豎必須這樣寫才對,結果跟他學習的人,最後全都和他一個樣。庸人教,愚人學,這就是不知法度變通的痴行。

  • 2 # 清涵書法

    1根據毛筆的運筆來分的話,包括很多種筆法,例如:中鋒與偏鋒,藏鋒與露鋒,頓筆,衄挫,拖筆,還有飛白等等!

    2對於楷書而言,最著名的就是“永字八法”。包括側法,勒法,努法,趯法,策法,掠法,啄法,磔法。其中每一個筆法又延伸出很多筆法。

    3例如側法延伸筆法:左點,上點,下點,挑點,相向點等等。勒法又演變出:左尖橫,右尖橫,斜橫,短橫等筆法。努法演變出:懸針豎,垂露豎,短豎等筆法。趯法演變而來的筆法更多:背拋鉤,臥鉤,戈鉤,豎彎鉤,拖夠等等,掠法演變筆法:長撇,豎撇,中撇等等。磔法演變:正捺,反捺,平捺等等筆法!

  • 3 # 汶水才子

    筆法包括唐代書法家陸希聲總結的“五字執筆法”,還有經常運用的“永字八法”“腕法”“用筆法”及筆勢等等。

    執筆法,如㩎、押、鉤、格、抵,要求指實、掌虛、管欲直、腳放平等等。執筆還有高低之分,一般情況,寫小字,執筆要低一點,筆管無名指抵筆處離筆頭一寸左右,寫中楷或大字,執筆要高一些,約二寸左右,寫大楷和草書筆管要再高,約三寸左右。虞世南說過一句話,筆長不過六寸,提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起筆,要求做到欲右先左,欲左先右。凡起筆有個逆勢。在逆入時注意橫劃直落筆,豎劃橫落筆。落筆就是迅疾的頓筆動作,可以充分鋪毫,為筆畫方起創造條件。起筆有藏鋒、露鋒兩種,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

    中鋒運筆,傳統的基本筆法。指筆毫鋪開後,筆鋒沿筆畫中線移動的方法,叫中鋒行筆。

    收筆,字的每一個點畫全靠收筆以最後完成,要使一筆形神兼備,一是將筆執行到終端,穩、準、利,不可倉促或遲疑不決,二是起筆時回鋒映帶。

    疾與澀,疾即疾勢,一般用於啄、磔、趯等筆。仍起伏行筆,急遽有力。澀,即澀勢,是使筆毫行墨要留得住,又非停滯不前,需緊而快向前推進。

    換筆心,筆心即主毫、主鋒,在運筆中,改變主鋒方向。

    接筆,即筆畫相接之處。字的結構中,左與右相接,上與下相接,必有固定位置。

    搭鋒,字的第一筆點畫起筆的筆鋒,承上一字最後一筆的筆鋒寫法。

    絲牽,即筆勢往來牽帶之纖細痕跡,見於先後點畫之間者。也叫遊絲。

    濃與淡,用毫表現出來的深淺和墨色的濃淡。

    搶筆,即運筆至筆畫盡處,提筆離紙時的回力動作。筆鋒不落紙,凌空作折勢。

    頓筆,即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其按力程度大於蹲與駐,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

    挫筆,頓筆後略起,略微轉動筆鋒,稍離頓筆之處叫挫筆。

    提筆,在垂直方向上向上用筆的動作。

    按筆,與“提”相反。

    轉筆,寫字筆畫轉角曲折之處,也叫圍轉。

    絞鋒,行筆時要運指,類似轉鋒。

    翻筆,指運筆過程中翻轉筆勢,急劇而行的用筆動作,方筆多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科技早已進入微觀,為何大腦還是研究不明白,現在什麼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