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準的70後
-
2 # 若耶溪水劍
解放前的1945年,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到延安考察,在和毛主席的一次談話中曾提到歷史週期律的問題。他說,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個週期率。就連《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也懂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這也的確是中國封建王朝時代不可改變的規律。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是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的。
首先它和封建社會的性質——君主專制制度有關。中國自從夏朝建立開始,即進入了“家天下”的時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封建統治者的潛意識裡,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天子的。到秦始皇建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時,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得到進一步加強,“世襲制”的封建傳承製度使統治階層的利益進一步固化。這種制度本身就有先天的缺陷,它不可能保證每一個承襲天子之位的君主都是賢明的,或者說是政治精英。每一個王朝的開始階段,鑑於前朝覆滅的教訓和開國君主自身出眾的能力,都會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而後代的君主往往“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既缺乏政治的歷練,又貪圖安逸享受,逐漸腐化墮落,使國家的各種矛盾越來越尖銳,最後導致王朝滅亡。許多的末代君主都幾乎將人性之惡表現的淋漓盡致,也充分說明了君主專制制度的缺陷。君主的墮落很快就會引起整個國家官僚集團的腐化墮落,如晉朝時期,皇帝甚至參與大官僚石崇和王愷鬥富。晉惠帝在得知百姓餓殍遍野時,竟然昏庸的問下臣:“何不食肉糜?”。他們只知一味的驕奢淫逸,置國家危亡和百姓生死於不顧,王朝如何能夠長久?由於封建君主的權力過大,一旦出現君主昏庸的情況,統治力就會大為減弱,統治階級內部也會出現覬覦權力的情況,如外戚和宦官專權,嚴重的甚至出現藩鎮割據,最終也會使王朝傾覆。
其次,這種週期律的表現和封建時代落後的生產力有關。幾千年來,中國都是一個農業大國,以自然小農經濟為主,土地是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在每一個封建王朝初期,統治者為了國家的穩定,往往使大部分農民都能夠得到土地,以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但隨著國家承平日久,皇帝和官僚地主階級越來越腐化墮落,大量的土地也被圈到官僚地主手裡,階級矛盾越來越大,有時再加上天災流行、官僚地主的橫徵暴斂,農民便無法生存下去,就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如明末時期就是如此。周邊的遊牧民族為了掠奪更多的財富或佔有更多的疆土,也給中原的封建王朝帶來很大威脅,也是出現王朝週期律的一種因素。
-
3 # 沂藍書院趙月光
首先要定義清楚什麼是封建王朝。所謂封建,就是封邦建國,要有諸侯,還得是貴族化的諸侯。中國歷史上唯一嚴格的封建王朝是西周。
自從秦始皇之後,中國歷史上就沒有真正的封建王朝了。
中國自秦始皇之後,是一個皇權官僚郡縣社會,2000多年來都沒有變化。所以譚嗣同說:皆秦政也。
所謂的週期律只不過是皇權的週期律。因為皇權社會的樞紐是皇帝,而皇帝是透過直系血統來繼承的,明君的兒子不一定是明君,每個朝代都會出現昏君,這是人口生殖因素決定的。
中國的皇權是沒有一個決定因素(議會之類的)來制約的,說白了,皇帝想咋幹誰也沒權力攔住。
而官僚社會,會有一個逐漸僵化腐敗的過程,這是官僚科層的性質所決定的。官僚制度,是一個條塊化的規章所規定的,官僚們只是一堆螺絲,只負責自己螺母的這一部分工作。而所有的規章制度都是與現實有部分脫節的。封建貴族不同,他們有強大的自由裁量權。古代官僚只接受官僚系統自己的內部約束。所以古代官僚的僵化腐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一個昏君與一個腐敗僵化的官僚集團相疊加,就會導致天下大亂,王朝更替。如唐僖宗,宋徽宗,崇禎。
一個昏君與一個清明的官僚集團疊加時,不一定天下大亂。如明英宗。
一個明君與一個腐敗僵化的官僚集團相疊加,也不一定天下大亂。如唐宣宗。
本人認為,對歷史階段的劃分,不必糾結於一個固有模式,或者糾結於歐洲中心主義。而是要切實地分析本國的歷史,抓住主要的穩定因素,暫且不考慮區域性或暫時措施。一國曆史早期階段的劃分標準,不過是兩點:
一,政治制度(主要是官制)。包括三個主要方面
1,皇帝天子的權力。最高統治者的權力界限
2,中央官制。天子與官員的主要關係。
3,地方官制。中央與地方的主要關係,中國是大國,這一點很重要。
二,土地制度。古代社會以土地的佔有和使用權為最重。中國古代土地的名義所有權是天子所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從唯識史觀看,地制主要屬於社會色法,官制主要屬於社會名法,兩者是相互依持的關係,並沒有誰決定誰的關係。所以我們必須綜合考慮地制、官制,才能判斷一個社會形態。
夏朝以前是一個階段,這裡姑且不談。
夏商是一個向宗法社會過渡階段。
春秋戰國是一個過渡,禮崩樂壞,宗法、封建、井田全部被逐漸破壞。
2,秦漢是一個皇帝察舉郡縣名田社會(秦朝是一個軍功國家,戰爭過渡期無法向和平過渡),皇帝集權,宰相與官吏分權,官員的主要採用察舉徵辟和任子制,選拔機制還比較初級,封建制被逐步廢除(西漢七國之亂),郡縣逐漸佔據主導,土地採用名田制。
東漢末年和三國是一個過渡,皇權衰落。
3,兩晉南北朝隋唐前期是一個皇帝門閥郡縣均田社會,皇帝與門閥共治天下,九品官人法。隋唐開始了科舉制,但還不佔主流。
晚唐五代,門閥衰落。
4,宋元明清是一個皇帝科舉郡縣私田社會,皇帝逐漸加強中央集權,官員以科舉為主流,土地已經私有化為主。
回覆列表
我認為,封建王朝的週期律,是由於中國曆朝歷代封建政府缺乏人民監督 。大凡建國初始,統治階級沒有一個不用心,沒有一個不賣力。等到時局好轉,經濟發展了,享樂主義開始抬頭,腐敗之風開始蔓延,封建統治者又沒有辦法根治腐敗。於是,人民無法生存,揭竿起義,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新的政權。如此迴圈,直到新中國的成立,人民當家做主,監督政府,才避免了封建王朝的週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