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成語是“草木皆兵”,說起這個成語,還有個小波折。
那時,電視臺正放電視劇《霍元甲》,觀者眾多,大家一起看電視劇,一起跟著群情激昂地演唱主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裡是全國皆兵”,我對“全國皆兵”這個詞的意思尚不理解,但是心裡把它當作一個很高深莫測的成語。
後來我在看書時,看到“草木皆兵”這個詞時,一度認為是錯用了,應當是全國皆兵。一次老師講到這個詞時我, 大膽地舉手質疑,說,這個詞應該是“全國皆兵”。
老師是個溫和的中年人,他示意我坐下,然後講了關於“草木皆兵”這個成語的來歷。
感謝我的這位語文老師,儘管他教我時間很短,但是他讓我對這個成語印象深刻。
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軍90萬,要南下攻伐東晉。東晉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90萬對8萬,這軍隊的懸殊還是很大的。
秦軍前鋒是苻融,他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後,苻豎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認為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即可大獲全勝。於是就派一個叫朱序的人去謝石處勸降。
他派的這個朱序,原是就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後,立即報告對方秦軍的佈防情況,並且建議晉軍在前秦後面大軍未到達之前,就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果斷聽從建議,出兵偷襲秦營,果然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往壽陽趕來,立即大驚失色,他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時值隆冬,天色陰晦,他們遠遠眺望淝水上空,是灰濛濛一片。仔細一看,桅杆林立,戰船密佈,晉兵持刀執戟,陣容很整齊,不由暗歎晉兵訓練有素。
苻堅又向北望,那裡有八公山,那裡地勢險要,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晉兵便駐紮在八公山下。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數不清計程車兵在動作。
苻堅嚇得面如土色,驚恐地問苻融:晉兵是這樣一支勁敵,怎麼能說它不堪一擊呢?
後來苻堅依謝玄所言,下令讓自己的軍隊稍往後退,好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後退時以為兵敗,自相踐踏後潰不成軍,大敗而歸。
淝水一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也是成語“草木皆兵”的來歷。
上小學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成語是“草木皆兵”,說起這個成語,還有個小波折。
那時,電視臺正放電視劇《霍元甲》,觀者眾多,大家一起看電視劇,一起跟著群情激昂地演唱主題曲,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裡是全國皆兵”,我對“全國皆兵”這個詞的意思尚不理解,但是心裡把它當作一個很高深莫測的成語。
後來我在看書時,看到“草木皆兵”這個詞時,一度認為是錯用了,應當是全國皆兵。一次老師講到這個詞時我, 大膽地舉手質疑,說,這個詞應該是“全國皆兵”。
老師是個溫和的中年人,他示意我坐下,然後講了關於“草木皆兵”這個成語的來歷。
感謝我的這位語文老師,儘管他教我時間很短,但是他讓我對這個成語印象深刻。
草木皆兵,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公元383年,基本上統一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堅,率軍90萬,要南下攻伐東晉。東晉任命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8萬精兵迎戰。90萬對8萬,這軍隊的懸殊還是很大的。
秦軍前鋒是苻融,他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後,苻豎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他聽信苻融的判斷,認為晉兵不堪一擊,認為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即可大獲全勝。於是就派一個叫朱序的人去謝石處勸降。
他派的這個朱序,原是就是東晉官員,他見到謝石後,立即報告對方秦軍的佈防情況,並且建議晉軍在前秦後面大軍未到達之前,就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果斷聽從建議,出兵偷襲秦營,果然大勝。晉兵乘勝向壽陽進軍。
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往壽陽趕來,立即大驚失色,他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時值隆冬,天色陰晦,他們遠遠眺望淝水上空,是灰濛濛一片。仔細一看,桅杆林立,戰船密佈,晉兵持刀執戟,陣容很整齊,不由暗歎晉兵訓練有素。
苻堅又向北望,那裡有八公山,那裡地勢險要,有八座連綿起伏的峰巒,晉兵便駐紮在八公山下。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數不清計程車兵在動作。
苻堅嚇得面如土色,驚恐地問苻融:晉兵是這樣一支勁敵,怎麼能說它不堪一擊呢?
後來苻堅依謝玄所言,下令讓自己的軍隊稍往後退,好讓晉兵渡過淝水決戰。結果,秦兵在後退時以為兵敗,自相踐踏後潰不成軍,大敗而歸。
淝水一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也是成語“草木皆兵”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