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桃源山記
(清)李澄中
①餘讀淵明《桃花源記》,謂其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外人,未嘗謂其為先也。
②庚午秋,餘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宮。東有桃源山,從小徑入,初甚狹,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駁不可讀。東上有方石,為遇仙橋,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廢。乃用兩童子扶掖,策杖緣磴道,側足石齒間。數折得平臺,延袤可丈許,有石几,列石墩三。東壁懸泉下注,洑流蒼沙中,求所謂“雞犬”、“桑麻”者,蓋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隱處也。前數年尚為深潭,今沙礫日積,已深二丈餘矣。”
③夫婦人小子無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淵明之記而傳也。今觀遇仙橋,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豈淵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嶺,欲問漁人舍舟之所而亦無焉,其非淵明所記無疑,豈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古今變遷而然邪?抑淵明好奇,偶有所聞,率而漫筆,而不核其實邪?又或痛義熙之亂,欲得所為不知魏晉者而逃焉,有所託而寄慨邪?然則士君子欲以文辭垂後世,固宜確有所據焉。勿徒快意一時,使傳聞異詞,滋後人之惑也。
(《小方壺齋與地叢鈔》)
【註釋】
1、外人:外面的人。指人世以外的人。
2、奉使:奉命出使。
3、回道:迴歸途中取道。道,動詞,取道。
4、久之:過了很久。之,音節助詞,用在時間詞後面補足音節,無實義。
5、率:一律、一概;大都。
6、斑駁:色彩錯雜貌。
7、讀:讀取。這裡指辨認。
8、東上:從東邊向上走(爬)。
9、甘洌:也作“甘冽”。甘美清澄。
10、廢:荒廢;放棄不用的。如宋·姜夔《揚州慢》:“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11、扶掖:攙扶。
12、策杖:拄杖。也稱杖策。
13、緣:動詞,攀緣。現在也寫作“攀援”。
14、磴道:登山的石徑。
15、側足:置足;插足。
16、石齒: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這裡指石頭。
17、數:讀作碩,副詞,屢次;多次。
18、平臺: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19、延袤:綿亙;綿延伸展。引申為長度和廣度,又指面積。
20、可丈許:約一丈左右。可,副詞,大約。許:副詞,左右。
21、幾:桌案。
22、懸泉:原形容漏壺滴出來的水。這裡指瀑布。
23、下注:向下流瀉。
24、洑(fú)流:原指回漩的水流。這裡是動詞。
25、蒼沙:青沙。
26、求:尋找;探尋。
27、蓋:連詞,因為;由於。
28、杳(yǎo):幽深;渺茫。
29、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即當地人。
30、故:原先;原來。
31、隱處:猶隱居。
32、夫:讀作福,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33、恍惚:彷彿;近似。
34、鬼物:鬼;鬼怪。喻指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
35、旨:意義,目的:意旨。
36、高岸:高崖,高峻的山崖。
37、抑:或者;還是。
38、率而:輕率;隨意。而,形容詞詞尾。
39、漫筆:猶隨筆。
40、核:查證;核實。
41、所為不知魏晉者:意為“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所為,即“所謂”。不知魏晉,即《桃花源記》中所說的“不知有漢,何論魏晉”。者,……的地方。
42、逃焉:逃往那裡。焉,兼詞,相當於“於之”。
43、有所:有什麼。
44、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45、文辭:亦作“文詞”。文章。
46、垂:流傳。
47、異詞:不同的言論和意見。
48、滋:滋生;產生。
49、惑:疑惑;迷惑;困惑。
【譯文】
我讀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時候,文中講到“桃花源”裡面“田間小路縱橫交錯,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的景象就如同人世以外的世界,(我卻)不曾認為(陶淵明師說)他們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雲南南部地區,歸途中取道桃川宮。(它的)東邊有座桃源山,(我們)從小路進入山中,起初(道路)非常狹窄,(走了)很久之後來到八卦亭。亭子前面有很多古碑,(碑文)都(已經)色彩斑駁,殘破不堪,無法辨認了。從東面向上走,(路邊)有一塊方形大石,是遇仙橋,山泉從橋下流過,泉水特別甘甜清澈,泉水南岸長著很多竹子,岸邊有個亭子,現在荒廢不用了。於是讓兩個小童僕攙扶著我,拄著手杖沿著石徑攀緣,我在列如牙齒的石路上艱難前行。經過多次折轉來到一個平臺,長寬約一丈左右,(平臺上)有石桌,還擺著三個石墩。東面山壁(一條)瀑布向下流去,然後迴旋在青沙石中,尋找《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以及“種植桑麻”的地方,大概因為太過幽深渺茫而找不到了。當地人說:“南面山腳下原來個洞口,洞裡面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秦人隱居生活的地方。前幾年還是一個深潭,先自愛沙礫一天一天積累,已經深兩丈多了。”
這裡的婦孺沒有不知道桃花源的,是因為讀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才流傳開的。現在我看這裡的遇仙橋、石床和石桌,就好像是鬼怪一樣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這些難道真是陶淵明所說的地方嗎?而且溪水兩邊都是崇山峻嶺,想問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漁民棄舟登岸”的地方也沒人知道,這裡不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記述的地方是毫無疑問的,難道(是因為)高崖變成山谷,山谷變成山陵,古今變遷而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嗎?還是(因為)陶淵明好奇,偶爾聽說了這樣一個地方,於是隨意走筆,並未查證核實它的是實際情況呢?又或者(是因為)痛惜“義熙之亂”(義熙之年間社會的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想找到一個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而逃往那裡,同時在這篇文章中有什麼寄託的感慨呢?既然這樣,那麼士人和君子們想憑藉文章流傳後世,本來就應當確實有所依據啊。(千萬)不能只逞(自己)一時之快,而讓傳聞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使後人產生困惑啊。
遊桃源山記
(清)李澄中
①餘讀淵明《桃花源記》,謂其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外人,未嘗謂其為先也。
②庚午秋,餘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宮。東有桃源山,從小徑入,初甚狹,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駁不可讀。東上有方石,為遇仙橋,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廢。乃用兩童子扶掖,策杖緣磴道,側足石齒間。數折得平臺,延袤可丈許,有石几,列石墩三。東壁懸泉下注,洑流蒼沙中,求所謂“雞犬”、“桑麻”者,蓋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隱處也。前數年尚為深潭,今沙礫日積,已深二丈餘矣。”
③夫婦人小子無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淵明之記而傳也。今觀遇仙橋,石床石几,恍惚若鬼物,是豈淵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嶺,欲問漁人舍舟之所而亦無焉,其非淵明所記無疑,豈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古今變遷而然邪?抑淵明好奇,偶有所聞,率而漫筆,而不核其實邪?又或痛義熙之亂,欲得所為不知魏晉者而逃焉,有所託而寄慨邪?然則士君子欲以文辭垂後世,固宜確有所據焉。勿徒快意一時,使傳聞異詞,滋後人之惑也。
(《小方壺齋與地叢鈔》)
【註釋】
1、外人:外面的人。指人世以外的人。
2、奉使:奉命出使。
3、回道:迴歸途中取道。道,動詞,取道。
4、久之:過了很久。之,音節助詞,用在時間詞後面補足音節,無實義。
5、率:一律、一概;大都。
6、斑駁:色彩錯雜貌。
7、讀:讀取。這裡指辨認。
8、東上:從東邊向上走(爬)。
9、甘洌:也作“甘冽”。甘美清澄。
10、廢:荒廢;放棄不用的。如宋·姜夔《揚州慢》:“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11、扶掖:攙扶。
12、策杖:拄杖。也稱杖策。
13、緣:動詞,攀緣。現在也寫作“攀援”。
14、磴道:登山的石徑。
15、側足:置足;插足。
16、石齒: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這裡指石頭。
17、數:讀作碩,副詞,屢次;多次。
18、平臺: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19、延袤:綿亙;綿延伸展。引申為長度和廣度,又指面積。
20、可丈許:約一丈左右。可,副詞,大約。許:副詞,左右。
21、幾:桌案。
22、懸泉:原形容漏壺滴出來的水。這裡指瀑布。
23、下注:向下流瀉。
24、洑(fú)流:原指回漩的水流。這裡是動詞。
25、蒼沙:青沙。
26、求:尋找;探尋。
27、蓋:連詞,因為;由於。
28、杳(yǎo):幽深;渺茫。
29、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即當地人。
30、故:原先;原來。
31、隱處:猶隱居。
32、夫:讀作福,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33、恍惚:彷彿;近似。
34、鬼物:鬼;鬼怪。喻指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
35、旨:意義,目的:意旨。
36、高岸:高崖,高峻的山崖。
37、抑:或者;還是。
38、率而:輕率;隨意。而,形容詞詞尾。
39、漫筆:猶隨筆。
40、核:查證;核實。
41、所為不知魏晉者:意為“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所為,即“所謂”。不知魏晉,即《桃花源記》中所說的“不知有漢,何論魏晉”。者,……的地方。
42、逃焉:逃往那裡。焉,兼詞,相當於“於之”。
43、有所:有什麼。
44、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45、文辭:亦作“文詞”。文章。
46、垂:流傳。
47、異詞:不同的言論和意見。
48、滋:滋生;產生。
49、惑:疑惑;迷惑;困惑。
【譯文】
我讀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時候,文中講到“桃花源”裡面“田間小路縱橫交錯,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的景象就如同人世以外的世界,(我卻)不曾認為(陶淵明師說)他們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雲南南部地區,歸途中取道桃川宮。(它的)東邊有座桃源山,(我們)從小路進入山中,起初(道路)非常狹窄,(走了)很久之後來到八卦亭。亭子前面有很多古碑,(碑文)都(已經)色彩斑駁,殘破不堪,無法辨認了。從東面向上走,(路邊)有一塊方形大石,是遇仙橋,山泉從橋下流過,泉水特別甘甜清澈,泉水南岸長著很多竹子,岸邊有個亭子,現在荒廢不用了。於是讓兩個小童僕攙扶著我,拄著手杖沿著石徑攀緣,我在列如牙齒的石路上艱難前行。經過多次折轉來到一個平臺,長寬約一丈左右,(平臺上)有石桌,還擺著三個石墩。東面山壁(一條)瀑布向下流去,然後迴旋在青沙石中,尋找《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以及“種植桑麻”的地方,大概因為太過幽深渺茫而找不到了。當地人說:“南面山腳下原來個洞口,洞裡面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秦人隱居生活的地方。前幾年還是一個深潭,先自愛沙礫一天一天積累,已經深兩丈多了。”
這裡的婦孺沒有不知道桃花源的,是因為讀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才流傳開的。現在我看這裡的遇仙橋、石床和石桌,就好像是鬼怪一樣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這些難道真是陶淵明所說的地方嗎?而且溪水兩邊都是崇山峻嶺,想問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漁民棄舟登岸”的地方也沒人知道,這裡不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記述的地方是毫無疑問的,難道(是因為)高崖變成山谷,山谷變成山陵,古今變遷而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嗎?還是(因為)陶淵明好奇,偶爾聽說了這樣一個地方,於是隨意走筆,並未查證核實它的是實際情況呢?又或者(是因為)痛惜“義熙之亂”(義熙之年間社會的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想找到一個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而逃往那裡,同時在這篇文章中有什麼寄託的感慨呢?既然這樣,那麼士人和君子們想憑藉文章流傳後世,本來就應當確實有所依據啊。(千萬)不能只逞(自己)一時之快,而讓傳聞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使後人產生困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