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野生科學家
-
2 # 寒蕭99
太陽系內行星的分佈,應該是一種較為普遍的情況,大部分的類似太陽質量的恆星,如果其周圍擁有行星的話,大部分應該是類似的分佈狀態。原因很簡單,因為太陽系行星的分佈符合太陽系行成理論,所以只要具有相同的形成過程,其結構也應該是相似的。
太陽系形成於星雲之中,這也是大部分天體的起源。在形成過程中,中心物質先是形成了原始太陽,當原始太陽產生聚變反應後,所產生的輻射強度要遠遠大於今天。這樣,就會在原始太陽周邊形成強烈的輻射風暴。
在風暴的影像下,靠近太陽的原始行星受到最強烈的衝擊,輕元素會被吹到更遠的地方,只剩下重元素組成的固態物質保留在原處。因此,最終形成的行星是以固態表面為主的。
而稍遠的位置,風暴不是那麼強烈了,因此行星可以保留更多的輕元素,也就可以形成更大一些的行星,這就是類木行星。
而更遠的位置,一是這裡的物質本來就已經很少了,二是射線風暴已經相對很弱了,三是這裡的溫度已經接近太空的低溫了。因此,只形成了少數的矮行星天體和無數的碎塊。
至於說熱木星,是存在的,但不代表是主流,為何太陽系就不存在熱木星的情況呢?實際上,存在熱木星的系統更像是雙星系統,而不是太陽這樣的單星。我們發現很多的恆星都是雙星甚至更多的恆星組成的小系統,這也是與當初在星雲中形成的過程有關的。如果伴星獲取的質量較少,那麼就會形成矮恆星或者熱木星,而不是像太陽系這樣的系統了。
太陽是一顆單星,而且佔有了太陽系的絕大部分質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行星的分佈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
3 # 宇宙v空間
首先感謝邀請。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如果沒有那場大爆炸,今天世界將不復存在,你我也不會出現。我們的太陽系擁有著八大行星,它們分別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發現四顆類地行星緊挨著太陽,而氣態行星則原理太陽,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追溯到太陽系的早期起源。我們的太陽系誕生於一片星雲之中。簡單的說,我們的太陽是第二代恆星。在它之前已經有一顆恆星發生了死亡,而太陽就誕生於這顆死亡恆星的遺蹟中。如果你觀察我們的太陽系,你會發現我們的太陽系存在一個黃道,八大天體坐落於黃道上,它們的距離是如此的完美,它們的位置彷彿是被人故意放在那裡一樣!
實際上,透過對太陽系外側的物質進行分析,科學家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太陽在誕生之初釋放出了一股巨大的太陽風暴。這股太陽風暴將大量的物質吹散到了太陽系之外。而只有小部分的物質遺留在了太陽系之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太陽系內部的行星,它們的質量都普遍的非常小。
而在太陽系的外側,大量的物質形成了大質量的氣態行星。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屬於氣態行星,而在木星的附近存在一個小行星帶。在天王星之外存在著一個柯伊伯天體帶,都證明太陽是否能力鼓風曝將大量的物質吹散到了太陽系之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類地行星聚集在一起,而氣態行星又聚集在一起,如果早期的太陽系物質分佈均勻的情況下,地球或許就不會出現,木星也絕對不會變成現在最大的行星!所以說太陽在誕生的時候釋放的這股風暴造就了我們的地球和人類。
-
4 # j菸嘴
這個分佈其實整個銀河系不是太多!越靠近主恆星最多的是熱木星!固態氣態或者等離子態星球內部結構我認為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只是大氣層壓力與熱量相對於物質臨界點的不同而已!如果能將地球內部所有的固態物質全部轉變成等離子態的狀態存在!地球一樣可以成為另一顆木星或者土星(假如月球被徹底撕裂)!我認為未來很多年後金星非常有可能成為內太陽系一顆氣態行星!當大氣層被放大磁場就會增強隨之而來的所謂的引力場就會變得強大,雖然說我們還不知道磁場與引力場之間那一層微妙的關係,但它會吸收更多真空中的氫慢慢的未來某一天金星會變成第二個木星!加上引力場與暗能量之間的交換反應,它會成為一顆靠近太陽的熱木星!
-
5 # 加點藍吧
在太陽的行星盤上,同樣經過星雲坍縮,形成最初的行星子。並不斷吸收碰撞的星子,才最終形成八大行星。
如果最初的固體變為氣體(這是什麼樣的力量可以做到?),那麼氣體又如何變為固體(這又是什麼離奇的力量)?氣體從何而來?須知在行星全部形成後,行星盤會被清除乾淨,取而代之的是各行星的軌道。
2019--12--27
-
6 # 文理申
因為這個判斷符合太陽系行星狀態實際情況。離太陽最近的四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表面都是固態。它們的軌道外側是太陽系兩個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
再外側是兩個固態行星,海王星和天王星。
上述狀況反映了太陽系輻射熱量和物質存在狀態的因果關係。
太陽—等離子態,類地行星—固態,木星和土星—氣態,海王星和天王星—氣體固態。
-
7 # 大偉140797056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太陽系內的行星分佈有規律,它們的個頭還與它們的衛星多寡有些關係:
現時太陽系內行星呈固態分佈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地球是固態行星的質量最大的一個,也是是體積尺度上最大的一個,地球有一個衛星,就是月球,月球直徑約3500公里。
木星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18倍,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衛星有79顆,其中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為天文學家伽利略發現,統稱為伽利略衛星,木衛一和木衛二與月球直徑差不多,木衛三和木衛四比月球大30%以上。
土星的質量是地球的95倍,體積是地球的745倍,土星有衛星60多個,最大的土衛六直徑5000多公里,比月球大,但其他衛星比較小。
天王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5倍,體積是地球的63倍,天王星衛星有27個,但有的衛星很小。
海王星質量是地球的17倍,體積是地球的57倍,海王星有八個衛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氣體行星,由於木星比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總和還大,上述四星又可以稱之為類木行星。
回覆列表
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當然,確實有一些星系存在巨大的“熱木星”極端接近主恆星的情況,但它並不是在那裡形成的,而是經過“軌道遷移”到達那裡的。而且它註定無法長期處在靠近主恆星的位置,這種“熱木星”最後要麼螺旋著墜入恆星,要麼被“吹”得只剩岩石核心,變成類地行星。圖:比水星離恆星更近的熱木星
物質集中的星系最內層空間太陽系脫胎於一團巨大的旋轉塵埃雲,雲團中心處物質最為密集。這些物質在引力作用下不斷收縮聚集,最終突破臨界點引發了聚變反應,原始太陽便形成了。由於聚變反應需要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才能進行,所以太陽在開始“燃燒”前便“搜刮”了太陽系內層空間絕大多數的物質。這使它的質量達到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5%,也使得恆星附近的空間變成了物質極度貧乏的區域。圖:初生恆星附近的“空洞”
除此之外,恆星剛剛形成時,恆星風往往是超強的。速度高達每秒1000公里的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會將恆星附近的氣體和塵埃驅散,使其向星系外圍運動。本來物質就少,太陽風又忒猛,所以星系最內層空間只能形成水星、金星、地球這類固態行星了。
遠離太陽的氣態行星區域木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的5.2倍,這麼老遠了,所以太陽形成時的“物質大搜刮”並沒對這裡造成太大的影響,這裡原料非常充足。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做行星常常有意外收穫,正所謂人無外財不富,星不吞星不肥。
太陽系形成初期,星系內部空間可不像今天這樣井井有條。那時候有一百多顆原始行星擠在一起繞著太陽旋轉。複雜的引力較量中,時不時地就有行星被拽出軌道,從內層空間“甩”出來(當然也有被甩進太陽裡的)。這些月球大小的原始行星大多數會被更大的行星捕獲,碰撞合併或者成為大行星的衛星。地球收了一顆,結果增肥不少還有了月球這個伴兒;木、土、天、海四星顯然收得更多。圖:原行星碰撞融合
以木星為例,在太陽系剛剛形成時,木星其實也是一顆類地岩石行星,數次碰撞融合使它的質量倍增,最後達到了現在地球的15倍。質量大則引力強,這顆岩石巨星的引力至少三倍於地球,它像一臺巨型吸塵器,瘋狂掃蕩著自己軌道附近的一切物質,把它們變成自己的一部分,然後引力也隨之進一步增強。終於,它的引力大到足以將氫控制在其表面,久而久之,氣態巨行星就形成了。其他三顆氣態巨行星的形成過程也都與此類似。圖:木星到現在依然在壯大自己
失敗行星的歸宿——太陽系外圍空間上文說到,在早期太陽系內,眾多原行星的引力角逐使很多“小個子”行星被甩向外圍(其實天王星和海王星也不是在現在的位置形成的,它們形成的位置靠近現在的木星,形成後被引力“推”到了現在的位置)。有些原行星沒有被更大的行星捕獲,它們順利“外遷”到了太陽系“郊區”,在此安家了。如今,我們稱它們為柯伊伯帶天體。這裡距離太陽50到500天文單位,冰冷而荒蕪。圖:廣闊荒蕪的太陽系外圍空間
這裡沒有足夠的物質形成巨大的氣態巨行星,實際上柯伊伯帶的總質量都不足地球的一半。而且這裡天體間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引力或其他擾動很難讓它們之間發生相互作用,更別提碰撞融合了。冥王星是它們中最幸運的,它至少有卡戎相伴呢。其他那些,恐怕未來要永遠打光棍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