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18018160522
-
2 # 使用者2008204498042
食淡衣粗: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樸素.粗茶淡飯:粗:粗糙、簡單;淡飯:古時鹽比較匱乏,窮苦人家買不起,因此只能無鹽下菜,稱為淡飯.形容飲食簡單,生活簡樸.一簞一瓢: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清湯寡水:形容菜餚水太多,粗糙沒有味道.持齋把素: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簞瓢陋室: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古代裝水的小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形容生活簡樸,安貧樂道.攻苦食淡:攻:做;若:艱苦;淡:清淡.做艱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勵.糲食粗餐:糲:粗米;餐:飯食.指食物粗糙.
題主好!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出自他的《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風細雨斜斜,天氣微寒;淡煙籠疏柳,晴灘暖暖。當眼前清澈的洛澗流入渾濁的淮水之後,頓時就渾渾沌沌一片蒼茫了。沏上一盞乳白色的好茶,伴上一碟新鮮的山野菜,人生在世,最有味道的果然還是那一份清淡的歡愉。
有人說東坡這首詞中描寫的“清歡”是一種疏淡而簡樸的生活,還帶著幾分超然物外的淡然。聯絡一下東坡寫作這首詞的背景:神宗駕崩,高氏垂簾聽政,蘇軾因為反對新法被啟用。離開了困頓的黃州,仕途逐漸回暖,看起來蘇軾的“清歡”更像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淡泊,這一點從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也可以看出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終究是帶著幾分悽悽。
要理解這份“清歡”,可以讀一讀林清玄先生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讀一讀他所描寫的單純的歡喜,品一品他所刻畫的生命裡最有滋味的情境,看一看那些生命的減法,悟一悟如何捨棄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無論是在“貧困的童年時代”,還是在“顛躓無依的少年時代”,亦或是“踽踽獨行的青年時代”,咱們都能帶著對清歡的真切感受,保持初心,嚮往生命之美好。
林先生還仔細地闡述過“清歡”這個詞,“清”是清淨、清淡、清澈,“歡”是歡喜、歡樂、歡愉,這多半是帶了一些佛家的禪意,又能聯想到弘一法師的《楞嚴一笑》。性和命,證和悟,煩惱與菩提,心田和世界,我們汲汲追求著的不正是“梅花雪月交光處”的境界嗎?萬事萬物都已經淡出自我,淡然一笑,雖有幾分寂寥,卻可以看空萬古哀愁,傾聽風和空杯的對話,遙望皎皎銀漢、漫天星空。人的一生就如同莊生夢蝶一樣,人生一場大夢,夢醒後,仍然有著“珽珽誰跨豐幹虎”這般跨虎而行的精進。江山已暮,天涯紅塵,飛鴻掠過,留下了什麼?一切了無痕,來路和去路,都被忘卻;歸去,就如同來過……
在滾滾紅塵中走過,尋覓著人間的小歡喜,珍惜著生活中的確幸,知足常樂,樂的是看似寡淡的小小清歡。蘇東坡笑對人生百態,發出“人間有味是清歡”的慨嘆,有著“無我之境”的意趣,而這種“無我之境”也帶著一種超越生死的宗教智慧,一種和佛法相默契的求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