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性」(Nocturnality)是一種動物行為,具有夜行性的動物喜歡晝伏夜出,通常白天休息、夜間活躍。夜行動物通常擁有非常發達的聽覺和嗅覺,部分物種還特化出專門適應低光環境的視覺系統,導致白天難以正常行動。
黑豹:黑夜給了我保護色
黑豹體重70-180千克,咬力可達1250磅,是現存第3大的貓科動物,僅次於獅、虎。主要棲息地在美洲。它身上的花紋比較像豹,但整個身體的形狀又更接近於虎。野外壽命約18年。主要活動時間是夜間,天敵:人。
蝙蝠:穿梭於罪惡與現實
蝙蝠:全世界種類繁多,分佈廣泛。群居,以花、果實或昆蟲為食,蝙蝠是僅次於齧齒類(比如老鼠)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佔全球哺乳動物種類的20%,超過1300個種類。還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最長壽命可達40年。蝙蝠是很多新發病毒的宿主,比如埃博拉、馬爾堡病毒、SARS、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但因為蝙蝠基因組裡有很多高表達的具修復功能的基因,可以在體內抑制這些病毒,所以這些病毒對蝙蝠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貓頭鷹:森林裡的夜間精靈
貓頭鷹:獨居。夜行肉食動物,捕食鼠類,昆蟲或其它小鳥。視網膜中視杆細胞(只有一種視覺色素,能辨明暗,不能辨別細節和顏色)非常豐富,卻不含視錐細胞(對強光刺激有反應,有三種視覺色素,能辨細節和顏色),適合夜間活動。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
螢火蟲:沒有經歷過黑夜,就不懂光明
全球有2000多種螢火蟲,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多數種類日落後開始活動。
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裡面化學物質反應(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和熒光素酶)釋放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螢火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蛇:靜謐中的進擊
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全身佈滿鱗片。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並不是所有的蛇都在夜間活動。有一部分蛇怕強光,喜歡白天潛伏,夜間活動。比如環蛇屬。在夜間,它們會隱藏在夜幕中和叢林裡,默默吐出舌頭,舌尖在空氣中擺動,收集氣味分子,搜尋獵物的所在。
刺蝟:被荊棘包裹的,是一個柔軟的心
刺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獨居動物,體重1-2kg,平均壽命4-7年。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
它雖然渾身長刺,但腹部的體毛非常柔軟,性格溫順。
天敵:老鷹,貓頭鷹,豺,蜜獾
夜行是為了躲避,人是新的恐龍嗎?
早期的哺乳動物大部分都是夜行性,它們曾經為了躲開日間活動的恐龍,不得不將活動限制在夜間。6000萬年前,恐龍滅絕,躲避恐龍的哺乳動物才能有更長時間在白天活動。現在很多哺乳動物仍然缺乏日間捕食者的一些重要特徵比如彩色視覺,其視覺更類似於夜行的爬行動物和鳥類,就說明了這種夜行性特徵的殘留。
去年,倫敦大學學院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學者利用電腦演算法分析了2415種至今仍存活的哺乳動物資料,重新描繪了它們祖先在數百萬年前的活動規律。
分析顯示,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的祖先日間活動增加,但這一過程其實非常漫長,中間有長達數百萬年的過渡期,也就是晝夜活動夾雜的階段。而人類的祖先,也就是靈長目動物的祖先是最早改換成日間生活方式的哺乳動物之一。
人類在地球上的遷徙征服程序,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生存空間被壓縮的歷程。現在,人類活動佔據了地球陸地表面50%至70%的空間,使全球哺乳動物活動和遷移範圍大幅縮小,幾乎所有地區所有體型的陸生哺乳動物都受到影響。這導致一些動物獲得的資源變得極其有限,再加上人類對一些動物的過度獵殺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惡化,已經造成了很多物種滅絕。
而人類活動對動物的影響,也不僅僅表現在空間上。今年新的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正在逼迫世界各地的哺乳動物在夜間變得更加活躍,表現出夜行性增強的趨勢,因為只有在晚上,它們才不太可能碰到人類。
6月1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野生哺乳動物的夜行性平均增強到先前的1.36倍,以應對更高水平的人類活動干擾。不論這些動物生活在哪個大洲,不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它們的夜行性都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例如,在辛巴維(威)的萬基國家公園,之前主要在白天進行活動的黑貂羚羊,如今大約一半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不僅狩獵、農業、住宅和道路建設會把動物驅趕到黑夜中,爬山等貌似沒有威脅的人類戶外活動,也會對野生哺乳動物的生活習性產生干擾。
雖然這些動物為了減少遇到人類的可能性,才增加在夜間的活動,但也可能給它們帶來負面影響。例如,許多食肉動物以往都是在白天捕獵,透過視覺尋找獵物,成功率更高;如果它們把捕獵活動轉移到夜間,短時間內成功率大為降低。當物種不能正常進食或交配時,它們的長期健康就會面臨不利影響。
以後會不會,我們白天再也看不到美麗的動物?
動物習性在恐龍滅絕後,又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適應,有部分動物已經重新適應了日間活動,但人類影響造成的夜行性增強可能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生活習性與環境不適應、正常覓食行為受到干擾、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增加、生存競爭激烈等。
人類正在成為新的恐龍,不僅侵蝕著動物的生存空間,還在吞噬著動物的活動時間。
恐龍已經滅絕了,那我們呢?
參考資料:
Temporal niche expansion in mammals from a nocturnal ancestor after dinosaur extinction.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
The influ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nocturnality. Science, 2018
原文發表於:
「夜行性」(Nocturnality)是一種動物行為,具有夜行性的動物喜歡晝伏夜出,通常白天休息、夜間活躍。夜行動物通常擁有非常發達的聽覺和嗅覺,部分物種還特化出專門適應低光環境的視覺系統,導致白天難以正常行動。
黑豹:黑夜給了我保護色
黑豹體重70-180千克,咬力可達1250磅,是現存第3大的貓科動物,僅次於獅、虎。主要棲息地在美洲。它身上的花紋比較像豹,但整個身體的形狀又更接近於虎。野外壽命約18年。主要活動時間是夜間,天敵:人。
蝙蝠:穿梭於罪惡與現實
蝙蝠:全世界種類繁多,分佈廣泛。群居,以花、果實或昆蟲為食,蝙蝠是僅次於齧齒類(比如老鼠)的第二大類哺乳動物,佔全球哺乳動物種類的20%,超過1300個種類。還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最長壽命可達40年。蝙蝠是很多新發病毒的宿主,比如埃博拉、馬爾堡病毒、SARS、MERS冠狀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但因為蝙蝠基因組裡有很多高表達的具修復功能的基因,可以在體內抑制這些病毒,所以這些病毒對蝙蝠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貓頭鷹:森林裡的夜間精靈
貓頭鷹:獨居。夜行肉食動物,捕食鼠類,昆蟲或其它小鳥。視網膜中視杆細胞(只有一種視覺色素,能辨明暗,不能辨別細節和顏色)非常豐富,卻不含視錐細胞(對強光刺激有反應,有三種視覺色素,能辨細節和顏色),適合夜間活動。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
螢火蟲:沒有經歷過黑夜,就不懂光明
全球有2000多種螢火蟲,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多數種類日落後開始活動。
螢火蟲有專門的發光細胞,裡面化學物質反應(螢光素Firefly luciferin和熒光素酶)釋放光子。反應中釋放的能量幾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釋放,只有極少部分以熱的形式釋放,反應效率為95%,螢火蟲也因此而不會過熱灼傷。人類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
蛇:靜謐中的進擊
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無可活動的眼瞼,無耳孔,無四肢,全身佈滿鱗片。蛇類是變溫動物,體溫低於人類,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會進入冬眠狀態。
並不是所有的蛇都在夜間活動。有一部分蛇怕強光,喜歡白天潛伏,夜間活動。比如環蛇屬。在夜間,它們會隱藏在夜幕中和叢林裡,默默吐出舌頭,舌尖在空氣中擺動,收集氣味分子,搜尋獵物的所在。
刺蝟:被荊棘包裹的,是一個柔軟的心
刺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獨居動物,體重1-2kg,平均壽命4-7年。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
它雖然渾身長刺,但腹部的體毛非常柔軟,性格溫順。
天敵:老鷹,貓頭鷹,豺,蜜獾
夜行是為了躲避,人是新的恐龍嗎?
早期的哺乳動物大部分都是夜行性,它們曾經為了躲開日間活動的恐龍,不得不將活動限制在夜間。6000萬年前,恐龍滅絕,躲避恐龍的哺乳動物才能有更長時間在白天活動。現在很多哺乳動物仍然缺乏日間捕食者的一些重要特徵比如彩色視覺,其視覺更類似於夜行的爬行動物和鳥類,就說明了這種夜行性特徵的殘留。
去年,倫敦大學學院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學者利用電腦演算法分析了2415種至今仍存活的哺乳動物資料,重新描繪了它們祖先在數百萬年前的活動規律。
分析顯示,恐龍滅絕後,哺乳動物的祖先日間活動增加,但這一過程其實非常漫長,中間有長達數百萬年的過渡期,也就是晝夜活動夾雜的階段。而人類的祖先,也就是靈長目動物的祖先是最早改換成日間生活方式的哺乳動物之一。
人類在地球上的遷徙征服程序,同時也是野生動物生存空間被壓縮的歷程。現在,人類活動佔據了地球陸地表面50%至70%的空間,使全球哺乳動物活動和遷移範圍大幅縮小,幾乎所有地區所有體型的陸生哺乳動物都受到影響。這導致一些動物獲得的資源變得極其有限,再加上人類對一些動物的過度獵殺和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惡化,已經造成了很多物種滅絕。
而人類活動對動物的影響,也不僅僅表現在空間上。今年新的研究表明,人類活動正在逼迫世界各地的哺乳動物在夜間變得更加活躍,表現出夜行性增強的趨勢,因為只有在晚上,它們才不太可能碰到人類。
6月1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野生哺乳動物的夜行性平均增強到先前的1.36倍,以應對更高水平的人類活動干擾。不論這些動物生活在哪個大洲,不論是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它們的夜行性都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例如,在辛巴維(威)的萬基國家公園,之前主要在白天進行活動的黑貂羚羊,如今大約一半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不僅狩獵、農業、住宅和道路建設會把動物驅趕到黑夜中,爬山等貌似沒有威脅的人類戶外活動,也會對野生哺乳動物的生活習性產生干擾。
雖然這些動物為了減少遇到人類的可能性,才增加在夜間的活動,但也可能給它們帶來負面影響。例如,許多食肉動物以往都是在白天捕獵,透過視覺尋找獵物,成功率更高;如果它們把捕獵活動轉移到夜間,短時間內成功率大為降低。當物種不能正常進食或交配時,它們的長期健康就會面臨不利影響。
以後會不會,我們白天再也看不到美麗的動物?
動物習性在恐龍滅絕後,又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適應,有部分動物已經重新適應了日間活動,但人類影響造成的夜行性增強可能會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包括生活習性與環境不適應、正常覓食行為受到干擾、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增加、生存競爭激烈等。
人類正在成為新的恐龍,不僅侵蝕著動物的生存空間,還在吞噬著動物的活動時間。
恐龍已經滅絕了,那我們呢?
參考資料:
Temporal niche expansion in mammals from a nocturnal ancestor after dinosaur extinction.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2017
The influence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wildlife nocturnality. Science, 2018
原文發表於:
菲力與茶:夜行動物:時間換空間,被迫的夜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