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nbfd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理論性很強,主要體現在:服務物件、依據標準、提供資訊的型別、主要內容、所運用的程式和方法、報告的形式和時間範圍、成本計算方法及國際化內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管理會計是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的、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的一個企業會計分支。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在服務物件方面。財務會計主要是為企業外部有關方面提供決策有用的財務資訊,因而屬於“對外報告會計”;而管理會計著重為企業管理部門有效地改善生產經營進行最最佳化決策及時地提供有用的財務與管理資訊,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因而屬於“對內報告會計”。  (2)在工作重點方面。財務會計主要面向過去,提供並解釋歷史資訊,因而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面向未來的,要能動地利用有關資訊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經濟活動,因而屬於“經營型會計”。  (3)在程式與方法方面。財務會計採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等比較固定的程式與方法,並受有關會計規範的約束;管理會計對企業自身服務,所採用的程式與方法可以靈活多樣,具有較大的可選擇性不必全受統一的會計規範約束。 自20世紀50年代會計逐步形成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出以來,財務會計是按照特定的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對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即單純地提供資訊和解釋資訊,屬於報賬型會計;管理會計則是企業會計資訊系統的一個分支,提供各種強制性財務報告之外的財務和非財務資訊,目的是滿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資訊需求,是按照企業內部管理的需要,靈活採用多種會計處理程式和方法,其不僅反映過去,而且要能動地利用歷史資訊,來預測前景,參與決策、規劃未來,控制和評價切經濟活動,屬於經營型會計,以致於“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 似乎成了“金科玉律”,本文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一些探討。 從根本上來說,會計系統是由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耦合而成的,它是企業管理系統的核心子系統。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單一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出來的,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於傳統的財務會計。二者的理論基礎有其同源性,但也各有其不同的運用領域。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於透過提供資訊來影響人們的決策及其行為;管理會計則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統一服務於現代企業會計管理的總體要求,共同為實現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目標和滿足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服務。 財務會計區別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具有不同的特點。那麼,決定它們各自特點的因素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只能是會計物件的性質與會計目的。下面便以此為依據,對財務會計不同於管理會計的主要特點試析如下:  第一,財務會計必須以國家或行業組織制定的會計法規、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及有關規定作為其工作的準繩與規範。這一不同於管理會計的特點,是由財務會計核算的特定物件和目的所決定的。既然財務會計是要對資金運動中的經濟關係進行確認、計量與反映,那麼,便只有按一定的社會規範進行,才能保證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權益不受侵害,才能為各利益相關者所認可。  第二,財務會計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因為財務會計處理的每筆業務都與人們的實際利益息息相關,只有實行嚴格的憑證制度,才有可能保證經濟業務處理的真實性、可靠性,防止各種侵犯企業財產的行為發生,以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財務會計實行定型的會計模式。由於財務會計工作直接涉及到相關者的經濟利益,所以人們自然十分重視財務會計工作的質量,並要對其工作質量,即會計資料的可靠性、真實性、客觀性進行檢驗。為了保障財務會計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於對會計工作進行檢查與監督,財務會計需要定型的會計模式。  第四,會計方法相對固定,缺乏靈活性。會計方法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會計核算結果的變化。為了避免由於輕易變動會計方法而影響某些相關者的利益,或以變動會計方法為手段去謀求某些相關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關者的利益,各國的會計準則均規定,財務會計選用某種會計方法後,一般不得輕易變動。如確有改動的必要而變動會計方法時,一般需要在會計報表中作出說明。   正確認識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意義  從本質上揭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無論是對會計理論研究,還是對會計實踐,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有利於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透過前面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本質區別的分析,筆者認為會計的目的並不是單一的,而是雙重的。會計的雙重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會計物件的二重性必然規定著會計目的二重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會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也雄辯地說明了這一點。如果說在中國設立管理型會計與開展管理型會計活動,充分地體現了講求經濟效益這一會計目的的話,那麼,全面實施會計準則與新會計制度,以便使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適應變化了的經濟條件和經濟利益關係,則充分體現了維護一定經濟利益關係這另一會計目的。  第二,有利於科學地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會計物件的二重性,決定了會計目的的二重性。基於不同的會計目的,則會選擇不同的會計制度與會計方法。這樣,當我們去探索會計發展的規律時,則應沿著經濟利益與經濟效益這雙重的軌跡,去探討不同經濟時期和不同經濟條件下的會計物件的變化及其對會計目的、會計制度和會計方法的影響,從而科學地揭示出會計產生、發展的必然規律。許多人認為,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都源於人們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事實上,這只是會計產生與發展的動因之一。另一動因就是出於人們對經濟利益實施管理的客觀要求。這二者共同決定著會計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有利於自覺地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中國十幾年來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本質上是對人們的經濟利益關係的調整。在這場變革中,財務會計肩負著維護改革的成果,維護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經濟利益關係的重要責任。但事實上,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我們的認識都是不足的。目前,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與解決的問題,如利用企業資財營私舞弊,潛虧嚴重,資本不能保全,編造假帳偷稅漏稅,違法亂紀侵害國有資產,資財管理混亂等等,這些顯然不是經濟效益的問題,而是經濟利益的問題。會計工作者應該正確認識會計的目的,承認會計目的兩重性,在積極運用會計手段去努力實現提高經濟效益這一既定目標的同時,自覺肩負起維護人們合理的經濟利益、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保護經濟組織的財產安全與完整這一重要的職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D中如何加帶公差的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