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殘月閣

    舊時女子,幽居深閨,極慕男子桑弧蓬矢,馳騁四方之志。故而,往往改扮男裝,從六朝到明清,時有所見。她們或參與政事,或從軍征戰,或尚俠懲強,或外地求學,尋覓知音,或遊覽山水,陶冶情性……據《太平廣記》所引《玉溪編事》載,王蜀有偽相周庠者,初在邛南幕中,留司府事。

    另外一個女扮男裝的代表說是花木蘭。木蘭是古時候的一名民間女子。從小練習騎馬,隨著年齡的增長技術不斷精深,正碰到可汗點兵,她的父親的名字也在名冊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她的父親因年老多病而不能勝任,木蘭便女扮男裝,給馬在集市配馬鞍,替父親出征。所以現在女性給女扮男裝或者中性打扮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木蘭裝。

  • 2 # 士說新語

    《禮記》中明確規定女子是不能穿男裝的,所謂“男女不通衣裳”。古人的傳統觀念是很強烈的,男女服裝嚴格分科,不能摻雜,不可以逾越。

    根據史料來看,女著男裝的鼻祖怕非夏桀寵妃妹喜莫屬了。據《晉書·五行志》記載:“末喜冠男子之冠”,很明顯,妹喜有接觸男子服飾的現象,她戴的是男子的帽子,當然,那個遙遠的年代,還沒有形成“禮”的概念。

    而女著男裝現象最盛行的時代,是在唐朝。從出土的歷史文物和傳統文獻中可以發現,展示最多的是子啊唐代墓葬中。唐高祖李淵孫婦金鄉公主的墓葬中,有兩枚女性騎馬狩獵俑,一枚被稱作“彩繪騎馬帶猞猁狩獵女俑”‘另外一枚被稱為“彩繪騎馬馱鹿狩獵俑”。兩枚女俑神情生動,英武而不失溫婉,特別是兩枚狩獵俑的服飾,都是身穿白色圓領窄袖短袍,腰繫褡褳,足蹬黑色的靿靴,一身典型的男裝裝束。

    像這種女著男裝的情形,很多歷史文獻中都有大量資料反映,唐代畫家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中,九個騎馬隨行的女子中,有5人穿的是男式圓領袍衫、長褲和靴子,頭裹幞頭,這些都是標準的男子服裝。

    總所周知,女著男裝在中國長期的封建社會是極為罕見的。女性在封建時代揹負著男權社會所強加給她們的性別歧視,數千年中國社會發展可謂一部父系文化專制和男權獨尊的歷史。在傳統社會里,女裝男性化是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最為明快簡潔的反抗手段,或是為了尋求新鮮感、或迫於無奈(比如樂府詩裡描述的花木蘭),隱瞞自身性別的服飾欺騙行為。

    而唯有唐代的女著男裝是公開化、生活化與普遍化的。它並不是個別的偶然,而是形成了一定氣候的全新思維方式,一種全新思維方式,一種全新的社會氛圍,才產生了如此開放的著裝方式。

    在唐代,無論是從思想和言行,還是從著衣著裝,女性都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她們義無反顧地衝破性別束縛,要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爭取一種全新的地位。她們採取了一系列挑戰傳統和男權的女權行動,如穿男裝、打馬球、和男子一樣蹴鞠,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風尚。

    特別是在武后、中宗時期,以公主為代表的唐代女性在政治、經濟上以及其他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特權,女性社會地位明顯提高,男女基本上平等,這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中極為獨特的一個時期,敢於干預、影響政治決策,任命為官,在一定程度上婚姻也得到了自主權,這些“自由”和“特權”都證明了這個時期就是中國封建社會會上層婦女最為解放的時期。

    唐代女性著男裝,充分說明她們無論是在生活或是在政治方面,都已經取得了同男性共同主持事務的權利,這與唐代社會風氣開放是分不開的,而唐代的風氣,一定程度上受粗獷的胡風影響,加上一個開拓進取的唐王朝上層建築,使得唐人更加自信,在女性審美上也趨於建康美的“豐腴”,所以女性們喜歡馬球這種運動量巨大的運動,自然是需要著男裝了。

  • 3 # 摯守靜篤

    在人們的意識中,“男著女裝”是變態,而“女著男裝”則為人所接受,且別有一番風韻。在古人的眼中也同樣如此,早在夏朝時,就有了“女著男裝”的記載。

    “女著男裝”之風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的時候

    據《晉書·五行志》中記載:“妹喜冠男子之冠”。這個妹喜就是歷史上知名的,最早的暴君夏桀非常寵愛的妃子。她性格開朗,是一個好動的假小子性格。

    妹喜喜歡穿戴男人的官服官帽,還喜歡像普通男人一樣的穿著打扮。妹喜可以算是最早的“女著男裝“的女子。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靈公也很喜歡他的媵妾侍婢打扮成男子模樣。一時間,上行下效,民間的那些女子也紛紛的仿效。

    可是,齊靈公只喜歡他身邊的女子著男裝,下令不許民間女子著男裝打扮。這種行為,遭到了民間的不滿,反對聲不斷。

    後來,晏嬰就建議齊靈公也禁止宮內的女子著男裝打扮。齊靈公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晏嬰的建議。自此以後,“女著男裝”的這股風氣才慢慢地平息下去。

    這件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晏子春秋》中去了解詳細。

    “女著男裝”的風氣在消沉一段時期後,到唐朝再次風靡起來

    “女著男裝”這種風氣,到唐朝的高宗時期,再次從皇宮中開始流行開來。這次的再次風靡,太平公主是始作俑者。

    唐高宗一次組織家宴,太平公主出席時一身男裝打扮:紫杉、玉帶、皂羅折上巾。在場的人都以為太平公主會被唐高宗責備。可是,高宗與武則天不但沒責備,反而笑著說:“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對太平公主的男裝打扮顯然是默許的。

    這樣一來,宮中的女子開始仿效,很快,在民間也開始流傳開來。

    唐玄宗時期,宮中的女子“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平民百姓也接受這種穿著。一時間,宮內、宮外、貴族、民間,女子們穿著男子的衣衫和男子皮靴的打扮成了最時尚的裝扮。

    “女著男裝”之風在唐朝為什麼如此風靡呢?

    我們知道,唐朝的統治者具有一定的胡人血統,所以,唐代的禮儀風俗、飲食服飾和音樂舞蹈等多方面都受到胡人文化的影響。正因為如些,大唐初期的社會風氣相對開明。這也使得唐時的女性社會地位較前朝有所提升,飲酒、詩和、遊戲這些以男子為主的社會活動,女子都得以自由參加。

    “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出外庭”,這些舊的時代對女子的要求在唐朝也較為寬鬆。

    同時,唐朝時期騎馬、射箭、打獵、蹴鞠這些需要在戶外進行的體育活動非常普及,很多女性也參與到其中。但我們知道,古代女裝較為寬大,不適於參與到這些戶外體育活動中。而當時的男裝則參照胡人服飾改良得較為方便,女子著男裝自然就風靡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研究雙色球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