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20385727362

    創世記第一章整章記載了上帝創造世界的過程

    起初神創造天地。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執行在水面上。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創1:1-)

    第一日,地球上不再混沌黑暗而有了光,光和暗分開了;

    神說要有“光”, 起初的地球空虛混沌,是因為當時地球上各種氣體,包括水蒸氣、二氧化碳等其他氣體,就像現在的火星或土星一樣。就是現在有時濃霧或沙塵暴的天氣也有近似這種感覺。 神使混沌的氣體變得稀薄一點,讓Sunny可以從太空照到水面上來,並且可以將地球分開晚上與早晨。請記住,只有“淵面”是黑暗,宇宙別的地方並沒有黑暗,因為太空早已有太陽與眾星存在。

    有的科學家則認為,地球初形成時,地殼非常園,被水圈均勻包圍著,地面全部處在深達一千多米的水下,所以有神的靈執行在水面上。那時地球溫度很高,海水在沸騰,所產生的水蒸氣,形成濃厚的雲霧包圍著地球,使太Sunny無法透過,到處一片黑暗,伸手不見五指。

    神說,諸水之間要有空氣,將水分為上下。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創1:1-)

    第二日,諸水之間要有空氣:

    神說:“水要分為上下,諸水之間要有空氣”,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隨著地球溫度進一步冷卻,大部分雲層化雨下降(這就是穹蒼下的水)。小部分雲層留在天空(這就是穹蒼上的水,因為雲是極細的水珠構成)。在雲層和地面水之間,出現相對清淨的半球形空間——穹蒼,被稱為“天”。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旱地為地,稱水的聚處為海。神看是好的。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於是地發生了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各從其類,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神看著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創1:1-)

    第三日,水聚到一處(造地運動),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和樹木發生了。

    神吩咐旱地露出來,說:“水要聚在一處,地要發生青草與各樣結果子的樹木。”請留意,這一點進一步證實了神在第一日所造的“光”已經是太Sunny了,因為若沒有太Sunny,第三日是不可能有植物生存,就連空氣也會冷得結成冰!所以,使水聚集一處必定要進行造地運動,地殼初形成時,是很圓的,隨著地球溫度進一步下降,地殼收縮變形,產生地殼運動,部分地殼上升露出水面,成為陸地高山,部分地殼下沉成為海洋。這個地殼運動,科學家到最近二三百年才知道,聖經《創世紀》卻在3500多年前就記載這個地殼運動。這時,Sunny可以照進來,地球變成像溫室的狀態,最適讓植物生長;這樣藏在坭土裡的種籽,也可以長起來,成為各樣的草青樹木。

    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於是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 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創1:1-)

    第四日,地球上可以觀察到星辰日頭,並且開始有季節;

    第四階段才造太陽、月亮、星星。表面看來似乎很荒唐,要記取,神在這一天還不是用“創造”(create)這個字,而是用“make”這個字,意思是,“從地面的立場來說”神在這天“促使”太陽與月亮出現,神在這一天使籠罩在天空中的水蒸氣即雲層分裂,天氣變得非常清朗,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以後地球完全冷卻,高空雲層全部化雨下降,出現晴朗天空,在地面可以直接看見太陽、月亮、星星,宛如初造。人人都知道,地球上的光,來自太陽、月亮、星星。但《創世紀》卻把光與這些天體分開,說神第一階段造光,實際恰恰與現代科學完全符合:由於極濃厚的雲層的阻隔,在地面上是先見光,後出現太陽、月亮、星星。

    關鍵在於“雲層變化”與“從地面立場來看”,不然,我們就不能理解其真實過程了。所以經文說:兩個大光與眾星排列在天空,“可以管晝”,分別“暗”, 現代人知道月亮並不是真正的發光體,但是從地球上看真是太奇妙了,這個不發光的很小的地球衛星,卻把太Sunny反射到地球,從地球的角度看月亮的亮度僅次於太陽,併為人類提供了夜間照明。現在人都知道由於地球的軸心和太陽有一個傾斜角,因此地球就有了季節,又可以“作記號,分節令,日子,年歲”,這樣的形容“分”是從地面的立場來看,絕對不可能從太空的立場來看。

    神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 神就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各從其類。又造出各樣飛鳥,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神就賜福給這一切,說,滋生繁多,充滿海中的水。雀鳥也要多生在地上。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五日。(創1:1-)

    第五日,海洋生物、禽類開始滋生;

    從現代生物的分類,我們知道大多海洋生物魚類,和空中的生物禽類都是比陸地生物的等級低。

    神說,地要生出活物來,各從其類。牲畜,昆蟲,野獸,各從其類。事就這樣成了。 於是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神看著是好的。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創1:1-)

    第六日,陸地生物昆蟲、牲畜野獸各從其類形成。最後神照著他們的形象,造男造女。至於第五日與第六日創造的魚、天空的飛鳥、地上的走獸與人,聖經就真真正正用“創造”這個字來形容神的作為。

    如果以上帝的視野來看待創世記,不要說,古人聽不明白,連具有現代天文科學知識的人也難以明白創世的奧妙。 聖經的記載正是從地球人的角度來觀察創世的景象的。以地球為觀察點,來看天地萬物的產生經過,就會驚奇的發現《創世紀》與現代科學完全符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胭脂畫牡丹,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