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51d5fcdfvvdvf

    蛇多數生活在陰涼潮溼的地方,一般不主動向人發動攻擊,被行人誤踩或碰撞時才會咬人,當人在割草、砍柴、採野果、拔菜、散步、軍訓時易被毒蛇咬傷。出現自然災害(如水災、地震)時蛇會竄到安全的處所,與人相遇,這時被蛇咬傷的事件便會發生。蛇可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兩類。毒蛇的頭多呈三角形,頸部較細,尾部短粗,色斑較豔,咬人時嘴張得很大,牙齒較長。無毒蛇咬人留下的牙痕細小,排成八字形的兩排;被毒蛇咬傷後面板上常見兩個又大又深的牙痕。無法判定是否毒蛇咬傷時,按毒蛇咬傷急救。 (一)症狀 被毒蛇咬傷後,病人出現症狀的快慢及輕重與毒蛇種類、蛇毒的劑量與性質有明顯的關係。當然咬傷的部位、傷口的深淺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毒蛇在飢餓狀態下主動傷人時,排毒量大,後果嚴重。 1.神經毒致傷的表現 傷口區域性出現麻木,知覺喪失,或僅有輕微癢感。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約在傷後半小時後,覺頭昏、嗜睡、噁心、嘔吐及乏力,重者出現吞嚥困難、聲嘶、失語、眼瞼下垂及複視,最後可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及休克,致使機體缺氧、發紺、全身癱瘓。如搶救不及時則最後出現呼吸及迴圈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經毒吸收快,危險性大,又因區域性症狀輕,常被人忽略。傷後的第1~2天為危險期,一旦渡此期,症狀就能很快好轉,而且治癒後不留任何後遺症。 2.血液毒致傷的表現 咬口的區域性迅速腫脹,並不斷向近側發展,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面板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如結膜下瘀血、鼻衄、嘔血、咳血及尿血等。個別病人還會出現胸腔、腹腔出血及顱內出血,最後導致出血性休克。病人可伴頭痛、噁心、嘔吐、腹瀉、關節疼痛及高熱。由於症狀出現較早,一般救治較為及時,故死亡率可低於神經毒致傷的病人,但由於發病急,病程較持久,所以危險期也較長,治療過晚則後果嚴重,治癒後常留有區域性及內臟的後遺症。 3.混合毒致傷的表現 兼有神經毒及血液毒的症狀。從區域性傷口看類似血液毒致傷,如局韶紅腫、瘀斑、血泡、組織壞死及淋巴結炎等。從全身來看,又類似神經毒致傷。此類傷員死亡原因仍以神經毒為主。 (二)治療 毒蛇咬傷後現場急救很重要,被蛇咬傷後不要慌張,應馬上檢查傷口,判斷咬人的是否毒蛇。無毒蛇咬傷的話,不用特殊處理,往傷處塗點紅藥水或碘酒就可以了。如果肯定是毒蛇咬傷或當時不能判斷咬人的蛇有沒有毒,就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用橡皮管、皮帶、布條、繩子等捆紮在傷口上側,儘量去除傷口裡的毒液;用雙氧水或冷開水、鹽水等沖洗傷口;然後用消毒(如火燒)過的小刀或刀片劃開牙痕之間的面板;手指在傷口兩側擠壓,以排出毒液。緊急時可直接用嘴吮吸(注意嘴裡不能有破損),吸後馬上把吸進的液體吐掉並且漱口:如果有蛇藥或半邊蓮等草藥,可以敷在傷口上。急救處理後應把傷者送到醫療單位繼續治療,具體如下: 1.阻止毒液吸收 被咬傷後,蛇毒在3~5分鐘內就迅速進入體內,應儘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 (1)綁紮法——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現場容易辦到的一種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即在被毒蛇咬傷後,立即用布條、手巾或繃帶等物,在傷肢近側5~10釐米處或在傷指(趾)根部予以綁紮,以減少靜脈及淋巴液的迴流,從而達到暫時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後送途中應每隔20分鐘鬆綁一次,每次1~2分鐘,以防止瘀血及組織壞死,待傷口得到徹底清創處理和服用蛇藥片3~4小時後,才能解除綁帶。 (2)冰敷法——有條件時,在綁紮的同時用冰塊敷於傷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縮,減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將傷肢或傷指浸入4~7℃的冷水中,3~4小時後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續24~36小時即可,但區域性降溫的同時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3)傷肢制動——受傷後走動要緩慢,不能奔跑,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將傷肢臨時制動後放於低位,送往醫療站,必要時可給病人服用適量的鎮靜藥,使病人保持安靜。 2.促進蛇毒的排出及被破壞 存留在傷口區域性的蛇毒,應採取相應措施,促使其排出或破壞。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後要作清水漱口,當然吸吮者腔黏膜及唇部應無潰破之處,也可用吸乳器械拔火罐等,吸出傷口內之蛇毒,效果也較理想。傷口較深並有汙染者,應徹底清創。消毒後應以牙痕為中心,將傷口作“+”或“++”形切開,使殘存的蛇毒便於流出,但切口不宜過深,以免傷及血管。咬傷的部位在手或足部時,也可用三稜針或刀尖在八邪穴或八風穴,向近側皮下刺入一釐米後,由近向遠輕輕按摩,加速蛇毒的排出。傷口擴大後,還可用各種藥物作區域性的溼敷或沖洗。以達到破壞或中和蛇毒的目的。常用的外敷藥有30%鹽水或明礬水,用於傷口沖洗的外用藥有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及5%~10%的鹽水。 胰蛋白酶區域性注射有一定作用,它能分解和破壞蛇毒,從而減輕或抑制病人的中毒症狀,用法是用生理鹽水2~4毫升溶解胰蛋白酶後,在傷口基底層及周圍進行注射,12~24小時後可重複注射;注射速尿、利尿酸鈉或甘露醇等,可加速蛇毒從泌尿系統的排出。 3.抑制蛇毒作用 主要是內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藥和蛇藥片,達到解毒、消炎、止血、強心和利尿作用,抗蛇毒血清已廣泛用於臨床,對治療同種毒蛇咬傷效果較好。 (1)各種蛇藥片——目前用於臨床的蛇藥片已有十餘種,使用時首先要弄清所用的藥片對哪種毒蛇有效;其次是用藥要早,劑量要大,療程要長;最後,必須有針對性地採用其他中西醫的輔助治療。臨床上用得最廣的是南通蛇藥片(又稱季德勝蛇藥片),傷後應立即服20片,以後每隔6小時服10片,持續到中毒症狀明顯減輕為止。同時將藥片加溫開水調成糊狀,塗在傷口的周圍及肢體脹腫的上端3~4釐米處。廣州蛇藥片(何曉生蛇藥片)療效也較好,傷後立即服5片,以後每3小時服5片,重症者藥量加倍。另外,上海蛇藥片主治蝮蛇皎傷,蛇三滿蛇藥片主治金環蛇和銀環蛇咬傷。 (2)中草藥單方——可用新鮮半邊蓮(全草)30~60克,搗爛後取其汁內服,有解毒和利尿排毒作用;也可用新鮮鳥桕嫩芽30克,搗爛取汁內服,藥渣外敷,可預防蛇毒攻心。 (3)血清治療——抗蛇毒血清對毒蛇咬傷有一定的療效,單價血清療效可高達90%,但多價血清療效僅為50%。目前已試用成功的血清有抗蝮蛇毒血清、抗眼鏡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和抗銀環蛇毒血清等,有的已精製成粉劑,便於儲存。使用抗蛇毒血清之前應先做面板過敏試驗,試驗結果為陰性者可注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成比要多少第二天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