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忠誠與實際

    記得:2017年年末,我們夫婦去西雙版納自助旅遊,適逢《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西雙版納州生態經濟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通知》正式頒佈;所以得以瞭解:西雙版納州生態經濟產業發展規劃。

    西雙版納州歷來重視產業是強州之基、興州之本,是支撐西雙版納州實現跨越式發展、與雲南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發展特色生物、旅遊文化、加工製造、健康養生、資訊及現代服務、清潔能源等6個有優勢、有基礎、有市場前景的生態經濟產業,是西雙版納州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從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特點、人力資源等實際出發,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發展短板、夯實發展基礎的重大戰略決策。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三個定位”戰略目標,發揮區位、開放、資源優勢,堅持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弘揚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的思路,堅持最佳化經濟結構,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引領,著力培育壯大特色生物、旅遊文化、加工製造、健康養生、資訊及現代服務、清潔能源等六大生態經濟產業,著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加快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以新經濟引領全州產業跨越式發展。

    【發展原則】

    ——堅持創新驅動。始終把科技進步與創新放在首位,推動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機結合,轉變傳統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式,用好外資外腦外力,推動產業由低端向中高階轉變,力爭在重大技術上取得新突破,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加快產業化專案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守生態紅線,堅決杜絕汙染環境、影響生態的產業發展,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有機統一、相互促進、和諧共贏。

    ——堅持融合發展。遵循產業發展內在規律,增強六大生態經濟產業和其他特色優勢產業之間的聯動、滲透和融合,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推動產業提升,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堅持開放發展。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深化國際合作和國內區域合作,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構建內外聯動、互為支撐的產業開放新格局。堅持市場化運作,深化改革開放,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重點在營造環境、規劃引導、加強 服務、市場失靈環節等方面主動作為。

    【主要目標】

    ——到2020年,培育壯大一批成長性好的中小微企業,引進一批帶動示範作用強的產業專案,打造一批產值超百億的產業園,初步形成支撐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支柱產業群。六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75%。特色生物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增加值達到108.2億元,佔GDP比重20%;旅遊文化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增加值達到135.3億元,佔GDP比重20%;加工製造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增加值達到108億元,佔GDP比重18%;健康養生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增加值達到54.2億元,佔GDP比重10%;資訊及現代服務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增加值達到81.2億元,佔GDP比重15%;清潔能源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增加值達到32.5億元,佔GDP比重6%。

    ——到2025年,建立健全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機制和平臺支撐,打造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叢集,構建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競爭力強的西雙版納生態經濟產業體系。六大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80%。特色生物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增加值達到174.3億元,佔GDP比重22.9%;旅遊文化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增加值達到228.1億元,佔GDP比重30%;加工製造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增加值達到164.2億元,佔GDP比重21.6%;健康養生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增加值達到95.3億元,佔GDP比重12.5%;資訊及現代服務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增加值達到137億元,佔GDP比重18%;清潔能源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增加值達到50.1億元,佔GDP比重6.6%。

    【發展路徑】

    按照“龍頭與配套並重、生產與服務並舉、空間與要素集中”的全產業鏈叢集發展思路,以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為路徑,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營造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突出改革、服務、引領、包容、底線思維,促進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融合互動、供給與需求的有效銜接,實現新動能培育與傳統動能提升的融合互動,發展壯大分享經濟、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智造經濟等新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最佳化產業結構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點在健康養生、資訊、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積極佈局,提升西雙版納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層次,加快推動西雙版納工業向中高階水平邁進。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持引進技術和自主創新並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落實“中國製造2025”雲南行動計劃,重點改造提升製糖、製茶、電力、建材、鐵礦採選等重點傳統產業,有力、有度、有效落實 “三去一降一補”工作任務,以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產城融合、淘汰落後產能等手段,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精深加工產品,加快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推動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優勢產業、產品、技術、標準等“捆綁式”走出去。打破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與傳統產業融合的瓶頸障礙,推動製造新模式、農業新業態、服務新領域不斷拓展深化,促進傳統經濟業態煥發新生機,加快形成經濟增長新格局。

    ——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將資源承載能力、生態環境容量作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基礎和前提,合理確定承接產業轉移重點,禁止引進環境汙染大、資源消耗高、技術落後的生產能力。最佳化承接產業轉移環境,強化政府服務,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以園區為主的平臺和載體建設,推動承接地產業集約集聚發展。創新產業承接模式,建立完善地區間產業轉移協調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轉移產業落地開花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蚊子可以傳播哪些病毒?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