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田軍事觀察

    這屬於一個誤解吧,1940年時,德國與法國簽訂的只是一個停戰性質的協議,不是法國無條件投降協議,當時法國承認自己戰敗了,德華人給了一個相當寬鬆的停戰議定,沒有完全的佔領法國各地,這樣一個協議,在當時的歐洲來說是相當合理的,雙方都認可了!

    當時把整個法國本土劃定為一個佔領區和非佔領區,佔領區由德軍控制,它包括了法國北部及大西洋沿岸,法國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包括,土倫等地區都屬於非佔領區,允許法國政府系統制,德國並沒有直接去控制這些地區,當時所規定的條款當中沒有要求法國交出艦隊,只是要求法國自行約束其艦隊的行動,德國沒有在協議中,要求接收法國的艦隊,連相關的想法都不存在,因為當時德華人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了,沒有這個必要。

    也因此,法國艦隊駐海外的艦艇以外,要麼加入反德陣營,包括: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要麼被英國擊沉或解除武器,實際幾乎不存在,只有一部分艦艇留在本土,他們最終都集中到了法國南部土倫港口,以待戰爭結束,在當時的情況下發,德華人不沒有直接控制法國的南部地區,也包括法國艦隊所處的基地,實際上還處於法華人自己的控制之,後來德華人撕毀協議,難想佔領全部法國地區的時候,法國艦隊搶在德軍到達之前,實施了自沉行動,主因就是當時,艦隊已經失去了出海作戰的能力了。

  • 2 # 優己

    這說法是錯的!法國軍艦不是自沉的,而是讓英軍被迫打沉的,當時的英國擔心法國投降後法軍艦隊成為德國的幫手便在法國投降後派艦隊包圍土淪港,準備擊沉停靠在軍港內的法國艦隊。當時的法國跟英國是盟友,法軍跟英軍是夥伴也就沒有防備英軍的突然襲擊。這事情的處理結果就是法軍在英軍的監視下撤離法軍艦艇,然後自沉艦艇。不過這成為二戰後法國向英國索賠的原由,英國也要對其負部分責任。

    英國逼迫法軍艦隊自沉主要是忌憚德軍的陸軍。由於德國缺乏海軍力量,使得德國無法越過英吉利海峽去進攻英國,假如有法軍艦隊幫忙的話很可能英倫三島就守不住了。這是英軍必須先下手為強的主因。

    法軍在當時選擇自沉主要是覺得英國還在抵抗德國,不想打英國艦隊。如果法軍選擇魚死網破的話英國艦隊肯定也得受傷。

  • 3 # 崎峻戰史

    謝邀!這個問題我來談談!我想題主提出這一問題的出發點是,如果德國在擊敗法國後接收了法國海軍的艦艇,那麼無疑將極大增強德國海軍的實力,考慮到法國海軍當時是世界第四大海軍(與義大利海軍不相伯仲),這一前景對於海軍實力處於劣勢的德華人而言相當具有誘惑力,假如這一設想成真,德國海軍的實力幾乎翻倍都不止,這對於之後針對英國的作戰將非常有利。這裡首先要恭喜題主,你的想法與1940年時的丘吉爾和英國海軍部的官僚們不謀而合,正是對於德國吞併法國海軍的潛在威脅深為恐懼,所以英國海軍才不惜撕破臉皮,發動了“弩炮”行動,攻擊了停泊在法屬北非港口米爾斯克比爾的法國艦隊。

    1940年7月3日在米爾斯克比爾港遭到英軍攻擊的法國軍艦。

    其實,在筆者看來,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是,德華人能不能接收法國海軍的艦艇;其次是,法華人願不願意將軍艦拱手相送。後一個問題很容易回答,法華人肯定不願意將軍艦交給德華人,1942年11月土倫港的自沉行動已經表明了法國海軍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德華人只能透過強迫和欺騙手段奪取法國艦隊,而在1940年6月時德華人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因為,在法國戰敗前夕,法國海軍的大部分艦艇都已經撤往海外,主要在法屬北非。只要法國軍艦離開本土港口,德華人也就無法加以控制,只能望洋興嘆了。

    1940年6月21日,希特勒在貢比涅停戰談判現場與戈林、凱特爾等人交談,他們背後就是著名的“福煦”車廂。

    在1940年的西歐,德華人能夠主宰陸地和天空,卻始終無法掌控海洋。德華人自己很清楚這一點,對於法國海軍艦隊,德華人不是不想,而不能接收和控制。威廉·夏伊勒在其經典名著《第三帝國的興亡》關於法德停戰的記錄中特意提及了希特勒對法國海軍的態度,他當時最擔心的事情是法國海軍拒絕接受戰敗的事實,投向英國海軍繼續對德作戰。在法國崩潰前夕,丘吉爾曾表示如果法國海軍艦艇開到英國,英國政府可以接受法國與德國單獨媾和,希特勒充分認識到這將大大加強英國的力量,決心不讓這件事情實現,因此決定在海軍問題上對法華人做出讓步和保證。

    在談判現場,法國代表亨茨格從凱特爾手中接過協議文字。

    在1940年6月與法國政府舉行停戰談判時,希特勒提出了非常苛刻的停戰條款,唯獨在法國海軍的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寬大,停戰協定規定,法國艦隊必須復員、解除武裝,並把艦隻停泊在本國港口廢置不用,同時德國政府保證“無意使用在德國監督下的港口所停泊的法國艦隊來為自己作戰,同時在簽訂和約時無意對法國艦隊提出要求”。當然,這種保證不過是外交辭令,隨時可以推翻,但在當時這種表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德國無法控制法國海軍的事實。當時德華人的目的是,不求接收法國艦隊,只要法國海軍退出戰爭,不與德國為敵就好。

    1942年11月,衝到土倫港碼頭的德軍坦克,背景中是已經沉沒且正在燃燒的法國重巡洋艦“科爾貝”號。

    在1940年6月到1942年11月的兩年多時間裡,駐土倫的法國艦隊主力實際上一直處於維希政權的控制下,並竭力保持中立,令德華人始終難以染指。1942年11月盟軍登陸法屬北非時,德華人立即動手,出兵土倫,意圖奪取法國艦隊,以免其投向盟軍陣營,而法華人的迴應是:鑿沉軍艦!這也表明,除非得到法華人的配合,否則德國根本無法接收法國海軍艦艇。

  • 4 # 戰略論

    1940年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德國還是英國都不可能接收法國海軍的軍艦,法國海軍必然將作為一支獨立的海軍而存在,它們只聽從於自己國家,無論是維希政府還是流亡的戴高樂政府。

    而德國之所以會只佔領法國的半壁江山,同意保留法國維希政府的存在的關鍵因素就是強大的法國海軍的存在,這是法國維希政府談判最大的籌碼。假使德國選擇佔領法國全境徹底滅亡法國,那麼法國海軍必然會選擇追隨戴高樂流亡政府,同英國海軍並肩作戰,那麼德國在海軍的劣勢將更加明顯。所以本著既然自己不能加以利用,至少也不能為敵所用的思想,德國選擇了一箇中立的法國政府和法國海軍。

    至於後來法國海軍主力自沉於土倫軍港則充分證明了法國海軍的“高傲”,當時法國海軍已經被盟軍海軍包圍,而陸地上德軍部隊也在迅速向土倫港進發,雙方都想將這支強大的艦隊控制在自己手裡,而法國海軍既沒有投靠盟軍也沒有依附德國,選擇了維護一支海軍的尊嚴和榮譽,悲壯的自沉!它向世界宣稱:法國海軍之效忠於自己的祖國,法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粒貸逾期不還會有什麼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