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35004975032

    83版《射鵰英雄傳》 劉德華版神鵰俠侶 上海灘 霍元甲 陳真 千王之王 千王群英會 萬梓良版陸小鳳 絕代雙驕 西遊記 包青天一腳定江山絕代雙驕楚留香

  • 2 # 梁千年

    《大西洋底來的人》美國科幻連續劇,是引進的第一部外國連續劇。1980年初播出,21集,每星期一集。好像是香港配音的。1964年,歐文艾倫導演了著名的電視系列劇《海底遊記》。長達110集。其中二十一集於七十年代末被介紹到中國,那便是《大西洋底來的人》。1個神密的元旦晚,海底巨浪把奇異的生物麥克?哈克斯送到岸上。當醫學界視之為死亡而無能為力時,海洋學家伊莉沙白?瑪麗博士把他放回海洋,才使他得以復活。至於他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他自己不知道,電腦也只能猜測。麥克接受了一連串的試驗,以測驗他的速度、靈敏度和力量。雖然麥克獲准返回海洋的世界,但他決定留下來幫助瑪麗博士等人探索海洋,同時也學習有關人類的世界。與現在的華麗大片相比,《大西洋底來的人》顯得非常樸質。淡出淡入的場景剪輯,很有幾分原始感。人物的穿著打扮按今天的標準來說更是相當老土。影片主要背景是一所“海洋研究院”,它座落在某個海濱小城上。所以你更看不到時下好萊塢影片拍爛的,彰顯財富與奢華的曼哈頓群樓,或者類似的城市建築。甚至,配音也只用了普通的電子琴。 但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仍然擁有全方位的魅力。它是一部“乾淨”的科幻片:沒有色情,極少暴力。男女主人公瀟灑漂亮,彼此關心,經常相伴出生入死,分別搭救過對方性命許多次。但從頭到尾竟然接吻都沒有一回。這在今天的影視片裡不可想象。偶爾有一些簡單打鬥,也都是為了劇情需要,點到為止,絕不多佔篇幅。好奇心~探索欲~那就是優秀科幻作品要給予滿足的最大需要。“你知道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劇中這句臺詞申明瞭片子的主題。在體現科幻藝術核心魅力方面,這套乾乾淨淨的科幻連續劇堪稱範本。想當年萬人空巷爭看《大西洋底來的人》後,和液晶電子錶一起從南方走私進來的“拳頭產品”就是“麥克鏡”(也叫蛤蟆鏡),戴的人須保留左鏡的白圓商標,以示時髦;一些鼓勵先進、批評後進的宣傳畫上的“後進青年”就是戴“麥克鏡”、提SONY“四喇叭”收錄機(放的是鄧麗君)、穿牛仔喇叭褲的形象,後來成為笑談——全是“麥克?哈里斯”惹的禍~這部電視劇還使另一項健身運動風靡了全國,那就是飛碟。第一次看《大西洋底來的人》應該是84,85年時的重播了,據說和80版的相比有所刪節。幻想自己能夠像麥克?哈里斯一樣在水裡游泳。

    2.《加里森敢死隊》攝於70年代,80年代初由上譯廠譯製,美國連續劇,26集。80年10月中央臺首播,每星期一集,星期六晚八點播出。中國改革開放後公開播放的第二部美國電視片。二戰後期,戰爭越來越殘酷,中尉加里森從監獄裡找來一些小偷、騙子、搶劫犯和街頭流氓,組成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隊。這些人各有所長且極具個性,抱著立功贖罪的目的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縱橫於歐洲各國,深入敵後,一次次打入敵軍,營救戰友,轟炸雷達站,綁架德軍元帥,偷取秘密情報,盜取德軍物資,摧毀敵人計劃,打擊黑幫團伙,把德華人騙得暈頭轉向。在殘酷的戰爭中,和麵對比他們的罪行更邪惡的法西斯時,他們的人性,天良和技能都得到了復甦和發揮,成了真正的英雄。《加里森敢死隊》讓70年代生人朦朦朧朧意識到好人壞人並不見得涇渭分明。當年的小孩個個崇拜“酋長”,幾乎每人都有幾把據條做的“飛刀”。飛刀在全國各地的學校裡的極度流行,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還有山東有八個保險箱被人盜開了。《加里森敢死隊》後來只放了16集,以後的被上邊緊急禁播了。多年以後,借了完整的VCD看了,卻不能讓我找回當初的緊張與激動。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初正是上譯廠最輝煌的時期,《加里森敢死隊》基本是包括了上譯廠所有的精英,可以說是上譯廠配音演員的精華之作,絕對是配音界的典範~加里森中尉--童自榮,戲子--喬榛,

    酋長--施融,卡西諾--楊成純,高尼夫--尚華。這也是許多年以後我才瞭解的~

    3.《羅賓漢》英國廣播公司出品,6集。83年10月首播。一位劫富濟貧的綠林英雄,百發百中的弓箭讓人印象深刻。綠林豪傑羅賓漢,是英華人最喜愛的英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他遭遇一連串的不幸,爸爸被殘暴的郡長殺害,自己失去土地,心愛的女子也被郡長逮捕。但他沒有屈服,不幸的遭遇成就他英雄的心。他和僕人逃到大森林,劫富濟貧,懲暴安民,引來眾多義士加盟,開闢了一方正義、自由的樂土,更與心上人意外相逢,喜結良緣。也是由上譯廠的超豪華陣容配音的。

    4.《黑名單上的人》前南斯拉夫出品,13集。1941年夏天,德國納粹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人民勇敢地與希特勒抗爭。特別行動小組的人員被德納粹列入黑名單,可是他們毫不畏懼並依靠群眾的力量,機智、勇敢地與納粹較量,奇襲德軍的車庫、抓叛徒、開設地下印刷所,並襲擊德軍彈藥庫和軍列……隨著劇情的發展,黑名單上的名字1個個被劃去,也就意味著1個風華正茂擁有高尚情操的生命永遠的消失了,但是人們將永遠記住那些為國家的獨立解放而立下汗馬功勞和付出,他們的臉上永遠體現著勇敢、堅毅、智慧和樂觀的戰鬥精神;他們的槍口永遠噴射著對侵略者刻骨仇恨的子彈;他們不僅僅是英雄,更像是我們身邊從小一塊長大的朋友~《深入敵後》是《黑名單上的人》的續集,當年央視是反著播的。說的是當上人民軍軍官的鐵希和普爾萊以及胖郵差約察一起回貝爾格萊德收拾南奸的故事,那時鐵希的弟弟契比已成為貝市的游擊隊長了。

    5.《高樓軼事》德國連續劇,是講一對夫妻生前很貪錢很吝嗇,死後變成鬼來幫助大樓裡的人……2個鬼魂最後上了天堂,因為他們生前害人太多,被1個警長臨死前詛咒在地獄裡永受折磨,除非做完七件好事。他們在高樓裡做了六件好事之後不捨得離開這裡,想設計把那個警長的“曾孫的曾孫的曾孫”除掉,在樓下大堂的地上劃了個十字,把上面吊燈擰鬆了,讓他經過時會被砸死,不料陰錯陽差,當燈落下來時剛好1個小男孩在那個標記上,男鬼用力扯住燈鏈,女的來幫忙,孩子得救了,他們也做完了最後一件好事,倆人慢慢地升高,那個警長的後代向他們揮手告別。

    6.《斯蒂爾傳奇》美國連續劇,1983年攝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屬蛇的哪月出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