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定郡小書生

    種世衡(985年―1045年),京兆府人,祖籍山西,北宋名將。讓西夏聞風喪膽的“種家軍”,就是種世衡和他的兒孫們一手建立的。他不但打仗勇猛,而且足智多謀。

    用侍妾定邊疆的故事是確有其事,見《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傳第九十四》。

    種世衡在修築好青澗城後,朝廷任命他管理青澗城。周圍羌人部族剽悍好鬥,種世衡對羌人講誠信,並對他們很好,羌人都樂於為其所用。

    羌人慕恩部落是當地最強大的部落。有一次晚上,種世衡與酋長慕恩在一塊飲酒,種世衡就讓他的侍妾出來勸酒。過了一會兒,酒微酣,種世衡起身離開進入內堂,透過牆壁的空隙中窺視。這時,酒壯色膽的慕恩就開始調戲起侍妾來,種世衡乘其不備突然走了出來,慕恩慚愧恐懼趕緊趴下請罪。種世衡笑著說:“君想要她嗎?”馬上把侍妾贈送給慕恩,從此,慕恩就這樣被種世衡收服了,開始為其拼死效力。

    羌人諸部落有背叛的,種世衡就派慕恩前去討伐,每次都戰無不勝。有個叫兀二的部族,種世衡招之不來,就命令慕恩出兵討伐。結果,最有後一百多帳羌人都自動歸附,再也沒有敢反覆背叛的。

    同時,種世衡命令諸部族設定烽火臺,有緊急情況就舉起告警的烽煙,然後披甲備馬做好準備,就這樣給宋朝與西夏邊境打造了一條堅固的防線。

    這就是種世衡利用侍妾“美人計”安定邊疆的故事,此外還有“苦肉計”“離間計”,三條計策的巧妙運用,成功打擊西夏的囂張氣焰,打亂西夏的戰略部署,實現他保家衛國的蓋世功勳。

  • 2 # 淮西一哥

    這個事情在,宋夏 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麟府豐之戰,定川寨之戰。這四場戰役以宋全敗載入史冊。。野利旺榮和野利玉乞是李元昊的大舅哥。為了西夏建國立下汗馬功勞,怎奈元昊這人生性多疑,種世衡,巧施反間計讓李元昊親手殺了這兩人,大家可以聽聽袁騰飛老師《塞北三朝》之西夏可以聽聽很有意思的。

  • 3 # 司馬長史

    北宋名將種世衡用一侍妾定邊疆的事是真的,出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五列傳第九十四》:種世衡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就勤奮好學、崇尚氣節,不在乎錢財,一心只讀聖賢書,他家中的錢財都可以送給別人,唯獨書籍不行。

    按照宋朝的恩蔭政策,種世衡補任作監主薄,後來做了涇陽知縣。

    種世衡做官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他的手下王知謙利用自己的權力謀利,最後事情敗露,王知謙熟知大宋法律,於是逃走。

    等到皇上赦免天下囚犯的時候,他又跑回來自首,種世衡非常生氣,他知道如果把王知謙送到州府去,州府肯定會按照上諭把王知謙的罪過釋免。

    種世衡於是令人杖擊王知謙,打完王知謙後種世衡親自向知府請罪,知府李諮很欣賞種世衡的做法,於是上奏,請求上方豁免種世衡的罪。

    種世衡後來當了鳳州通判,鳳州是西北之地,有駐軍,鳳州當時的將領是王蒙正,王蒙正是皇后的姻家。

    王蒙正依仗彰顯皇后的關係胡作非為,不守法紀。種世衡到鳳州任官,王蒙正向以前對待當地官一樣,他找種世衡謀取私利,種世衡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王蒙正。

    王蒙正被拒絕後很生氣,以前從沒有人敢這樣拒絕自己,他向朝廷告惡狀,他得知種世衡曾經杖打過王知謙,於是聯絡王知謙,讓王知謙申怨,在王蒙正的運作下,種世衡被流放到廣東信宜。

    過了一段時間,種世衡在兄長、朝中大臣的幫助下從新為官。

    之後在范仲淹的一手提拔下,總領西北軍務。

    當時北宋與西夏李元昊多次發生戰爭,種世衡為了抵禦西夏,挑選了一批青壯訓練成軍隊,這支軍隊戰鬥力強悍,種世衡祖孫三人統領這支部隊,使西夏人當時不敢進犯,這支部隊被稱為種家軍。

    在《宋史》中種家軍的名氣比楊家將還大,鍾家子弟五代從軍,英雄輩出,湧現出了種世衡、種詁、種諤(水滸傳中提到的那個老種經略相公)、種診、種樸、种師道(宋徽宗御賜其名)、种師中等將才。

    種世衡在西北使用離間計除去了李元昊的兩個心腹大將野利兄弟,招撫了羌人,穩定了西北局勢。

    招撫羌人時種世衡使用了美人計,當時種世衡一邊要與西夏作戰,一邊要注意羌人叛亂。

    為了放下手和西夏打,他決定招撫羌人,在羌人部落中,慕恩部最強大,只要招撫慕恩部,羌人部落就被招撫了。

    種世衡將慕恩請來,大擺宴席,並讓侍妾陪同,酒過三巡,慕恩與侍妾眉來眼去,種世衡藉故離開,在屋外偷偷觀看,慕恩與侍妾正嗨時,種世衡突然進來,慕恩嚇得半死。

    種世衡沒有怪他,反而誇讚他,並把這個侍妾送給了慕恩,慕恩於是宣誓誓死效忠種世衡,種世衡依靠慕恩又招撫了羌人的其他部落。

    種世衡依靠計謀和軍隊使西北局勢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剛正不阿足智多謀赴湯蹈火集中生智的意思差不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