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如心,63歲,祖籍上海。香港華懋集團主席,財富近30億英鎊,亞洲排名第15位,世界排名:第109位。
喜歡被人稱作王龔如心或王太的龔如心,臉上時常掛著由衷的微笑,充滿著活力,再加上別出心裁地扎著兩根小辮子,於是“小甜甜”的外號就不脛而走了。
據說,龔如心非常願意別人用“小甜甜”稱呼她。她打扮入時,不僅喜歡將頭髮染成藍色,並配襯年輕女孩常穿的牛仔布“迷你裙”,而且還經常扎著紅色髮辮出入社交場所。
以“61歲的年齡,40歲的外貌,20歲的心境”來形容這位亞洲第一富婆,最貼切不過。
但龔如心自己並不覺得獨特。她選擇這種髮式是因為不願意去美髮店做頭髮,浪費時間。她早年患有偏頭痛病,美髮店嘈雜的氛圍容易使她犯病。而這種小辮她5分鐘內就可以編好。她自己也記不清這種髮式究竟保持多長時間了。她說,請人到家來做頭髮,既麻煩又浪費時間,而每天自己洗頭、梳頭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自我保健方式,何樂而不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有記者採訪時好奇地問到她的小辮,龔如心當即熟練地編了一回給她看,那位記者得出的結論是:確實很快!
遇到盛大的日子,龔如心還在腦後加編一根小辮,並在頭頂上別一枚鮮紅的小發卡。“哎,你知道自己多少歲嗎?”最反對她扎兩個小辮的媽媽常這樣嘮叨她:“像什麼樣子?幹嘛不好好地做一個頭發,規規矩矩地穿一個套裝,像一個職業女性呢?事業做得那麼大,卻一點都不像大人的樣子!”“有什麼像不像的?那樣好麻煩,我不喜歡。”龔如心頗不以老人言為然。龔如心的弟弟、妹妹常被人誤為是她的哥哥、姐姐。她天性開朗,喜歡青春的妝束,這使她覺得很年輕。在公司裡,她也不擺上級長者的架勢,很喜歡也很容易與年輕人溝通。
龔如心很愛笑,多是燦爛的笑容寫在臉上,交談中每每以微笑作為一句話結束時的表情。
龔如心自丈夫王德輝1990年被綁架失蹤後,一直肩負華懋集團的決策重任,大力拓展華懋王國的規模。
王德輝祖籍浙江溫州,出身於富有家庭,父親是上海面粉大王,1949年舉家南遷香港,改做塑膠進出口生意。王德輝在香港完成了中學學業,畢業那年,正值北韓戰爭爆發,父親的生意一敗塗地,王德輝沒能繼續升學,來到父親的華懋公司做事,協助父親東山再起。
龔如心與王德輝青梅竹馬,兩人父親在一家公司共事,所以三四歲時兩人即已認識。
1946年,王德輝隨父親到香港讀書,2年後返回上海找龔如心,從此開始拍拖,龔如心18歲那年嫁給王德輝。
龔如心為了協助丈夫王德輝發展華懋,在商場上助丈夫一臂之力,特地跑到家居附近的易通英專學英文。在創業過程中,夫婦倆勤奮努力,事必躬親,不多時就由經營西藥、化工原料發展至代理世界著名品牌的新興石油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及飼料等,成為世界有名的大公司。
在協助夫君經營的過程中,龔如心充分發揮了她潛在的才能,主動把握市場經濟動向,和王德輝一起作出正確的決策,並逐漸形成華懋集團獨有的經營風格。
華懋在兩人的合力經營下,名氣越來越大。此時夫婦倆看準了地產業的發展前景,將業務的主要方面轉向地產。他們在香港經濟低潮時獨具慧眼,摸準最底層和最廣大的消費者需求,開發新界地區,在沙田建造了大量大眾住宅。他們充分發揮善於經營的特長,由賣地、建房至銷售、租賃、管理、設立財務,一家獨攬,而且向買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服務。可以說,華懋在地產界的這種經營方法,在當時開了香港地產界先河。這一成功舉措使華懋集團飛速發展,奠定了在香港地產界的地位。
到70年代,華懋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集團參與香港700多個地產專案的開發,有華懋集團標誌的樓宇幾乎隨處可見。
正當華懋的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1983年年初,王德輝與龔如心在山頂百祿徑獨立花園洋房駕車上班途中,被幾名匪徒手持刀、槍綁架。匪徒把王德輝放進一個大冰箱內運返匪穴,把龔如心釋放回家,讓她準備鉅款贖人。等到龔如心將1100萬美元匯到指定的一家臺灣銀行賬戶後,王德輝獲得釋放。此案由於綁匪計劃周詳,案情錯綜複雜,在當時鬨動了整個東南亞。王德輝和龔如心一夜成名,真正成為公眾焦點人物。
1990年,舊劇重演,王德輝第二次被綁票。這次龔如心在交付完綁匪要求的6000萬美元的贖金後,卻沒能換回丈夫,王德輝從此杳無音訊。龔如心在失夫的悲痛之中,由董事、總經理梁榮江,董事王禮泉左輔右弼,承擔起華懋的全部生意。
起初,人們不能不對龔如心持懷疑態度。從她的迷你裙和T恤穿著來看,她顯然是位不屈從傳統的女性。而人們無法把她與電影、電視中的商界女強人形象相提並論。《資本家》雜誌曾這樣形容她:“在上海出生的龔如心,身高僅5尺,穿著銀光閃閃的短裙,發上結了兩條辮,活像蹦蹦跳跳地趕往商場的時髦少女。”傳媒因此冠之以綽號“華懋小甜甜”。
龔如心也曾壓力很大。她說過:“我做得好的時候,人家說都是因為我有先生打下的基業;事情不理想時,他們說我拖垮了我先生的公司。”
事實證明,她完全有能力運作華懋,是一位出色的女Quattroporte。經過幾年奮鬥,華懋比王德輝在世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大。
龔如心於1994年開始不斷收購物業,斥資逾40億港元,一口氣鯨吞香港中區多棟商廈,成為中環女地王,當年她以6·5億港元購入華人銀行大廈,以8·8億港元購入宏記大廈,更以10億港元購入東方有色中心,鋒頭一時無兩。
此外,龔如心又持有尖東華懋廣場、華懋禮頓廣場、深井豪景花園五座住宅大廈及百祿徑15號。除了香港的投資外,她又在上海大肆收購物業,上海和平飯店亦是她數年前購入的物業,此外,她又投資北京小型飛機廠及高科技專案。最近,龔如心對開發中國西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月前她就隨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帶隊的香港富豪西征團到西部考察。
至今,華懋集團仍有200多幢樓房出租,每年收租30億港幣。她在海外的投資名單亦可列出一長串。近期,又透過控股的英國某公司,收購了俄羅斯的大片森林、石油、金礦等資源性企業。
1997年7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的世界超級富豪榜中,龔如心以70億美元個人資產名列世界華人女首富。
龔如心,63歲,祖籍上海。香港華懋集團主席,財富近30億英鎊,亞洲排名第15位,世界排名:第109位。
喜歡被人稱作王龔如心或王太的龔如心,臉上時常掛著由衷的微笑,充滿著活力,再加上別出心裁地扎著兩根小辮子,於是“小甜甜”的外號就不脛而走了。
據說,龔如心非常願意別人用“小甜甜”稱呼她。她打扮入時,不僅喜歡將頭髮染成藍色,並配襯年輕女孩常穿的牛仔布“迷你裙”,而且還經常扎著紅色髮辮出入社交場所。
以“61歲的年齡,40歲的外貌,20歲的心境”來形容這位亞洲第一富婆,最貼切不過。
但龔如心自己並不覺得獨特。她選擇這種髮式是因為不願意去美髮店做頭髮,浪費時間。她早年患有偏頭痛病,美髮店嘈雜的氛圍容易使她犯病。而這種小辮她5分鐘內就可以編好。她自己也記不清這種髮式究竟保持多長時間了。她說,請人到家來做頭髮,既麻煩又浪費時間,而每天自己洗頭、梳頭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自我保健方式,何樂而不為?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期間,有記者採訪時好奇地問到她的小辮,龔如心當即熟練地編了一回給她看,那位記者得出的結論是:確實很快!
遇到盛大的日子,龔如心還在腦後加編一根小辮,並在頭頂上別一枚鮮紅的小發卡。“哎,你知道自己多少歲嗎?”最反對她扎兩個小辮的媽媽常這樣嘮叨她:“像什麼樣子?幹嘛不好好地做一個頭發,規規矩矩地穿一個套裝,像一個職業女性呢?事業做得那麼大,卻一點都不像大人的樣子!”“有什麼像不像的?那樣好麻煩,我不喜歡。”龔如心頗不以老人言為然。龔如心的弟弟、妹妹常被人誤為是她的哥哥、姐姐。她天性開朗,喜歡青春的妝束,這使她覺得很年輕。在公司裡,她也不擺上級長者的架勢,很喜歡也很容易與年輕人溝通。
龔如心很愛笑,多是燦爛的笑容寫在臉上,交談中每每以微笑作為一句話結束時的表情。
龔如心自丈夫王德輝1990年被綁架失蹤後,一直肩負華懋集團的決策重任,大力拓展華懋王國的規模。
王德輝祖籍浙江溫州,出身於富有家庭,父親是上海面粉大王,1949年舉家南遷香港,改做塑膠進出口生意。王德輝在香港完成了中學學業,畢業那年,正值北韓戰爭爆發,父親的生意一敗塗地,王德輝沒能繼續升學,來到父親的華懋公司做事,協助父親東山再起。
龔如心與王德輝青梅竹馬,兩人父親在一家公司共事,所以三四歲時兩人即已認識。
1946年,王德輝隨父親到香港讀書,2年後返回上海找龔如心,從此開始拍拖,龔如心18歲那年嫁給王德輝。
龔如心為了協助丈夫王德輝發展華懋,在商場上助丈夫一臂之力,特地跑到家居附近的易通英專學英文。在創業過程中,夫婦倆勤奮努力,事必躬親,不多時就由經營西藥、化工原料發展至代理世界著名品牌的新興石油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及飼料等,成為世界有名的大公司。
在協助夫君經營的過程中,龔如心充分發揮了她潛在的才能,主動把握市場經濟動向,和王德輝一起作出正確的決策,並逐漸形成華懋集團獨有的經營風格。
華懋在兩人的合力經營下,名氣越來越大。此時夫婦倆看準了地產業的發展前景,將業務的主要方面轉向地產。他們在香港經濟低潮時獨具慧眼,摸準最底層和最廣大的消費者需求,開發新界地區,在沙田建造了大量大眾住宅。他們充分發揮善於經營的特長,由賣地、建房至銷售、租賃、管理、設立財務,一家獨攬,而且向買方提供按揭分期付款服務。可以說,華懋在地產界的這種經營方法,在當時開了香港地產界先河。這一成功舉措使華懋集團飛速發展,奠定了在香港地產界的地位。
到70年代,華懋集團已成為香港最大的私營地產商之一,集團參與香港700多個地產專案的開發,有華懋集團標誌的樓宇幾乎隨處可見。
正當華懋的發展如日中天的時候,1983年年初,王德輝與龔如心在山頂百祿徑獨立花園洋房駕車上班途中,被幾名匪徒手持刀、槍綁架。匪徒把王德輝放進一個大冰箱內運返匪穴,把龔如心釋放回家,讓她準備鉅款贖人。等到龔如心將1100萬美元匯到指定的一家臺灣銀行賬戶後,王德輝獲得釋放。此案由於綁匪計劃周詳,案情錯綜複雜,在當時鬨動了整個東南亞。王德輝和龔如心一夜成名,真正成為公眾焦點人物。
1990年,舊劇重演,王德輝第二次被綁票。這次龔如心在交付完綁匪要求的6000萬美元的贖金後,卻沒能換回丈夫,王德輝從此杳無音訊。龔如心在失夫的悲痛之中,由董事、總經理梁榮江,董事王禮泉左輔右弼,承擔起華懋的全部生意。
起初,人們不能不對龔如心持懷疑態度。從她的迷你裙和T恤穿著來看,她顯然是位不屈從傳統的女性。而人們無法把她與電影、電視中的商界女強人形象相提並論。《資本家》雜誌曾這樣形容她:“在上海出生的龔如心,身高僅5尺,穿著銀光閃閃的短裙,發上結了兩條辮,活像蹦蹦跳跳地趕往商場的時髦少女。”傳媒因此冠之以綽號“華懋小甜甜”。
龔如心也曾壓力很大。她說過:“我做得好的時候,人家說都是因為我有先生打下的基業;事情不理想時,他們說我拖垮了我先生的公司。”
事實證明,她完全有能力運作華懋,是一位出色的女Quattroporte。經過幾年奮鬥,華懋比王德輝在世時更加有影響力,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大。
龔如心於1994年開始不斷收購物業,斥資逾40億港元,一口氣鯨吞香港中區多棟商廈,成為中環女地王,當年她以6·5億港元購入華人銀行大廈,以8·8億港元購入宏記大廈,更以10億港元購入東方有色中心,鋒頭一時無兩。
此外,龔如心又持有尖東華懋廣場、華懋禮頓廣場、深井豪景花園五座住宅大廈及百祿徑15號。除了香港的投資外,她又在上海大肆收購物業,上海和平飯店亦是她數年前購入的物業,此外,她又投資北京小型飛機廠及高科技專案。最近,龔如心對開發中國西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月前她就隨香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帶隊的香港富豪西征團到西部考察。
至今,華懋集團仍有200多幢樓房出租,每年收租30億港幣。她在海外的投資名單亦可列出一長串。近期,又透過控股的英國某公司,收購了俄羅斯的大片森林、石油、金礦等資源性企業。
1997年7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佈的世界超級富豪榜中,龔如心以70億美元個人資產名列世界華人女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