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觀雲風起
-
2 # 雪舞的時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是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表現了詩人遠離塵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全詩流暢,富有情趣,毫無邏輯性錯誤。
有人認為,既然“結廬在人境”,怎麼可能無車馬喧?注意詩人所言乃是“無車馬喧”,而不是“無車馬”。既然把房子搭建在“人境”,人來車往必不可少。只是詩人已經遠離官場的紛擾,迴歸田園自食其力,感覺一切都是純淨美好的。所以即使過往的人聲馬鳴,在他聽來都是動人的樂曲,怎麼會是喧鬧呢?“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心遠”指的就是遠離官場。
詩人勞作之後,可能稍微喝了點酒,在屋子東面的籬笆下欣賞著自己最喜歡的菊花,想想現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不覺心靜恬然。不經意抬起頭,發現南山竟在自己面前一般,彷彿與自然已形成一體,這是一種渾然忘我的境界啊。
看看太陽快下山了,飛鳥也爭相回到林子,那才是它們真正的家。而如今自己也迴歸田園,就像那鳥兒一樣,這種恬靜的美妙生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就是陶淵明的《飲酒•其五》,全詩平而有味,淡而有趣,不用華麗的辭藻,意境全出。就像最高明的劍客,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敢問誰是敵手?
-
3 # 超光速影視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整首詩的大意是說,我(即陶淵明)在人來人往的地方住下,卻沒有受到喧囂的干擾。問我是如何做到的,我說,心志高遠自然會覺得居住地是偏僻的。我在東籬採菊,可以看見南山,每天夕陽西下,山中的氣象非常好,飛翔的鳥兒都相伴歸巢了。這裡面蘊含的真理啊,我想解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這首詩表達了陶淵明嚮往田園生活、與世無爭的處世態度。雖身處鬧市,卻心境致遠,過著託寄山水的生活。遠離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不是挺好嗎?
如果說有邏輯模糊(不是錯誤),那麼就是這句"問君何能爾“和最後兩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君“有幾個含義。①指的是君王。 ②指的是統治。③古代的一種封號,尊稱。④對對方的尊稱。 ⑤妻子對丈夫的尊稱。 ⑥可用作人名,如張君,劉君等。 在這首詩裡,我們排除①、②、③、⑤、⑥,剩下就是④,但如果是對對方的尊稱,那麼這個君就是讀詩或被詢問的人了。而這首詩裡,被問的人自然只能是詩人本人,那麼就是詩人自問自答了。但最後兩句似乎怪怪的,似乎有,知道又不知道"真意"的意味。
-
4 # 讀書燈下
讀書君覺得,並不存在邏輯性錯誤。
然後仔細看了半天題主關於《飲酒·其五》邏輯性錯誤的說明,題主所提出的問題關鍵似乎集中於:詩中的“見南山”理應不是詩人初次見到,而應該在此前“結廬”“織籬笆”“種菊花”或者在此前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已經見過了。
不知道理解對沒?
那我們再從頭仔細再來讀讀陶淵明的這首詩。
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首句“結廬”的本意是構築房子,在這裡可以理解為居住之意。頭兩句說我居住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沒有半點車馬的喧囂。
這倒看似有點不合邏輯了,但詩人就怕有人覺得費解,趕緊在下兩句來了一個設問作為解答,說:我為什麼能夠做到這樣?是因為心遠離塵俗,自然覺得所處之境僻靜,無車馬相擾了。
詩人於東籬旁採摘菊花,悠然之間,遠遠地見到南山。只見日暮之中的南山景緻美好,霧氣繚繞,飛鳥結伴歸還。
在這悠然靜謐的自然之境中,詩人悟到了真意,想要去辨別,卻忘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
這首詩著重寫陶淵明遠離塵俗(官場)歸隱之後的悠然自得之樂,居住在人來人往之境而內心感到靜謐也好,採菊東籬見南山,以及南山的煙雲飛鳥也好,都是在表達這一主題。
而題主所提到的建造房子、種植菊花、編織籬笆,這些不管是詩人親手所做或者假手他人,其實都不影響後文的“悠然見南山”。
詩人寫詩取景取意,很多時候是擷取寫詩當下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就像一幅流動的畫面,鏡頭到哪兒就到哪兒了。
當詩人在東籬下悠然地採著菊花,菊花的幽香沁人心脾,偶然間,抬頭看到遠方暮色中縈繞著雲霧的蒼茫的南山,飛鳥相攜歸家,看,這自然萬物,各有各的歸宿,各有各的所得。
在此刻,所有眼前、心中這一切的景與情,都融在了詩人所感到的“真意”之中。
用哲學上的話來說,這一刻的南山,同以往任何時候的南山都不相同。
當杜甫推開窗看到西嶺雪山,寫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他一定是第一次看到此景就寫下這首詩的嗎?不一定。可這綿延了千年的西嶺雪,也只是在杜甫寫下這句詩的時候,才擁有了在詩歌中的永恆生命。
詩句封存的這一刻,一定與此前的每一刻都不一樣。
有點費解,不知道理解對題主的意思沒?
-
5 # 陸青青4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有邏緝錯誤,既然在人境結廬,又怎能沒有車馬喧?問君為什麼能這樣?因為心遠地偏的原因。我猜測詩在傳頌的過程中傳錯了,很多詩都有語句毛病大多是這個原因,應該是結廬在仙境。
-
6 # 秀懷
詩歌的邏輯和我們平常所理解的邏輯應該有些不同。特別是古詩,用的字數少。所以用到的其中的一個字,可能就含有很豐富的意義。上下句之間的意思,可能會跳躍非常大。
陶淵明《飲酒.其五》,用詞簡潔明瞭,明白如話。而提問者解釋問題的那段文字,反而讓人難以理解。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這句沒有矛盾也沒有邏輯問題。住房建在人居住的環境,表示住在社群裡,不是自己獨門獨戶住在深山老林。那麼為什麼沒有車馬喧鬧呢?那是因為“心遠地自偏”。所以這一句和上一句也沒有邏輯問題。接下來: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從詩人的居家環境,詩人淡泊悠閒的生活狀態開始描寫,延伸到遠山傍晚的美景,及飛鳥相伴歸巢的情景。最後又返回內心對人生的感悟。可以說描寫層層深入,邏輯性很強。
回覆列表
天道: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我們用現在的眼光和學識去看待過去,用我們現代的科技文明去評判古代的燦爛文明,這是什麼?這問題本身就存在邏輯性錯誤。我用影視劇裡的劇情來說明兩點,①這就像天道里面,丁元英對女人邏輯的描述一樣,女人用真情實感去感知世界,本身沒有錯誤,但是並不能用來評判世界。②:另一方面,我們常常用辯證邏輯來看待女人,她們蠻橫不講理,一講她們就生氣。女人更希望你們用她們的思維來對待她們,而不是用嚴謹深奧的道理去說服。
詩句可以辯證描述事實,也可以用想象粉飾世界。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有人的地方,能沒有車馬喧嗎?這是詩人對生活的美好想象,是一種境界,而境界可遇而不可求。陶淵明的田園詩風,讓我們沉醉,他的詩流傳千古,後人除了批判以為,是不是更可以有所啟示。
我們的現實世界和那時的古代文明有共通之處,我們既離不開方便快捷的科技,又想隱居田園、遠離聒噪。這是美好的夢想,值得追求,能不能實現,有待考察。
最後一點,關於語言的看法。古詩的語言在於簡潔、高明、多義。之所以千古流傳還在於他本身就膾炙人口,所以不必糾結,靜靜品味其中深意不是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