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01211034394

    《楚威王聞莊周賢》白話釋義:

    楚威王聽說莊周賢能,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答應他出任楚國的宰相。莊周笑著對楚國使臣說:“千金,確是厚禮;卿相,確是尊貴的高位。

    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餵養它好幾年,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這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難道能辦得到嗎?您趕快離去,不要玷汙了我。

    我寧願在小水溝裡身心愉快地遊戲,也不願被國君所束縛。我終身不做官,讓自己的心志愉快。”

    申不害是京邑人,原先是鄭國的低階官吏。後來研究了刑名法術學問,向韓昭候求官,昭候任命他作了宰相。

    他對內修明政教,對外應對諸侯,前後執政十五年。一直到申子逝世,國家安定,政治清明,軍隊強大,沒有哪個國家敢於侵犯南韓。

    申不害的學說本源黃帝和老子而以循名責實為主,他的著作有兩篇,叫作《申子》。

    韓非看到南韓漸漸衰弱下去,屢次上書規勸韓王,但韓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當時韓非痛恨治理國家不致力於修明法制,不能憑藉君王掌握的權勢用來駕馭臣子。

    不能富國強兵尋求任用是賢能之士,反而任用誇誇其談、對國家有害的文學遊說之士,並且讓他們的地位高於講求功利實效的人。他認為儒家用經典文獻擾亂國家法度,而遊俠憑藉著武力違犯國家禁令。

    國家太平時,君主就寵信那些徒有虛名假譽的人,形勢危急時,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現在國家供養的人並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養的。

    他悲嘆廉潔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來的得失變化,所以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著作。

    然而韓非深深地明瞭遊說的困難。他撰寫的《說難》一書,講得非常詳細,但是他最終還是死在秦國,不能逃脫遊說的禍難。

    原文: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

    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幹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十五年。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申子之學本於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於是韓非疾治國不務修明其法制,執勢以御其臣下,富國強兵而以求人任賢,反舉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實之上。

    以為儒者用文亂法,而俠者以武犯禁。寬則寵名譽之人,急則用介冑之士。今者所養非所用,所用非所養。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然韓非知說之難,為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

    此文出自西漢司馬遷所寫的《老子韓非列傳》。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老子韓非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

    這是一篇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莊子、申子(申不害)和韓非子四人的合傳。因限於篇幅。

    司馬遷無法詳細論述道家的各個流派,故而只能選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老、莊、申、韓為其立傳。

    司馬遷以老子“深遠”,說其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於無為”,並將其與申、韓同傳,勾勒出道、法兩家嬗變傳承之關係。又附莊子,蓋看重其“沈洋自恣以適己”的修身處世之道,還特意列舉楚威王聘莊子為相的故事。

    代表了道家“ 刑名法術系統和養生神仙系統”這兩個系統 。司馬遷的安排選取頗有見地。司馬遷將他們合為一傳,代表了先秦漢初人們對道家與法家關係的重要看法。

    司馬遷,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和孔安國門下。

    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風俗,採集史蹟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名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的通史的遺願。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以宮刑。

    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歲小孩睡覺總睡不安穩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