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912889400776

    雖然我找到的資料有點長,但是是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比較真實可靠哦裡邊有肉的成分的哦火腿腸是一種肉類食品,它是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輔以填充劑(澱粉、植物蛋白粉等),然後再加入調味品(食鹽、糖、酒、味精等)、香辛料(蔥、姜、蒜、豆蔻、砂仁、大料、胡椒等)、品質改良劑(卡拉膠、Vc等)、護色劑、保水劑、防腐劑等物質,採用醃製、斬拌(或乳化)、高溫蒸煮等加工工藝製成,其特點是肉質細膩、鮮嫩爽口、攜帶方便、食用簡單、保質期長。為了讓你和你同學瞭解多一點,我找了一下資料一根火腿腸的18種成分 從豬到豬肉到火腿腸, 看似簡單的變化, 卻映照出食品工業時代下, 食品的製作方式, 還有食品安全問題。 火腿腸的配料稱得上覆雜:豬肉、雞肉、水、澱粉、蛋液、白砂糖、植物蛋白、食用鹽、食品新增劑(增稠劑、水分保持劑、食用香精、增味劑、山梨酸鉀、紅曲米、D_抗壞血酸鈉、亞硝酸鈉)、豬骨提取物。 有多少人會如此認真地閱讀一根火腿腸的配料說明?它居然包含了18種物質!紅曲米、D_抗壞血酸鈉、亞硝酸鈉,這些陌生而拗口的化學名詞,和我們食用的火腿腸到底有什麼關係? 養眼的視覺:色素 北京順義的鵬程食品公司,前身是北京順義肉聯廠。豬欄裡,6000頭生豬正等待著被宰殺。這是鵬程一天的屠宰量。 上午,從一頭被屠宰後的長白種豬切割下的肉塊,經過10個小時的冷卻排酸之後,被工人推送到選修車間。 熟練的操作工人操起手刀,把附著在肉塊深處的筋膜和碎骨一一剔除,並初步分類。操作間的溫度控制在10攝氏度。一個強壯的工人,傾倒一桶黏稠的液體,紅色,完全覆蓋了碼放在不鏽鋼桶裡剛剛選修過的豬肉塊。 “那些紅色的水,是醃製液、鹽,還有味精。”鵬程食品公司研發部工作人員劉昌蓉解釋說,“紅色是紅曲紅,這是新增的一種色素。新增色素後,未來的火腿腸便具有鮮嫩的肉紅色,還有一種名字更為誇張的色素叫誘惑紅,也在普遍使用。在食品行業,好的賣相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食品更美觀而新增色素,但是它安全嗎?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範志紅一直在研究食品安全問題。人們對色素的瞭解,有意無意地把“食用色素”和“工業色素”混為一談。實際上,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她說:“國家許可的色素只要衛生檢驗合格,並按劑量、範圍使用,就可以合法地添加於食品當中。非食用色素是絕對不能加入食品當中的,加入即是違法行為。” 比如說,日落黃、胭脂紅和焦糖色素是中國許可使用的食品色素,多數國家都在用。我們常喝的可樂的顏色就是大量焦糖色素帶來的;做糖葫蘆熬糖的顏色就是自然產生的焦糖色素帶來的。蘇丹紅則不同,它是非食用色素,就好比塗牆、畫畫用的染料,是絕對不能用在食品中的。 但是現實中,濫用色素的危險並不鮮見。範志紅髮現,一些餐飲店熱衷於給熟肉增色,以至於市場上幾乎買不到褐色的醬牛肉,牛羊豬肉都是粉紅色的,熟雞肉不是紅色就是漂亮的嫩黃,但這都不是正常的顏色,而是加入了很多色素或亞硝酸鹽髮色劑。 一次,範志紅吃了某餐廳著名的“老鴨湯”,她發現應該煮熟後呈現灰白色的老鴨肉,卻色顯粉紅,風味口感類似中式火腿。範志紅的專業知識告訴她:如果用紅曲之類來染,應當是鮮紅色才對,不會是這種粉紅色。“毫無疑問,這肉是經過亞硝酸鹽髮色的,而且量用得不少,頓時我食慾大減。” 肉類中富含氨基酸和其他胺類物質,和亞硝酸鹽結合之後,非常容易生成致癌的亞硝胺類物質。假如沒有準確的稱量定量,很難保證亞硝酸鹽的用量精準度,應用過量造成致癌物殘留的危險是相當大的。 保鮮的風險:防腐劑 在注射車間,和色素一起新增到火腿肉裡面的,還有防腐劑。 這個過程叫“注射”的確再合適不過。醃製完畢的豬肉被工人輸送到機器中,反覆摔打,調配好的紅色醃製液體透過機器針頭的壓力,注射到肉裡面,反覆揉搓、充分吸收。 “好比給這些肉做按摩,把該加的佐料一次性加夠。”劉昌蓉說。這是製作火腿腸的關鍵一步。我們在包裝上看到的配料成分,基本在這個過程全部新增完畢。它們包括:色素、鹽、味精、防腐劑和保水劑。 之後的滾揉車間,機器繼續翻滾攪拌,讓醃製液繼續深入肌體,讓岩溶蛋白流出,使之成分緊密,最終具有良好的切片性。 劉昌蓉說:“如果沒有這些防腐劑,火腿腸幾天就壞了。消費者在超市就什麼也吃不到。” 防腐劑是各類食品新增劑中爭議最大的一個品種,中國到目前為止只批准了32種允許使用的食物防腐劑。2000年以前,化學合成的防腐劑是中國食品市場的主流,其中多用於在午餐肉中防腐,髮色的亞硝酸鹽,被證明對人體健康有殺傷性,是潛在的致癌劑。 幸福的錯覺:香精 在火腿腸的加工階段,除了色素和防腐劑,新增的還有香精。 在位於北京豐臺的北方霞光食品公司,這個號稱是國內最大的食品新增劑超市,簡單的貨架上擺放著2000多種食品新增劑。我們甘之如飴的雞翅、麵包、果味飲料,它們的誘惑味道,很多來自這些增味劑。比如可口可樂和鮮橙多,主要就是不同的香精和色素等配製。 肉裡的香氣,都是微量元素生成的。但是現在飼養的豬牛羊都是快速生長,而且採用低溫加工,沒有像過去長時間的熬製,香氣自然不濃。“這跟飼養週期短有關,跟生產鏈有關。以前一頭牛長一年,肉能不香嗎?”北方霞光的張利勝介紹。如果不新增這些沒有營養的香氣,消費者還能被這些失去了味道的食物吸引嗎?張利勝把這歸因為快速生產和消費的矛盾:為了彌補生產缺陷,這些香精才應運而生。 可怕的非食用物質 新增劑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增其他一些非食用的物質。 明礬油條、滑石粉面條、漂白粉饅頭、大頭嬰兒毒奶粉、地溝食用油、黑色素醬油、毒粉絲、甲醛啤酒、注水豬肉等等,這些化學物質從未被批准新增到食品中,不屬於食品新增劑,卻成為食品的主角。 曾有網友這樣無可奈何地描繪我們一天的“幸福”生活:“早晨起床,掀開黑心棉做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杯過了期的碘超標還摻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條,外加一個蘇丹紅鹹蛋,唉……”雖是極盡調侃之能事,其中是幾多心酸和無奈。 在這個消費決定生產的時代,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生產者的行為。要想真正避免攝入大量食品新增劑和危險食品,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購買新鮮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費一些時間,按照傳統的方式,親自動手製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摘自《南都週刊》2009.3.26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空胎用自補膠補胎是怎麼做到的?膠水怎麼到漏氣的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