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造作的楚狂人

    有時候,人類喜歡高看自己,認為制定一個制度,會產生很大的能量。因而把很多現象,最終都歸功於某一個人或者某項制度。

    事實上呢,農業社會的人類面對自然,還是比較無力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往往才是決定歷史的主因。縱觀所有王朝,無不是建立在擁有一塊良好的根據地的前提上,才發展壯大的。沒有好的自然條件,無論人多麼偉大,制度設計得再完美,都沒有用。從這一點來說,人和動物沒什麼區別。

    明朝的滅亡,很大程度上真的跟氣候有關。現代歷史地理學早已得出結論,明末清初的一段時間,中國的氣候比正常偏冷,進入一個“小冰期”,氣候乾旱,自然災害也比較多。這種情況,明史上也多有記載。試問以小農經濟為立身之本的封建王朝,遇到這種氣候條件,連最基本的吃飯問題都難以解決,還談什麼制度呢?這種就屬於,天要亡你,非人力所能為。

  • 2 # 凌煙閣論史

    道德代替法治,實際只是一種表象,其底層邏輯是什麼,需要我們剝開來看。

    明朝的道德,成了文官們標榜的工具,實際被他們拿來謀私利;清朝強調道德,使之成為了官民的行為規範。

    明朝的政治,不是道德代替法治的問題,而是政治已經僵化為一種無彈性的固執;同時文官們打著道德的幌子謀取私利。

    萬曆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立儲。因為強大的公共治理工具---文官集團---反對,反對的理由是不符合宗法制度,會動搖國本。

    出現分歧也很正常,雙方進行密切溝通,實事求是地進行妥協,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明朝君臣的解決辦法卻是:固執地堅持己見。希望看到對方讓步。文官集團得理不讓人的執拗,讓萬曆皇帝屈服了。

    文官集團的勝利,本來是一件於國家而言充滿了希望的事情。因為皇帝個人的胡作非為被限制住以後,古代王朝的一大亂源就被控制了。文官集體的智慧在絕大機率上要好於一個皇帝的獨裁。

    但是,文官集團在得勢之後,表面上顯示出的是處處講求道德,實際上卻是在為小集團的私利做代言人。東林黨人,就是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的代表。他們反對朝廷向工商業者收稅,尋找機會取消或降低了關稅、鹽稅、礦稅、茶葉稅等商業稅負。這樣,養活朝廷、宗親、國家公務員和軍隊的壓力幾乎完全壓到了農業稅負的頭上。東林黨還激烈阻撓對商人徵款以賑濟災民。

    東林黨人以道德為標榜,但是實際是在為自己和背後的力量爭利。這迫使非東林黨也組成了團體來抗衡東林黨人,以保護自己利益。這樣,黨爭就來了,而且愈演愈烈。所有的事情,只要有人提出來,就一定會被另外團體的人指責其道德有問題,而實際上要談的事情卻沒人管了。

    明朝後期與後金開戰後,朝廷不斷向農民加派並提前數年徵收練餉、遼餉;民變被激起之後,又向老老實實種地的農民加征剿餉。終於,越來越多的農民被逼成流民,加入起義隊伍。

    面對外敵入侵和內部動亂,各個所謂黨派依然只有小團體,沒有國家大局;只有攻擊對立,不會妥協以解決問題。一切該做的正事都在小格局的固執對立中被拖延,以致錯失良機。

    小結:

    所以,明朝滅亡不是因為道德代替法治,而是掌握公器的文官們以道德作幌子,以私利代替公利,以道德攻擊代替就事論事。這樣敗壞的政治,當然無法應對劇變的時局。

    作為權力中心的皇帝,縱容了這種以道德為標榜的權力制衡遊戲;最終,喪失目標的政治團體,只會在內耗中走向衰亡。

    內耗就是熵增的過程,最後一定會混亂無序到失控的地步。

    清朝以道德代替法治,實際是讓道德成為了官僚和民間的行為規範。

    康熙在祭拜明太祖陵時,作《過金陵論》,對明朝政治有一個總結:萬曆以後,政事漸馳,宦寺朋黨,交相構陷,門戶日分,而士氣澆薄,賦斂日繁,而民心渙散。

    康熙後來總結明朝黨爭之禍,明朝為什麼形成朋黨,他認為主要原因是言官賣直,導致了文官們以道德準則為陣地結成了朋黨。康熙說:“言路不可不開,亦不可太雜。明朝國事,全為言官所壞。”因此,清朝的官場並沒有像明朝那樣,以道德為標榜而形成朋黨,因私忘公。

    明朝的言官,開始以道德為準則,評判官員和皇帝行為的好壞是非,到後來則意氣用事居多。從萬曆皇帝開始,言官逐漸成了政治鬥爭的工具。想要打擊誰,就讓言官上奏摺,一通道德指責的大帽子下來,被參的人不被激怒才怪。於是就要尋找現實與理論依靠還擊,最終人之間斗的不亦樂乎,事情全被耽誤。

    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的努力,清朝官僚體系中,言官的位置已經被將至無足輕重的地位。而儒家尊卑有序的道德要求,被清朝統治者主子奴才等語言和行動日益強化塑造的井然有序。

    清朝對普通民間行為,也以道德作為一個有效的控制手段。比如訴訟,社會上已經形成一種氛圍:即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進官府打過官司,其社會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會被降低到道德有問題的層面。因為,一個矛盾無法在宗族鄉里協調解決,這本身就說明雙方人品存在問題。

    清朝用文字獄工具在道德層面加強對民間的威懾。清朝文字獄,是清代統治者加強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文字獄也是清朝統治者塑造自己所希望的行為規範的有力工具,它把民間知識分子的行為舉動限制在朝廷認可的道德範圍內。

    小結:

    清朝的政治,表面以道德為法治,實際上其背後是有目標的以權力為基礎、以道德為表象的政治整肅運動。

    官僚不得標榜道德,不得以道德進行無邊界的互相攻擊。

    民間樹立了以行為不正常等為恥辱的道德習俗。

    總結:

    道德,其內涵幾無變化,比如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標準,從明朝到清朝並沒有發生改變。只是道德中所含的內容多,每個朝代抓住的重點不一樣,因此結果大相徑庭。

    道德,還因為所要達到的目標不同,所以形式和結果也有霄壤之別。大明,朝局在道德標榜下陷入一種僵化,皇帝和朝廷的目標似乎只是為了制衡文官中各派的權力,而忘了天下。大清,目標明確地要治理天下,因此道德成為官僚和民眾的行為規範。

    制定目標是統治者的專利,而文官集團是無法生成目標的。

    大明統治者無目標地放任道德成為標榜工具。大清統治者則目標明確地把道德當做達到目標的工具。

    也正因為如此,道德在大明成了致亂的工具,在大清則成了致治的利器。

    (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物是如何憑空產生的?